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19:51

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既要允许它“试对”,也要允许它“试错”,其依据在于(  )</p><p>①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p><p>②矛盾是普通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p><p>③承认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p><p>④矛盾双方相互连接,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材料中“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既要允许它“试对”,也要允许它“试错””,说明既看到上海自贸区存在着正确的一面,也存在着错误的一面,其原因就在于矛盾是普通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同时也是因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故①②正确;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③表述错误,排除;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8日,苹果发布了最新的iPhone7,新品将屏幕升级至1080P水平,并且支持240FPS超慢速摄影等。从IPhone到IPhone4.继而衍生出IPhone4s、IPhone4C直到ilohone7,从认识论角度看科技一次次跨越和更新表明:(  )</p><p>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p><p>②物质与意识具有同一性</p><p>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p><p>④科技促成实践的新飞跃</p><p>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题意“科技一次次跨越和更新”,说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也说明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正确入选;②属于唯物论,不属于认识论,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题意“科技一次次跨越和更新”,说明了人们通过研发科技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④符合题意入选。题意强调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而没有强调发展具有普遍性,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道德追求重在实践,道德行为贵在养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是基于(  )</p><p>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 </p><p>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p><p>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道德追求重在实践,道德行为贵在养成,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符合题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强调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④符合题意;②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②;量变和质变不存在谁比谁更重要,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步不是一个笔直的过程而是一个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卫前进,进步中有失有得,有付出更有收获。”从哲学方法论看,这句话主要强调了(  )</p><p>A.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p><p>B.要对束来充浦信心,勇于面对和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p><p>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p><p>D.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进步是一个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体现了在进步的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从方法论角度看,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勇敢的接受挫折和挑战,B符合题意;AD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D;C是发展的哲学原理,属于世界观,而非方法论,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相互扯后胆就没有一只能够爬山来了。“螃蟹效应”对团队建设的启示是(  )</p><p>①要促进系统内部有序和结构优化  ②要使部分以合理、有序、最佳状态存在</p><p>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充分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中“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够爬出来了”说明,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我们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③④。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p><p>A.胸有成竹 一叶障目    B.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p><p>C.盲人摸象 囫囵吞枣    D.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掩耳盗铃”、“画饼充饥”都体现了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正确;“胸有成竹”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一叶障目”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盲人摸象”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囫囵吞枣”强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不符合题意;“拔苗助长”违背了客观规律,“刻舟求剑”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致力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虽然情况有所缓和,但仍有突出问题。当前,我国既从金融体制入手,又重视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更有针对性的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我国的新举措(  )</p><p>①是从矛盾的两方面入手解决矛盾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p>③说明正确分析矛盾才能解决矛盾  ④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材料中“我国既从金融体制入手,又重视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更有针对性的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这样做是从矛盾的两方面入手解决矛盾,同时也说明正确分析矛盾才能解决矛盾,故①③正确;题干中并没有体现重点论的问题,②排除;题干中并没有强调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④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观点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p><p>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p><p>②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p><p>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p><p>④要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p><p>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③观点正确;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发形成的,不是必须通过学习哲学才能形成,④观点错误;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而且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②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凸显社会“正能量’’的网络募捐、微慈善等民间公益慈善迅速发展。对此,网友一认为:借助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互动性、高效性,网络募捐可以使受功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摆脱困境,感受到爱心的温暖和慈善的力量。网友二认为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保障募捐信息的真实性而屡屡出现诈捐、骗捐事件,并且,因缺乏对善款使用和余款流向的监管,让人们对慈善募捐的公信力产生质疑。</p><p>你认同哪一个网友的观点?请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加以说明你的理由。</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答案一赞同网友一观点。</p><p>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网络募捐是爱心与真善的体现,其主流是好的,不应以负面现象否定网络募捐的正能量意义。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不要只看到曲折性而对网络募捐的未来发展丧失信心。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不可忽视,要敢于同诈捐、骗捐行为做斗争。(每点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p><p>答案二赞同网友二观点。</p><p>①部分影响整体,一部分的骗捐、诈捐的失信行为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社会对募捐的信任。②量变引起质变,如果不良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让整个社会不再信任,彼此冷漠。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表达爱心可以有多种方法,不必局限于网络。(每点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p><p>【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明确答题方向。此题要求运用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中同学一或同学二的观点。其次,分析解读同学一或同学二的观点,选择其一作答。最后结合材料一对所选观点进行分析说明。网络救助迅捷、高效,使受助人很快得到救助,但也存在诈捐、骗捐现象,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也说明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同学一认为,网络募捐是爱心有真善的体现,不能担心被骗而停止,说明她看到了网络捐助积极的一面,对网络捐助充满信心,因此需要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来分析说明坚持网络捐助合理性的认识。同学而因为一部分人利用网络募捐欺骗人、肆意消费人们的信任,助长社会冷漠之气,说明他看到的是网络捐助中存在问题的一面,但题目要求回答其观点的合理性,故需要回答其思想的合理性。少数人的不良行为影响了整体,量变引起质变,少数人的行为的积累最后导致了全社会的不信任,因此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等角度分析王强的观点,但要注意最后一定要强调王强虽然不参加网络捐助,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参与慈善,要体现出答题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