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20:02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网络时代是一个新词迭出的时代。网络新词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某一社会现象引发了一些被大家共同接受的说法。这表明  (     )</p><p>A. 存在决定思维</p><p>B. 存在与思维不可分</p><p>C. 存在与思维同等重要</p><p>D.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社会现象是一种物质存在,物质决定意识。材料中,网络新词的出现与之相通的道理是存在决定思维,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B说法错误,思维与存在不可分,排除;C说法错误,存在相对思维更重要,排除;D说法错误,思维反映存在,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反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6470af19/SYS201801021829462424924058_ST/SYS201801021829462424924058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存在就是被感知</p><p>C.天不变,道亦不变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漫画中公鸡认为它不叫,太阳就不出来,认为太阳出不出来是由它决定的,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选项中“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入选;A选项体现的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D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漫画《春芽的抗争》蕴含的哲学寓意是</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6470af19/SYS201801021829463361121241_ST/SYS201801021829463361121241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①旧事物一直是强大的,会极力扼杀新事物的成长</p><p>②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p><p>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总是通过保持某种相持状态实现的</p><p>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总是要经历一个由积累到飞跃的过程。</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①选项强调的是旧事物,而题目中春芽属于新事物。③选项表述错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发展的必然,不是通过保持某种相持状态实现的。漫画中,春芽的抗争表明了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总是要经历一个由积累到飞跃的过程。故②④入选。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找到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体水的“强有力”证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这一重大科学发现;科学家利用火星探测轨道飞行器上搭载的成像光谱仪,在这颗红色星球表面的神秘条痕中找到了在水中沉淀形成的水和盐物质。这些证实了水—尽管是咸水—流淌在现今火星的表面上。材料表明</p><p>①世界的物质性不断得到科学发展的证明    </p><p>②宇宙探测的目的在于验证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p><p>③物质是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p><p>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p><p>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上述材料表明世界的物质性不断地得到科学发展的证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故①④表述正确入选;题肢②说法错误,宇宙探测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故排除③选项。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p><p>A.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p><p>B.前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p><p>C.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p><p>D.前者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故此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是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p><p>①形存神存——理主动静      ②掩耳盗铃——画饼充饥</p><p>③心外无物——唇齿相依      ④动不舍静——飞矢勿动</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哲学中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形存神存”属于唯物主义,“理主动静”属于唯心主义。故①符合题意。“掩耳盗铃”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画饼充饥”属于唯心主义,故②排除。③选项“心外无物”属于唯心主义,“唇齿相依”属于辩证法的观点。④选项的“动不舍静”体现的是辩证法的观点,“飞矢勿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故④入选。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这是因为:</p><p>A.没有量变的质变是不存在的 B.量变和质变是物质的存在方式</p><p>C.没有质变的量变是不存在的 D.有了量变必定会产生质变</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B选项观点错误,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C选项观点错误,正确的表述为没有量变的质变是不存在的。D选项观点错误,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产生质变。题目表明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与必要准备,即.没有量变的质变是不存在的。故A选项入选。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喜,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喻义是</p><p>A.部分决定整体      </p><p>B.要重视局部作用</p><p>C.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p><p>D.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p><p>&#xa0;</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题中材料“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强调的是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依赖整体,整体的功能和作用会影响部分。故C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错误,整体决定部分。B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D选项表述错误,部分功能有可能大于整体功能,也有可能小于整体功能之和。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向日葵,被誉为向往光明之花。但研究发现,其向阳性主要是生长索和叶黄氧化素共同作用所致。茎端的生长素不喜欢阳光,会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聚集,促使背光面长得快,再加上叶黄氧化素这种抑制物质的反向作用,茎的两侧因生长速度不同导致弯曲,呈现出向日葵的向阳性。这表明</p><p>①人们对事物的传统认识往往存在缺陷   </p><p>②真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p><p>③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的自身特征和固有属性 </p><p>④认识的深化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直接相关</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人们对事物的传统认识不一定都存在着缺陷。选项③表述错误,认识源自于实践。故排除。根据题意,人们对向日葵的这种趋光性的认识与我们的实践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即认识的深化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直接相关。故题肢④正确。再者,从人类的认识的角度来看,我们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故②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这说明</p><p>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p><p>C.只有掌握科学理论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D.谬误虽然来源于实践但不需要实践检验</p><p>&#xa0;</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选项A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C选项表述错误,不掌握科学的理论同样可以发现真理。D选项错误,认识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题目中,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这说明人们追求的真理需要一个过程。故B选项入选。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p><p>①不矜细行 终累大德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p>③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④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告诉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深入群众的实践生活。故③④两句都体现了实践的观点。①选项意思是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体现了量变质变的哲学原理。②选项体现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的哲学原理。故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 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 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界,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p><p>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p><p>②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p><p>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p><p>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p><p>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和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体现了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体现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故①④符合题意入选;题肢②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排除;③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过度捕捞,无数的鱼类物种处在永远消失的边缘,为了缓解这种严峻的形势,圈养繁殖(利用人工手段在保护的环境中繁殖生物)经常被利用。但圈养的鱼会迅速失去遗传多样性,而遗传多样性正是鱼类在野生环境中适应并生存所需要的,这一现象说明</p><p>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p><p>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p><p>③人为联系仍然是客观的 </p><p>④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由于过度捕捞,造成了鱼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遗传多样性逐步消失,说明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为事物的联系仍是客观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尊重客观规律,故①③符合题意。题肢②说法错误,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p><p>A.是“改变世界”、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B.把握了时代的脉搏</p><p>C.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D.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故A选项表述正确入选。BC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D选项表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观点。故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十九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p><p>A.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p>B.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辨证论的有机统一</p><p>C.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p><p>D.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题干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说明了其理论来自于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这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他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p><p>A.哲学来源于人对自然的崇拜  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p>C.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p><p>&#xa0;</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题目中,恩格斯的观点说明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选项B正确。选项CD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说的是哲学智慧的来源,而不是其作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10月末,重庆市公布当月GDP增速为10.7%,位居全国第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通俗地讲,就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重庆某地位于红军长征途经地。该地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但受山区地理环境限制,长期发展滞后。近年来,该地政府顺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通过多次调研走访,并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该地政府提出了“红色文化为灵魂、自然生态为特色、民俗乡村游为品牌”的旅游发展理念,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发展相融合,走出一条红色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之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绿色发展。</p><p>(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谈谈该地是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 </p><p>(2)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p><p>材料二:自2014年以来,重庆连续取得增速全国第一的殊荣。其中,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功不可没。</p><p>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重庆贯彻中央精神、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重庆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围绕全市“一盘棋”的思路,重庆深化分区,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为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关系,重庆划分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其中,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侧重三峡库区水源“涵养”,以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为重点,肩负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责任。3年来,重庆市根据各功能区域定位、特点和优势,做到了人口、产业、公共服务等资源有序流动,统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全市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p><p>(3)结合材料二,分析重庆市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地政府从生态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适合当地情况的旅游发展理念。(3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该地政府确立的绿色发展的思路及提出的“红色文化为灵魂、自然生态为特色、民俗乡村游为品牌”的旅游发展理念促进了该地经济的发展。(3分)③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认识和利用规律,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有其客观规律,该地政府顺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发展相融合,走出一条红色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之路。(3分)</p><p>(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生态、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该地把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与生态建设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该地拓展思路,把当地的文化、自然资源与旅游结合,实现了绿色发展。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该地在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了绿色发展。(每点3分)</p><p>(3)①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立足重庆整体的实际,统筹各区域发展。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全重庆“一盘棋”的思路。③要注重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各区差异性,注重资源的有序流动。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根据地域、功能、产业等因素划分功能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每点3分)        </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谈谈该地是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比较明确: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是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紧扣材料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分析。该地政府从生态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适合当地情况的旅游发展理念主要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该地政府确立的绿色发展的思路主要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原理;该地政府顺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发展相融合,走出一条红色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之路主要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哲学原理。</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首先,联系具有普遍性,考生可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出该地实现绿色发展与注重文化、生态、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次,考生从联系客观性角度分析出该地拓展思路,把当地的文化、自然资源与旅游结合,实现了绿色发展。最后,从联系的多样性角度分析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分析重庆市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的。本题属于体现了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来进行分析。材料中,重庆市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立足重庆整体的实际,统筹各区域发展体现了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全重庆“一盘棋”的思路主要体现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各区差异性,注重资源的有序流动体现了注重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哲学原理。最后,根据地域、功能、产业等因素划分功能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主要体现了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哲学原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