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32:00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案例剖析

<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p><p>同学们你们喜欢《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吗?</p><p>课件出示七个小矮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p><p>师:你们看他们是谁?你能拍手表示他们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p><p>师:从这幅画里,你还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6个小矮人有胡子。)板书:6。</p><p>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6和7。(出示完整课题:6和7)</p><p>[设计说明: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童话故事“7个小矮人”导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p><p>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p><p>数数和认数。</p><p>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p><p>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p><p>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p><p>生:……(学生报得数)</p><p>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p><p>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p><p>师:还可以怎样数?</p><p>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p><p>师: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p><p>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p><p>师:同学们这样的数数方法真好,我们大家一起再来数一数吧。(结合数数过程,课件闪动被数的对象,使学生更清楚地发现5、6、7之间的关系。)</p><p>师(小结):小朋友,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p><p>[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数。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p><p>2.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p><p>a.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课件相应演示)</p><p>b.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一步加强认识。</p><p>c.说一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室里有那些物体的数量是6,那些物体的数量是7?”,“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四人小组)</p><p>[设计说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可以用6、7表示的事物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p><p>3.6、7的写法。</p><p>师:这么多东西可以用6、7表示,那你们会写6、7吗?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长得像6、7的形状。你们想到了什么?说说看(哨子、锄头等)</p><p>教师示范,学生在书上描红,每个数字描写两个。</p><p>4.教学数序。</p><p>a.出示计数器:让学生上台拨5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6颗)也就是5添上1是几?6颗珠子再添上几颗是7颗珠?(1颗)也就是6添上几是7?</p><p>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6去掉1是几?</p><p>b.通过直尺图,直观教学数序。</p><p>课件展示直尺图:0、1、2、3、4、5、()、()</p><p>师:你知道5的后面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p><p>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p><p>师:谁能从0正数到7,从7倒数到0?</p><p>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p><p>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p><p>学生活动:6、7、6(抢答)。</p><p>5、比较5、6、7的大小</p><p>师:秋天到了,果实都成</p><p>熟了。你喜欢吃哪种水果?(学生发言)</p><p>师在黑板上画出5个橘子,6个苹果。</p><p>学生说出数量,并进行比较。</p><p>师在画出7个梨,引导学生比较。</p><p>师: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p><p>要求每个学生独思考记录,再同桌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尽量完整。看哪一小组写出的答案最多。(强调就从这三个数字中选择)</p><p>汇报:7>6、7>5、6>5、5<6、5<7、6<7</p><p>[设计说明:结合实际生活,以“你喜欢哪种水果”为线索,引出对5、6、7大小的比较,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是处处有的,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p><p>6.6、7的序数意义</p><p>a、游戏。</p><p>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小朋友上来。游戏的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如果对了,大家表扬他们;如果错了,举手告诉老师他们错在哪里?)</p><p>师:第7位小朋友蹲下来,6个小朋友蹲下来,第6个小朋友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后面7个小朋友把手举起来……</p><p>[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所以此处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有利于学生对6、7的序数意义的理解。]</p><p>b、出示金鱼图,学生看教科书第44页,学生口头回答。</p><p>师:像这样的问题你会提吗?指名提问,回答。同桌互问互答。</p><p>(鼓励同学们好学的精神。)</p><p>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p><p>1、课本41页做一做1、2题;</p><p>2、练习九1、2、3、4题。</p><p>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p><p>这节课你学了些什么知识?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p><p>[设计说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和整理,并通过自我评价,增加学习的自信心。]</p><p>板书设计:6和7的认识</p><p>67</p><p>7>67>56>5</p><p>6<75<75<6</p><p>剖析: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会有数学因素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时让数学贴近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运用于教学,就能化难为易,使学生乐于接受。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以他们熟知爱听的童话故事导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运,喜欢做游戏,教学中我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还有培养观察能力、协作精神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在活动中学会应用。本节课学生开开心心的掌握了知识,学生的活泼、天真、聪明也让我体会到了教数学的乐趣。</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