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p>第二节课</p><p>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p><p>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p><p>题图(课本的图)</p><p>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p><p>②:“你看到图形了吗?”</p><p>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p><p>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p><p>2、点明主题</p><p>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p><p>(引出主题:四边形)</p><p>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p><p>(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p><p>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p><p>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p><p>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p><p>(2)、四边形的特点</p><p>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p><p>(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p><p>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p><p>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p><p>(3)、 举例进一步深化</p><p>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p><p>(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p><p>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p><p>(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p><p>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p><p>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p><p>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p><p>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p><p>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p><p>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p><p>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p><p>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p><p>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p><p>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p><p>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p><p>学生答:①“长方形” 或 “正方形”</p><p>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p><p>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p><p>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p><p>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p><p>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p><p>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p><p>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p><p>正方形的四边相等</p><p>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p><p>“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p><p>四、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师解答,并总结整节课。</p><p>五、板书:</p><p>四 边 形</p><p>四 条 直 的 边</p><p>四 个 角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p><p>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p><p>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p><p>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p><p>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p><p>总评:</p><p>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p><p>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