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度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评价方案
<p>一 评价内容:</p><p>加与减、认识元角分、数一数与乘法、分一分与除法、表内乘法、测量、数学好玩</p><p>二 课程学习内容和认知目标分析:</p><p>数与代数:</p><p>1 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p><p>2能认识人民币,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p>3 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p><p>4能熟练正确计算表内乘除法。</p><p>空间与图形:</p><p>1 认识长度单位,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p><p>2能估测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p><p>3 能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p><p>实践活动:</p><p>1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物品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并正确付钱找钱。</p><p>2 从数学角度感知人体中的数据秘密,能有初用的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p><p>过程与方法: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能用数、式和图表等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p><p>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愿意克服学习中困难,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决心,具有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三 评价重点:</p><p>关注本期的表内乘除法的意义,计算和解决问题;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能正确的操作测量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观察、理解、分析、表达、创造等能力;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p><p>四 评价方法:</p><p>以第一学段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目标为标准。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测,在活动中恰当的评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考核结果与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相结合,综合确定为过关(优秀、良好和合格)与待过关,对于每项测评满分通过的学生颁以单项奖状给予鼓励。评价要突出激励功能,对于考核待过关的学生采取“延迟评价”和“再次评价”的方式,尽量使其达到过关要求,树立学习的信心。</p><p>方法:</p><p>(1)卷面测试与口头测试相结合,参考网络评价。</p><p>(2) 结合教师评价、同伴互评、 亲子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方式。</p><p>(3) 采用“采用满意得分制”,给予学生多次的考试 机会,学生对成绩不满意,允许二次评价。</p><p>(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委员会的成员,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到期末测试冲关的活动,和教师一样,作为评委,对学生进行打分。全面参与到期末的评价工作中去。了解期末评价的操作,以及平时教师为学生发展所做出的努力。</p><p>(5)在呈现评估结果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主要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不根据分数排名次。</p><p>呈现方式:各种测试卷和学习质量检测表等。</p><p>五 操作方式:</p><p>为了便于教师实际操作,把等级评定与百分制评分有机结合,对课堂教学采取等级评定法,把每项目标都分为“A、B、C、D”四个等级。为方便操作与划分,管理,教师对各项指标的每个等级,量化为分数。以例教师对学生的等级进行客观的划分,输入计算机量化管理。而对对学生与家长呈现等级,不根据分数排名次,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p><p>六 考核内容设置及标准:</p><p>笔试:</p><p>1口算100道题,限时10分钟;统一笔试。</p><p>2笔算8道题,限时15分钟;统一笔试。</p><p>3解决问题5道;限时20分钟;统一笔试。</p><p>面试:</p><p>1问答题:考查收集信息能力和算理表达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口头列式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思考过程的表达能力。</p><p>2辨析题: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式?考察学生用加法意义和乘法意义和过程表述能力;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能用数、式和图表等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p><p>3动手操作:会估测长度,会正确测量,并会用尺子画规定长度的线;能手操作实践的能力。</p><p>积累:</p><p>1作业书写:书面书写要端正、规范、清洁,网络作业能按时完成并及时订正。</p><p>2学习习惯:平时课堂观察评定习惯等级,包括课前准备、课中表现(课堂思考、倾听、发言)等。</p><p>3单元测试:各个单元的测试成绩和订正情况。</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