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从哪里来?
<p>有效课堂是个很宽广的话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问题。听了钱教授的报告,感受颇多:所谓有效,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p><p>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手:</p><p>1、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只要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p><p>2、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课前备课时,目标要明确,内容要适量、适度,不能贪多急效,教法要灵活恰当,要从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课堂上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要恰到好处。教学组织上要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要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p><p>3、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搞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时时提醒自己,加强有效教学的意识。</p><p>4、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p><p>此外,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作为教师,绝不能陷入这几个误区:</p><p>1、磨得越多越有效。那种靠磨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但往往学习无后劲,日后也很难有所作为。</p><p>2、秀得越多越有效。教学中只重形的不重神的,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用牧牛式来取代填鸭式,这种做秀式的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不言而喻。</p><p>3、灌得越多越有效。这种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灌得越多学生越不愿意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p><p>记住:教学是否有效,不是指教师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影响下,是否更乐意学习,是否有较大进步和发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