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划总结-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计划
<p>一、教材介绍</p><p>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共有8个单元,所包括内容有:</p><p>1、数与代数:</p><p>100以内数的认识</p><p>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口算)</p><p>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笔算)</p><p>学看钟表</p><p>人民币的认识</p><p>2、空间与图形</p><p>方位与图形</p><p>厘米、米的认识</p><p>3、统计与概率</p><p>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p><p>简单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p><p>4、实践与综合应用</p><p>奇妙的回形针</p><p>我们的鞋码</p><p>二、复习内容及重难点。</p><p>100以内数的认识。</p><p>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p><p>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p><p>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p><p>复习的重点内容是:</p><p>1、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p><p>2、认识数位表,掌握数的组成。</p><p>100以加法、减法的复习。</p><p>一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再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书写不规范。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计算较差的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p><p>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p><p>学生能熟练的进行100内数的计算(包括口算和竖式计算),在具体情境中能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p><p>复习的主要内容有:</p><p>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以及用计算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主要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对于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用竖式计算,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p><p>学看钟表的复习。</p><p>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p><p>认识钟表,熟练准确的认读出“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p><p>复习的主要内容:</p><p>学生能看着钟面正确的辨认出“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p><p>相关的题型主要有:</p><p>1、看着钟面正确的辨认出“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p><p>2、判断:给出钟面,给出一个时间,学生能够判断对错。</p><p>3、根据平时的生活习惯,能够给一些事情按照时间排序。</p><p>方位与图形的复习。</p><p>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p><p>能借助参照物熟练、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p><p>复习的主要内容有:</p><p>1、结合太阳的一天的运动,让学生分清四个方向。例如: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p><p>2、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这些平面图形。</p><p>人民币的认识“元、角、分”的复习。</p><p>本单元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由于比</p><p>较抽象,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还是一个难点。</p><p>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p><p>熟练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准确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p>复习的主要内容:</p><p>1、人是各种面值的人民币。</p><p>2、能够准确地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进行换算。</p><p>3、会购物,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简单为题。</p><p>“厘米、米的认识”的复习。</p><p>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p><p>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00厘米,会用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完成单位填空、测量、画线段等练习。</p><p>复习的主要内容:</p><p>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体会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例如:自己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讲桌的高度大约是1米,自己的一拃大约有12——16厘米,自己张开手臂从左手到右手的距离大约是1米等等。让学生可以较直观、形象的记住这两个长度单位,并加以形成概念。</p><p>“统计”的复习</p><p>复习主要解决问题:</p><p>学会搜集数据的方法,用用写“正”字地方法进行统计,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简单的问题。</p><p>复习的主要内容:</p><p>1、将收集整理到的数据,用写“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会涂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p><p>三、复习的重难点</p><p>复习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应用,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p><p>复习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p><p>四、复习阶段培优补差的措施</p><p>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p><p>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p><p>3、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p><p>4、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那些地方还需努力。</p><p>5、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p><p>6、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p><p>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p><p>五.复习时间安排</p><p>1.100以内的数4课时</p><p>2、认识人民币1课时</p><p>3、认识时间1课时</p><p>4.位置1课时</p><p>5.统计1课时</p><p>6综合试卷4课时</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