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上周末检测政治卷四(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8月10日,据外国媒体报道,根据新的研究发现,暗能量是宇宙还在加速膨胀的“罪魁祸首”,科学家们估计宇宙中高达72%的物质是这种东西在作怪,重要的是科学家还发现宇宙中存在24%的暗物质和4%的“正常”物质。这里的物质是 ( ) </p><p>①指万事万物共有的基本属性 ②世界上客观事物的总和</p><p>③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④能被人类所认识的物质的具体形态</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是万事万物共有的属性,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故①不符合题意,②错误;题干中的物质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故③④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央视在今年春节推出的系列街头调查《孝顺怎么做》节目充满了温馨,引发了广大观众普遍关注和情感共鸣。江苏一位90岁的抗战老兵说孝顺就是对老人关心,吉林一个七岁男孩说孝顺就是妈妈累的时候给妈妈捶捶背,广东的一位外来打工者说孝顺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同的人对孝顺有不同的认识是因为 ( )</p><p>①孝顺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p><p>②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的,孝的内容也会不断变化</p><p>③每个人参与社会实践的广度、深度是有区别的,生活阅历不同认识自然不同</p><p>④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材料中不同的人对孝顺的理解不同,说明了每个人参与社会实践的广度、深度是有区别的,生活阅历不同认识自然不同,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故③④符合题意;孝顺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故①错误;材料未体现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的,孝的内容也会不断变化,故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9月,西藏自治区迎来成立50周年大庆。50年来,西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西藏古老的语言、灿烂的文化从未改变。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经幡还是那经幡,佛号还是那佛号。这表明 </p><p>①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p><p>②静止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p><p>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④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属于四二式组合选择题,一般用排除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由题意可知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故③④正确;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①②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常态是近年重要的经济术语,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基于中国国情提出的发展新思路。这体现的哲理是 ( ) </p><p>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决定</p><p>③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规律,造福自身④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基于国情提出的发展新思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①④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规律,③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只生一胎”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我国的生育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p><p>①由于认识的主体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p><p>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p><p>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p><p>④认识的对象极其复杂,人们不可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p><p>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我国的生育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从哲学上看,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主体差异性,①不符合题意;人们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④说法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是[ ( )</p><p>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p><p>A.①一②一④一③ B.②一①一④一③</p><p>C.③一①一④一② D.①一④一②一③</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由此可知,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的顺序应是①→②→④→③,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 CAN ,I CAN)”。通过全球范围的宣传活动,帮助公众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癌症早诊水平,降低癌症病发率;对癌症患者加强康复指导、心理关怀,帮助患者重找社会角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开展这些活动旨在( )</p><p>①使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关怀成为战胜癌症的决定性力量</p><p>②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癌症发病规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p><p>③找到癌症发病的具体原因,根据不同病症找出解决方法</p><p>④克服患者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病魔的精神力量</p><p>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故①错误;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③;材料表明正确的认知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战胜癌症,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战胜病魔起着重要作用,故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经过初步临床实验分析,一种由加拿大卫生部研制的埃博拉疫苗对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非常有效,2000多名埃博拉病毒密切接触者在接种疫苗后无一人染病。这表明 ( ) </p><p>①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p><p>②实践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唯一途径 </p><p>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p>④科学研究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性认识</p><p>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研制“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是为了克服这种疾病,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①符合题意;经过临床试验分析,这种疫苗非常有效,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获得认识途径可以是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故②错误;认识有性质之分,科学研究获得的认识不一定都是真理性认识,故④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真理具有以下特点( )</p><p>①客观性 ②永久性 ③条件性 ④相对性</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①正确,入选;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具有条件性和相对性,故③④符合题意,入选;②并不是真理的特点,排除。故答案为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频繁的地震使人类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 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p><p>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报产生疑虑,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p><p> </p></div></div>
<div><p>【答案】</p><p>①疑虑的原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②持“乐观态度”原因:A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发现和把握地震运行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类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是可以把握和认识地壳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找到一种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p><p>【解析】</p><p>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即“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即唯物论和认识论。回答本题考生首先要确定范围,然后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所以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所以人们对地震预报会产生疑虑。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是因为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考生可以从意识的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角度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诸人家虽贫,有志自勤苦,终一酬壮志,功名传千古。</p><p>少年强则中国强。梁启超从小勤于读书,终成一代伟人,他的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爱国热情。</p><p>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许振超靠孜孜不倦的读书不断提升自己,两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级桥吊专家。</p><p>材料二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建设学习型社会,要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p><p>(1)依据材料一,有人认为:“只要好好读书就能获取真理。”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评价这种观点。</p><p>(2)结合材料一、二,就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并指出其唯物论依据。</p><p> </p></div></div>
<div><p>【答案】</p><p>(1)①该观点具有合理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读书是人们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能帮助人们学习间接经验,获得真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读书能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世界,获得真理。</p><p>②该观点也存在片面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人们读书获得的真理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人们还应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p><p>(2)宣传标语示例:开卷有益,文明生活。人人有书读,家家留书香。书香引领文明,阅读成就梦想。增文化底蕴,聚时代精神。共建书香家园,提高民族素质。传承文化圣火,提升文明素质。</p><p>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或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尊重规律)</p><p>【解析】</p><p>此题考查对认识论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审读设问,要求依据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评价“只要好好读书就能获取真理。”属于分析评价类题。注意辩证要全面分析,分析材料时可从合理性和片面性两个角度分析即该观点具有合理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读书是人们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能帮助人们学习间接经验,获得真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读书能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世界,获得真理;该观点也存在片面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人们读书获得的真理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人们还应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p><p>(2)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一、二,就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注意语言简练、概括,围绕主题“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可考虑开卷有益,文明生活。人人有书读,家家留书香。书香引领文明,阅读成就梦想。增文化底蕴,聚时代精神。共建书香家园,提高民族素质。传承文化圣火,提升文明素质等。最后还要对宣传标语用唯物论的知识进行原因分析。学生们可围绕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或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尊重规律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2016年政府工作,要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良好发展。</p><p>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p><p> </p></div></div>
<div><p>【答案】</p><p>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2016年政府工作,要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发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地意识。做好2016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良好发展。</p><p>【解析】</p><p>此题考查学生对唯物论相关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该问时,首先要明确该问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论,设问指向是说明如何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其次找关键句,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即可。具体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地意识等角度作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青睐海外网上购物的“海淘族”越来越多。扩大内需,既要开掘潜在消费力,也要留住现实消费力。从文化历史中不断探寻品牌价值,并结合精细的做工,是欧美国家奢侈品遵循的创新之道,也是中国奢侈品牌的软肋所在。乔布斯的经营哲学是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员工像时代艺术品一样对待每一款产品,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融入其中。</p><p>请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解读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员工把生产的每一款产品都看作是艺术品,而不是普通的产品,这样的生产势必计划周密,过程专注,工艺精益求精。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员工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主动创造而不是机械复制的过程,就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而使每一款产品具有艺术特性。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工匠精神”造就了瑞士钟表业的经久辉煌。</p><p>【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基本观点理解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从意识的能动作用三个方面来解答,并结合材料来归纳总结答案。员工把生产的每一款产品都看作是艺术品,而不是普通的产品,这样的生产势必计划周密,过程专注,工艺精益求精体现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员工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主动创造而不是机械复制的过程,就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而使每一款产品具有艺术特性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工匠精神”造就了瑞士钟表业的经久辉煌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