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p>教学内容:</p><p>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1,2题及练习十三1,2题。</p><p>教学目标:</p><p>1、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p><p>2、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p><p>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p><p>教具准备:</p><p>每组1把米尺。</p><p>教学过程:</p><p>一、问题引入</p><p>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p><p>教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量一量?(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经过刚才的测量,有什么感觉?</p><p>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p><p>教师:请大家看教科书第62页的第一段话,把它读一读。 学生读后,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认识米尺。 [板书课题:用米(m)作单位量长度]</p><p>二、探索新知</p><p>1、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p><p>教师:每组有1把米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请小组内同学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多长。)</p><p>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实际长度。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教室里门的宽度约1米、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1米、我的身高约是1米、老师课桌的长度约是1米。)</p><p>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米有多长(举起米尺),那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呢?</p><p>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人的身高,量门、窗的长、宽,量树木的高、楼房的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p><p>教师:对,量这些比较长(高)的物体或距离,我们通常用米作单位。</p><p>2、教学例1</p><p>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并且把测得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待会儿我们再交流。</p><p>学生测量,记录。</p><p>教师: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得的结果是多少。</p><p>各小组交流测得的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及测量的方法:</p><p>(1)米尺的0刻度与黑板的一端对齐。</p><p>(2)用米尺紧靠黑板边,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一次从这个记号量起。</p><p>(3)测完后把每次测的米数加起来就分别得到黑板的长和宽。</p><p>黑板的长约3米,宽约1米。</p><p>三、巩固练习</p><p>1、教学第64页课堂活动</p><p>第1题,教师: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请大家用米尺或卷尺互相量一量身高,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的表中。</p><p>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可以怎样测量身高?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p><p>请被测量的同学站直,用卷尺从他的脚后跟到头顶进行测量。</p><p>请被测量的同学靠墙站直,用一本书平压头顶触到墙作好记号,再用米尺测量墙的这个高度就是同学的身高。</p><p>测量时被测量的同学要站直,卷尺要拉直,要从尺子的零刻度算起。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参与。</p><p>教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从填好的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p><p>2、教学课堂活动</p><p>第2题请你找出教室里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并实际量一量。学生量后再告诉同学或老师,看你估计得对不对。</p><p>四、课堂作业</p><p>独立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p><p>第2题学生填后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填。</p><p>五、反思小结</p><p>教师: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