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上期中考政治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关于这两个“对子”之间的联系,错误的理解是</p><p>A.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于一体</p><p>B.形而上学只会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必然与唯物主义相结合</p><p>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p><p>D.形而上学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彻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有机统一的,A正确;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结合,B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结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CD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钱学森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中科院院士沈鸿说过:“谈发展,一定要讲哲学。”这说明( )</p><p>A.哲学是一种智慧,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B.哲学源自对实践的追问与世界的思考</p><p>C.哲学是时代任务的正确归纳和总结</p><p>D.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最一般的科学</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谈发展,一定要讲哲学。”这说明哲学是一种智慧,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适合题意;题干强调哲学的作用,没有涉及哲学的产生,B不适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真正的哲学是时代任务的正确归纳和总结,C错误;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不是关于社会发展最一般的科学,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揭阳文化包括精美细腻的潮汕文化和乐天豪放的揭西客家文化。但同为潮汕方言,榕城、揭东、普宁和惠来等都存在差异,榕城人可能听不大懂惠来人在说什么。这说明( )</p><p>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p><p>③文化具有区域性</p><p>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p><p>④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p><p>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中反映了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未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①错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题中反映的是文化的地域特征,未体现出文化的民族性特征,③不适合题意;题中同为潮汕方言,这体现出文化的共性;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p><p>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p><p>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中观点认为人的幸福由命决定,这是把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适合题意;题中观点是唯心主义,BD是唯物主义观点,排除;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材料体现的客观精神,C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p><p>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p><p>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p><p>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p><p>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没有景物,何来感情”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没有感情,何来景物”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意识,故两者的根本分歧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C适合题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A错误;B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经典动画片、热播电视剧以及娱乐和体育竞技类节目一直是寒暑假期间占据电视荧屏的重要内容。而这两年兴起的两档文化类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却在众多娱乐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了收视佳绩。随着赛程的推进,节目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甚至由此催生出一种“汉字热”的文化现象。这两档同属汉字知识竞赛类的栏目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怪圈,在具备较高文化品质的同时,获得了可喜的收视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上述材料表明( )</p><p>①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p><p>②文化创新需要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p><p>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p><p>④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中“两档同属汉字知识竞赛类的栏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怪圈,在众多娱乐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说明了文化创新既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也需要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①②适合题意;材料没体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博采众长,③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6年4月至10月在北京丰台永定河畔举办。园博会对推动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p><p> 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的国家级园林博物馆落户北京园博园。中国园林历史文化号称“世界园林之母”,我们理应建设一处博物馆全面进行展示,并使之永久性地成为行业展示、业务交流、教学研究、科普宣传的一处重要场所。</p><p>运用文化生活中关于中华文化特征的知识,设想中国园林博物馆应如何布展。</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园林博物馆应展示我国从古代到现代不同时代的园林文化精品。</p><p>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中国园林博物馆应展示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园林文化精品。</p><p>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国园林博物馆也应展示国外的园林文化精品。</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中关于中华文化特征的知识,设想中国园林博物馆应如何布展。根据所学的知识,中华文化的特征重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故园林博物馆的布局应该体现这两个方面。最后,考生还需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国园林博物馆也应展示国外的园林文化精品。</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11月6日,APEC会议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p><p>APEC国宴青花瓷器,采用中国传统的莲寿青花图案,向世界呈现了中国元素的气度与中华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套餐具,更是一套思想,立足中国深厚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创意,集成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要素的设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品牌。</p><p>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APEC国宴瓷的设计对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启示。</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APEC国宴瓷的设计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p><p>②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国宴瓷的设计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利于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p><p>③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有利于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国宴瓷的设计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创新,是文化自觉与自信的体现。</p><p>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国宴瓷的设计融入科技等因素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利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APEC国宴瓷的设计对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启示。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解析试题。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归纳为什么要这样做。故本题中可以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以及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几个角度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广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6年作为券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年”,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广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p><p>问题: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p><p>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p><p>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p><p>④抓住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中所给的相关知识点逐条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中,“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体现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材料中“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主要体现的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材料中“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主要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最后,材料中“还围绕“广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主要体现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内容。</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