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31:50

数学计划总结-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p>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p><p>本期共有学生40人,超龄生有8人,不足龄生有10人,其中在入学初4岁的学生有3人,年龄相差大,接受能力也就不一样,学习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平时成绩检测,成绩满分人数总在3人左右徘徊,90分以上人数在15人左右,及格率在85%左右,成绩总在30分以下的有2人。由于本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给期末复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为了在近3周的复习时间里,尽可能地发挥出最佳复习效果,特制定本复习计划。</p><p>二、复习内容简析:</p><p>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等。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p><p>根据本学期教材内容,结合本版实际情况,复习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00以内一个数加(减)整十数的加(减)法,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p><p>三、复习目标:</p><p>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p><p>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p><p>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p><p>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p><p>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p><p>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p><p>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p><p>四、复习方法与措施:</p><p>1、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说说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谈谈自己对哪些知识学得比较模糊,需要好好巩固一下。</p><p>2、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法,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复习,更好地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p><p>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p><p>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p><p>5、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p><p>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p><p>五、复习时间安排:</p><p>1、位置……………………………………1课时</p><p>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2课时</p><p>3、图形的拼组……………………………1课时</p><p>4、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p><p>5、认识人民币……………………………1课时</p><p>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课时</p><p>7、认识时间………………………………1课时</p><p>8、找规律、统计…………………………1课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计划总结-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