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说课稿
<p>各位老师大家好:</p><p>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p><p>一、课前分析</p><p>1、教材分析</p><p>《节约用水》一课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p><p>2、学情分析</p><p>六年级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用途,在他的生活经验中对水资源的缺乏与保护也有简单的了解。但从孟州的环境来讲,学生没有看到缺水的地方,因而对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每天需要多少水,目前水的匮乏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并没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因而在本节课中,关键要引起学生对缺水问题的关注,让学生通过学习,自觉树立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感染身边人节约用水。</p><p>二、我的思考</p><p>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大致确定为:1、以小见</p><p>大,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折射出浪费的大问题,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联系孟州水资源现状将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孟州水资源现状的研究,并在交流对话中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3、借助多媒体将孟州的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用水情况整合进课堂与孟州淡水资源进行对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从而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p><p>1、说教学目标</p><p>针对以上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p><p>知识与技能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p><p>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