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p>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进率之后学习的,是建立在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容积的教学和体积的教学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彼此联系,相互交织。</p><p>成功之处:</p><p>1.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提供不同的物体,有实心的,有空心的,能容纳物体的,通过对这两类物体的比较,明确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里面是空的,才能计量它的容积,计量的时候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才能更准确地算出它的容积是多少,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使学生弄清楚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p><p>2.加强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升和毫升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提供了一个500毫升的瓶子和一个2023毫升的瓶子,通过倒两次的直观操作,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1升=2023毫升。然后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发现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p><p>不足之处:</p><p>1.根据体积计算公式,求得的结果应带体积单位。如果要求的容积结果是“升”或“毫升”,必须化单位,但是个别学生就是不重视。</p><p>2.做一做第2题要注意算法多样化。除用现有体积-原有水的体积=珊瑚石的体积外,还可以利用转化思想,根据增加的水的体积就是珊瑚石的体积来列式。</p><p>再教设计:</p><p>进一步明确容积与体积单位的使用范围,明确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