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
<p>第一课时</p><p>教学目标:</p><p>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习估测物体的长度。</p><p>教学重点:</p><p>引导学生认识厘米,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感知1厘米大约有多长。</p><p>教学难点:</p><p>使学生建立厘米的意识。</p><p>教具学具准备:</p><p>直尺 铅笔 书本</p><p>教学过程:</p><p>一、故事导入</p><p>二、新授</p><p>(一)量一量:量数学书的一条边,那我们怎么办呢?(用尺子量)</p><p>(二)初步认识厘米</p><p>1、认识尺子</p><p>学生说说你都认识尺子上的什么?</p><p>教师对学生不认识的加以讲解,引出长度单位:厘米</p><p>2、用手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8厘米的长度。</p><p>3、在尺子上比一比,你手指的哪部分大约宽是1厘米。(小组同学互相量一量)</p><p>4、说一说:请你估计一下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p><p>5、1cm是1厘米</p><p>(三)测量物体长度(小组)</p><p>1、任意拿出一根铅笔,你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小组同学互相估计一下)</p><p>2、用自己的尺子量一量铅笔的实际长度,并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小组同学一起操作)</p><p>3、想一想:你在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p><p>怎样测量?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p><p>三、巩固新知</p><p>(一)填一填</p><p>(二)量一量,填一填</p><p>量自己手掌的宽,一叉的长,一只臂的长。(小组合作完成)</p><p>(三)估测</p><p>请你想办法估计一下你的数学练习册的长和宽。你用什么办法估计的?(选择我们身上的测量工具)说说,请你再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他们之间的误差。</p><p>四、课堂小结</p><p>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p><p>五、作业</p><p>课间量自己的课桌椅的长 宽 高。</p><p>第二课时</p><p>教学目标:</p><p>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与学校生活中需要用到米的实际例子,介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p><p>教学重点:</p><p>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p><p>教学难点:</p><p>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能够说出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