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31:58

好父母 好家教

<p>自序</p><p>漓江出版社编辑朱新平老师让我写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p><p>我说:“我正在写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书,还没写完呢。”</p><p>他说:“先停一停吧!”</p><p>“为什么?”</p><p>“家庭教育更迫切更重要。长庆石油勘探局的同志来电说,油田的家长学校要为全油田一万多位家长订购有关家教的书,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希望您能写一本……”</p><p>“要什么时候写完?”我问。</p><p>“最好是暑假前。”他答。</p><p>“好,我争取吧。”</p><p>不知为何,我已出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写得很顺手,而学校管理工作这本书却因现行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写得极不顺利,正想歇一歇。</p><p>20多年讲台寒暑,我接触过成千上万的学生,也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家长,并同他们中的不少人长谈过家庭教育问题,感触颇深,近来正想把同家长们所谈的热门话题系统地写一写。所以,我几乎不假思索便采纳了朱老师的建议,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p><p>5月1日至10日,我应约到浙江台州椒江和临海、江西南昌、广东珠海等地讲学。回校后又到大连参加“辽宁省学习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然后到沈阳、鞍山讲课,接着又到锦州参加“辽宁省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期间,辽宁省电教馆还到校拍了12集魏书生语文教学专题片,校内每天都有远道而来的各省市领导、老师听课,座谈……</p><p>7月1日便起程去香港和澳门开会、讲学,顺路又再一次应邀到珠海讲学。本想7月13日返回盘锦后再写,便可完成本书的写作任务了。不料这次港澳和珠海之行,成了我有生以来感触最深的一次讲学,从而也使我这本书的写作构想发生了变化。</p><p>珠海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惊喜,珠海及港澳人们思想的转变,更让我高兴。他们对教育,尤其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大大超出我的意料,使我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里的文化教育气氛甚浓,并非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的“文化荒漠”。</p><p>9年前,我曾在香港考察过半个月。当时的感觉是人们忙于生计,似乎来不及重视子女教育。这次去讲学,所见所闻所感却大不一样。短短几天内,我就见到了不少介绍家教,介绍育儿知识的广告、辅导站和展览会。我在澳门讲完课,老师们纷纷围着我,同我探讨教育学生、教育自己子女的方法。</p><p>人们关注的家教问题越来越多。我深感社会越发展,经济越繁荣,人们对家庭教育就越重视。</p><p>一路上,我拟定了七八十篇的提纲,准备回来便写。但一想,那样便超过了朱老师给我规定的期限,于是决定,今天再写一篇,加在一起共68篇,算是我的第一本《家教漫谈》。其他的题目,我将慢慢写,争取写得可读性、可操作性更强一些。我期待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共同研究和探讨其他的家教问题。</p><p>我常觉得,一个好人的身后,必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p><p>我又觉得,一个坏人的背后,也往往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误导。</p><p>一个孩子成了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他自己。</p><p>一个孩子成了坏人,社会受害,人民受害,集体受害,邻里受害,但受伤害最重的,还是坏人自身和他的父母。</p><p>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活得更充实,为了我们自己能生活得快乐,我们应该走进孩子广阔的心灵世界中去,在他们心灵的田野上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然后辛勤地耕耘,浇水,施肥。</p><p>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p><p>家长是过去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家长。</p><p>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教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p><p>明天的大地会更新,明天的世界会更好。</p><p>21世纪,将是我们收获丰硕果实的世纪。</p><p>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如日之升,把新的世纪照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父母 好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