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31:53

数学计划总结-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p>数学期末复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精选题例,突出基础,通过复习,使以前学过的零散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网络。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p><p>一、学情分析:</p><p>我班共有学生54名。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主动探索,并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任务;但是有3-5名同学的自觉性不是很好,不能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任务,学习主动性不强,自觉性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在复习中,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然后,在完成班级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好这些后进同学的提升工作。</p><p>优秀生:19人左右。主要抓知识的综合运用及解决问题。</p><p>中等生:20人左右。主要抓计算,努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p><p>困难生:15人,主要抓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p><p>“数与代数”部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很好的迁移,学生都能明白小数各种运算的算法、算理。存在的问题是,计算的准确率不高。</p><p>“图形变化”部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有待加强,学生基本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识别。但在观察物体方面,空间观念还不强,观察也还需要更仔细些。</p><p>“可能性”部分,学生总体情况较好,能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规则。</p><p>由于“认识方程”部分,刚刚上结束,学生已基本掌握用字母表示数、以及认识方程和列方程接应用题,在复习中不做重点复习。</p><p>二、指导思想</p><p>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p><p>2、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p><p>3、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p><p>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p><p>四、复习策略</p><p>1、复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的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利用课间时间和教研组活动时间,交流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收获,介绍对共同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总之,做到教材心中有数,学生情况心中有底,检测方向心中清晰。</p><p>2、继续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要求。复习课既要能够沟通前后知识,形成知识链条和系统,又要有新意。杜绝把复习课上成纯粹的练习课,保证在课堂中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对学习相对滞后学生的关注,为课后辅导缩小人数,缩短时间。</p><p>3、及时有效的进行综合检测,让学生能熟练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适应综合练习的题量,更好的把握答题时间。通过综合检测,发现学生掌握较好的地方,减少着力时间,寻找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加以突破。</p><p>4、保持良好心态,不因为期末的来临而打乱自己的教学节奏,从容的面对学生出现的一切情况,用耐心和爱心加以疏导,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不失紧凑的参与到复习和考试中去。</p><p>五、复习内容包括:</p><p>本册教材共7个单元,两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两个活动。</p><p>六、具体复习安排:</p><p>第一部分:小数的认识</p><p>复习目标:</p><p>1.?经历整理与复习本期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p><p>2.?通过系统的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及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熟练的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在生活中应用。</p><p>3.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p><p>复习重点:?经历整理与复习本期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p><p>复习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p><p>复习过程:</p><p>6月24日</p><p>一、小数的意义:</p><p>①能用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或根据小数在图中图色。</p><p>②能正确读、写小数。</p><p>③能知道分母是10、100、2023的分数分别能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表示。并能让这些分数与小数互换。</p><p>④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的生活中的实物。</p><p>⑤能在数轴上表示某个小数。</p><p>⑥数位顺序及小数的组成。</p><p>⑦能把十进、百进、千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表示。</p><p>⑧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p><p>6月27日</p><p>二.小数的运算</p><p>1.小数的加减法</p><p>①不进位、不退位。1.2+3.46.6-1.3</p><p>②进一位、退一位。20.6+3.719.1-2.7</p><p>③连续进位,连续退位。12.75+2.2023.13-16.55</p><p>④位数不同。16.3+2.2023-2.88</p><p>2.小数的乘法</p><p>①一般情况。2.8×1.1</p><p>②乘数中间有“0”。1.06×3.3</p><p>③乘数末尾有“0”。1.06×470</p><p>④积末尾有“0”。8.5×0.88</p><p>⑤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p><p>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p>⑦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1.3的大小的情况下,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p><p>6月28日</p><p>3.小数的除法</p><p>①除数是整数。</p><p>②除数是小数。</p><p>③商中间有“0”。</p><p>④商末尾有“0”。</p><p>⑤验算。</p><p>⑥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p><p>⑦循环小数。会判断循环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p><p>⑧余数问题。(把一段长3.6米的绳剪成长为0.6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几段,还剩几米?)</p><p>⑨近似数。四舍五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如去尾、收尾法(进一法)。</p><p>⑩估算。</p><p>4.混合运算。</p><p>要求:能简算要简算。先判断运算顺序,再观察数据特点,看能否简算。</p><p>6月29日</p><p>三.方程</p><p>1.会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p><p>2.会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公式及运算律。</p><p>3.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判断方程。</p><p>4.会解以下形式的方程:(a、b、c表示常数)x+a=bx-a=bax=bx÷a=bax+b=cax-b=cax+bx=cax-bx=c</p><p>5.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注意方程的格式)会找等量关系,利用等量关系准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p><p>四.解决问题(见书中例题和练习中的解决问题。)</p><p>6月30日</p><p>空间与图形</p><p>一.认识图形</p><p>1.总的可以按平面和立体来分类。</p><p>2.三角形的分类:</p><p>①能通过目测、测量来识别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从而分类。</p><p>②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知道每种三角形的特征会判断。</p><p>③按边分得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p><p>④三角形的内角和。</p><p>⑤三角形三边的关系。</p><p>3.四边形的分类</p><p>①什么是平行四边形。</p><p>②什么是梯形。</p><p>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辨析。</p><p>4.作图</p><p>①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p><p>②平行四边形</p><p>③梯形</p><p>④综合作图(先画一梯形再画一条线把它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p><p>5.数图形中的学问二.观察物体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p><p>三.图形中的规律</p><p>7月1日</p><p>统计与概率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规则。</p><p>1、会正确地制作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p><p>2、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p><p>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计划总结-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