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20:53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胡润慈善榜显示捐赠方向主要是教育领域,由去年的27%迅速上升到44%,成为历年之最。这是基于</p><p>①教育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②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p><p>③教育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p><p>A.①②</p><p>B.①④</p><p>C.②③</p><p>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教育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教育肩负树德立人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故题肢①选项说法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你是班委干部,要办一期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黑板报,需要找一些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诗词作为材料。下列诗词中,你可以选择</p><p>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p><p>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p><p>③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p><p>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p><p>A.①③</p><p>B.②③</p><p>C.①②</p><p>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①③体现的精神实质与之一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北平无战事》《索道医生》等国产影视剧播出后,引起了极大反响。据此回答第1~2题。</p><p>1.这些国产优秀影视剧取材于历史和现实生活,反映时代变革,弘扬主旋律,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由此可见</p><p>①文艺创作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p><p>②文艺创作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p>③文艺创作要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p><p>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p><p>A.①②</p><p>B.①④</p><p>C.②③</p><p>D.③④</p><p>2.《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是因为“很真实,看到了父母亲常讲的那些事”;《索道医生》为什么能打动人心?因为这个人物就生活在老百姓身边,让观众找到了对应点。这启示我们</p><p>①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生活实际②文化建设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向</p><p>③应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④人们的思想文化存在差异性与选择性</p><p>A.①③</p><p>B.①④</p><p>C.②③</p><p>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1.A    2.A</p><p>【解析】</p><p>1.这些国产优秀影视剧因“反映时代变革,弘扬主旋律,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说明我一创作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故题肢①②符合题意;文化发展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故题肢③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故题肢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p>2.“很真实,看到了父母常常讲的那些事”、“这个人物就生活在老百姓身边,让观众找到了对应点”,说明作品贴近群众生活实际,故题肢①符合题意;“有那么多人喜欢”“为什么能打动人心”,说明应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故题肢③符合题意;题肢②双百方针不是方向,题肢④是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这有利于</p><p>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p><p>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p><p>③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p><p>④弘扬主旋律,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p><p>A.①③</p><p>B.②④</p><p>C.②③</p><p>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物质,属于意识范畴,故题肢②说法错误,故排除;拒绝外来文化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吸取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故题肢④说法错误,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拥有丰富的史学传统,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到当前的清史纂修工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从未间断。而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则因缺乏正式文字记载的信史和屡遭外族入侵而被马克思称为“印度人没有历史”。据此回答2~3题。</p><p>2.我国的史书典籍充分说明</p><p>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p><p>B.中华文化比印度文化更为优越</p><p>C.历史学是我国最具科学性的学科</p><p>D.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p><p>3.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唯有中华文明,从未间断。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p><p>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p><p>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p><p>C.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之中</p><p>D.中华文化区域差异明显,具有多样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2.A3.C</p><p>【解析】</p><p>2.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存在谁比谁优越的问题,故排除;选项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在古代,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故排除。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故本题答案选D。</p><p>3.选项A观点错误,违背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的的原则,故排除;选项B是对兼收并蓄解释错误,故排除;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重要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之中。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中华好诗词》是一档由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文化类大型季播节目。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是一档广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制节目。随着节目的播出,掀起了全民朗诵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但与此同时,有些国产商业电影单纯为了追求利润,以庸俗、低俗、媚俗的方式迎合市场;一些抗战剧过度娱乐化,严重污染了我国的文化市场。</p><p>材料二:文化发展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实践。某市要求每个文艺工作者都要遵守“追求德艺双馨、坚持德才兼备”的行为规范,践行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把道德追求切实贯彻到实实在在的文艺创作中去。</p><p>(1)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该市做法的依据。</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现象:文化生活中喜忧并存。</p><p>原因: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生活和谐的现象。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p><p>(2)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文艺工作者应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②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追求德艺双馨、坚持德才兼备”。③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把道德追求切实贯彻到实实在在的文艺创作中去。</p><p>【解析】</p><p>(1)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属于信息概括类的解答题。根据上述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后一问要求考生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生活和谐的现象和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该市做法的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然后考生要明确的是该市的做法是什么,然后考生根据材料和结论分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进行一一对应即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存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棒子、豫剧、黄梅戏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有各自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许多审美风格的覆盖。</p><p>材料二: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曲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曲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了西方经典曲目受到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p><p>(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p><p>(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戏曲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深深繁衍至今,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特征。中国戏曲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p>(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神,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曲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戏曲吸收西方话剧、歌剧等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④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体现了这一点。</p><p>【解析】</p><p>(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没有分析之前,要明确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有时包容性也可以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特征,然后可以根据材料进行说明即可,难度不大。</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明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包容性。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以从包容性的含义、包容性的表现以及包容性的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