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划总结-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
<p>一、学生情况分析</p><p>我班共有学生49名,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完成作业习惯和自习习惯,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p><p>二、教材分析</p><p>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p><p>2、教学目标</p><p>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p><p>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p><p>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p><p>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p><p>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p><p>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p><p>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p><p>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p><p>3、教学重点</p><p>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p><p>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p><p>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p><p>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p><p>⑥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p><p>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p><p>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p><p>4、教学难点</p><p>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p><p>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p><p>④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p><p>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p><p>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p><p>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p><p>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p><p>三、教学措施:</p><p>1、采用“三主四步教学模式”,做到教学模式的转变,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追求高效课堂。</p><p>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坚持以生为本、学生自主发展、和谐互助、授之以“渔”的基本理念。</p><p>3、注重课堂练测形式的多样化,把教、学、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p><p>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p><p>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p><p>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p><p>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p><p>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p><p>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p><p>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创建问题情境,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p><p>四、教学进度表</p><table class="MsoNormal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td width="121"><p>单 元</p></td><td width="192"><p>内 容</p></td><td width="55"><p>课时</p></td><td width="108"><p>周 次</p></td><td width="96"><p>备 注</p></td></tr><tr><td width="121"><p>第一单元</p></td><td width="192"><p>负数</p></td><td width="55"><p>3</p></td><td width="108"><p>第一周</p></td><td width="96"></td></tr><tr><td rowspan="3" width="121"><p>第二单元</p><p>圆柱与圆锥</p></td><td width="192"><p>1、圆柱</p></td><td width="55"><p>6</p></td><td rowspan="3" width="108"><p>第二至四周</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92"><p>2、圆锥</p></td><td width="55"><p>2</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92"><p>整理和复习</p></td><td width="55"><p>1</p></td><td width="96"></td></tr><tr><td rowspan="5" width="121"><p>第三单元</p><p>比 例</p></td><td width="192"><p>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td><td width="55"><p>4</p></td><td rowspan="5" width="108"><p>第四至七周</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92"><p>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p></td><td width="55"><p>4</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92"><p>3、比例的应用</p></td><td width="55"><p>5</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92"><p>整理和复习</p></td><td width="55"><p>1</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92"><p>自行车里的数学</p></td><td width="55"><p>1</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21"><p>第四单元</p></td><td width="192"><p>统计</p></td><td width="55"><p>2</p></td><td rowspan="3" width="108"><p>第八周</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21"></td><td width="192"><p>节约用水</p></td><td width="55"><p>1</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21"><p>第五单元</p></td><td width="192"><p>数学广角</p></td><td width="55"><p>3</p></td><td width="96"></td></tr><tr><td rowspan="4" width="121"><p>第六单元</p><p>整理和复习</p></td><td width="192"><p>1、数与代数</p></td><td width="55"><p>10</p></td><td rowspan="4" width="108"></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92"><p>2、空间与图形</p></td><td width="55"><p>9</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92"><p>3、统计与概率</p></td><td width="55"><p>4</p></td><td width="96"></td></tr><tr><td width="192"><p>4、综合应用</p></td><td width="55"><p>4</p></td><td width="96"></td></tr></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