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名校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联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居住证暂行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从过去实施针对流动人口的暂住证到如今实施的居住证(是持证人在居住地居住、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的证明)。这一改革旨在</p><p>①体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化解社会风险和矛盾</p><p>②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p><p>③用法治来完善人口管理,严格管理人口自由游动</p><p>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社会公平</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居住证暂行条例》的实施,说明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社会公平,故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不符合题意,排除;③中的“严格管理人口自由流动”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6月29日,50个国家正式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亚投行由中国倡议筹建,中国持有最大股份,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正式成立</p><p>①体现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p><p>②为亚洲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p><p>③体现了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p><p>④表明区域合作是促进各国发展的根本途径</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准则,故排除;亚投行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亚洲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体现了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故题肢②③正确。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各国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促进自身经济发展,不是区域合作,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去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0件乙商品。l件乙商品可以兑换2件丙商品。假如今年生产甲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不考虑其它因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p><p>①今年l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6件丙商品</p><p>②今年l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5件丙商品</p><p>③今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8件乙商品</p><p>④今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2.5件乙商品</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去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0件乙商品,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2件丙商品,也就是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0件丙商品。今年甲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因此一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0÷(1+25%)=16件丙商品。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0÷(1+25%)=8件乙商品,由此可见,①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4月4日,被誉为“小诺贝儿文学奖”的“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南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是对世界儿童文学作者的一种最高褒奖。对于儿童文学,从哲学角度我们应这样认识</p><p>①儿童文学作品是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p><p>②儿童文学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p><p>③儿童文学作品反映了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观</p><p>④儿童文学作品来源于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观</p><p>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儿童文学作品不一定要逼真地反映原型,故排除;儿童文学作品是作家创造出来的艺术,肯定反映了作家本身的艺术观,故题肢③说法正确;题肢④说法错误,儿童文学作品来源于作家的生活实践,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月以来,中国企业投资海外持续升温,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遭遇种种“陷阱”。华为进军美国,甚至并购小公司都屡遭扯绝;个别中国企业在环境保护、职工安全等问题上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是</p><p>①增强规则意识提高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p><p>②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p><p>③大力研发绿色产品,积极培育保护环境的产业</p><p>④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重视环保,员工权益的问题</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上述材料的主要是强调企业如何走出去,要求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审材料时抓住关键词,从“并购小公司都屡遭拒绝”判断①正确;从“保护环境、职工安全”选③;②本身正确,不符合题意;④属于“引进来”的要求,不是对“走出去”的启示,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国扶贫的目标任务明确之后,执行力就是根本。“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积极把扶贫任务分解落实到行动上,不断给广大贫困群众带来福祉。这是基于</p><p>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p><p>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p><p>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p><p>④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p><p>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材料的主旨,扶贫任务确定后,执行力是根本,强调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也是强调人民群众真正富裕起来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自觉贯彻落实。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需要</p><p>①把握规律的客观性,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p><p>②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中庸之路”</p><p>③坚持重视量的积累,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p><p>④抓住发展的重点,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p><p>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启示我们要把握规律的客观性,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但这属于唯物论的范畴,故排除题肢①;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故题肢②说法符合题意。题肢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题肢④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 材料一 城市化发展带来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人们之间的交往、联系、利益冲突也更加频繁的出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基层组织形式的发展,居民自治成分更大,居民的民主参与更直接,民主的实现方式更为直接,更多的需要通过社区内在的力量来解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问题。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推动以城市基层组织形式为主导,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组织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开明的社会发展的模式”,即“同时实现民众利益表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基层的发展提供新的载体。</p><p>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农业在与第二、三产业融合上步伐有所加快,但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由于产业融合度不够,农业竞争力连年下降。特别是在产业链上,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相互脱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强,无法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粮食增产没有转变为农民的实在收入。同时,我国农业品质低下、效益不高等问题突出,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屡屡牵动社会的神经,并让群众在消费时顾忌颇多。</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简述“这种新的、开明的社会发展模式”的政治意义。</p><p> (2)运用经济牛活有关知识,概括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并谈谈如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推动以城市基层组织形式为主导、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组织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②推动以城市基层组织形式为主导、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组织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能够实现基层人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③推动以城市基层组织形式为主导、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组织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可以发扬这种模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p><p>(2)问题: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融合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农产品供给质量低,粗放式农业生产亟待改变。</p><p>措施;①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有效解决农业产品供给中的不足。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③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完善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④发展规模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运用现代理念、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竞争力。⑤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_农城乡关系。</p><p>【解析】</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简述“这种新的、开明的社会发展模式”的政治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设问中的“这”是指以城市基层组织形式为主导、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组织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也就是民主管理的创新模式。为什么这是一种新的、开明的社会发展模式,可以从材料中“民主参与更直接,民主的实现方式、社区内在的力量来解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问题”等,得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民主权利、实现人们当家作主、民主的有效途径等方面作答。</p><p>(2)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牛活有关知识,概括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属于信息概括类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要弄清材料的层次和关键词。材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概括产业融合处于起步阶段。第二层次由于产业融合度不够,农业竞争力下降。其关键词是产业融合度不够,生产、加工和销售相互脱节,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对于后一问并谈谈如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考生可以从根据第二层次提出的措施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伐农业,运用现代理念、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竞争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加工环节面临的挑战。农业品质低下、效益不高,附加值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农产品安全问题,国内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农民收入低积极性不高。根据这一层次和关键词提出的解决措施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完善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2016年的工作重点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p><p>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在“品质从99%提高到99. 99%”的极致追求中努力求索。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国家制造整体实力。</p><p>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本然体现。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就说过“技进乎道”。“技”就是今天的“工匠精神”,就是对所做事情有追求极致的专注。我们的祖先曾经制造出美妙绝伦的陶瓷、丝绸、青铜器等生活用品,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建造出震惊世界的故宫、天坛、长城、都江堰等伟大工程,这些就是最好的明证。还有精于解牛的“庖丁”,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等能工巧匠。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佼佼者,都无一例外的将工匠精神为我所用,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们对工匠精神的一种很好传承。</p><p>(l)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p><p>(2)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p><p>(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请就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弘扬工匠精神,立足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②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工匠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入的全面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弘扬民族精神,提倡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精神,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每点3分)</p><p>(2)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认识改造世界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工匠们对产品的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②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严谨专注,精致专一体现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体现了对规律的尊重。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体现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了革命睦和科学性的统一。</p><p>(3)①一丝不苟,追求极致,弘扬工匠精神。③把握规律,赢在细节,弘扬.工匠精神。③立足本职工作,改革创新,弘扬工匠精神。</p><p>【解析】</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抓住设问的主体是“工匠精神的意义”,即是文化的意义,结合材料中。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国家制造整体实力“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佼佼者”等重点词语,可以得出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和综合国力等相关知识点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设问范围是唯物论,根据材料可知,“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从材料中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可以得出意识的目的性、创遣性和选择性的表现;从中国人民运用工匠精神创造出伟大工程,可以得出工匠精神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的精神,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p>(3)本题要求考生围绕着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属于措施建议类的解答题。解答时重点要放在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上,也就是要抓住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等提出建议,而且建议必须是可行性的措施。</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