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与其他3个不同的是</p><p>A.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p><p>B.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p><p>C. 造化钟灵秀,阴阳割昏晓</p><p>D.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ABD都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A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贯通,B江水越绿更加显得鸟的白,山越青翠越显得花的绚丽,体现了相互依赖相互贯通;D选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词都不包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的是</p><p>A. 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籽熟地花;大而化之</p><p>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腰点桐,山下务农</p><p>C.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种瓜得瓜,种鸡蛋得鸡蛋</p><p>D. 山不转水转;抱薪救火</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大而化之”、“抱薪救火”,“种鸡蛋得鸡蛋”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排除选项ABD。故本题答案选D。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这句人生京剧是从“腐败”二字拆解为“广(病)、人、寸、肉(肌体、灵魂)、贝、文”六个偏旁部首后重新组合起来的。下列古语与这句人生警句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p><p>A. 和实生物,同则不济</p><p>B. 爝火虽微,卒能燎原</p><p>C.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p><p>D.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关系。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C随着时代的进步一起进步是对自己有益处的,体现了发展C体现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故答案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p><p>A.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p><p>B.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p><p>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p><p>D.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ABC都体现了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体现的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必须注重量的积累,与题干中诗句体现的哲学道理不符,D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p><p>①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其对立面转化 ②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p><p>③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洁、污”“明、晦”作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说法正确;粪虫变为蝉,腐草化为萤,说明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③说法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该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苏格拉底有个著名的三段式推理:“凡是人都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下列说法与此三段式推理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有</p><p>①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p><p>②数列2(n-1)与10的关系</p><p>③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p><p>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知识。选项②④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①③体现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统率着部分。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人削桐为琴,而今,古琴名曲《流水》等被录入特制唱片。关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自在联系</p><p>②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着听琴者的情感体验</p><p>③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p><p>④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人为事物的联系,听琴者的情感体验是主客体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琴音能昂人静心洁净清澈,升华心灵意境,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古琴名曲被录制成唱片体现了社会历史性。所以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刻舟求剑”者,其实也有它合理之处:“刻”即从实际出发,“求”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他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因为他的思维出错了,只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而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下面给出的说法中所蕴含的哲理,可弥补他视为缺陷的是</p><p>A. 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p><p>B.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p><p>C.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p><p>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只承事物的相对静止,而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B符合题意。A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C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均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p><p>①没有被捕食的风险,孔雀才能更好地生存与繁衍</p><p>②人们对孔雀的认识深度取决于对雄孔雀尾羽眼点数观察</p><p>③研究雄孔雀尾羽眼点数能更全面地揭示孔雀繁衍的原因</p><p>④交配选择机会与被捕食风险的对立统一促进了孔雀的繁衍</p><p>A. ①②</p><p>B. ①④</p><p>C. ②③</p><p>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雄孔雀尾羽的眼点数与其免疫力、后代的存活率呈正相关,研究雄孔雀尾羽眼点数能更全面地揭示孔雀繁衍的原因,③适合题意;漂亮尾羽的雄孔雀能提高交配成功率的同时,也增加了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这体现了事物是对立统一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④适合题意;①不符合材料和现实;人们对孔雀的认识深度取决于实践的发展,②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词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p><p>A.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p><p>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C.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p><p>D.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的实践的观点。与其坐着谈大道理,不如身体力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A富人在一旁看热闹为空天气阴下,使乐器的声音不悦耳,体现了立场(利益出发点)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B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C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凡事只能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处理一件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君子应该言行如一,未体现哲理。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41d0b046/SYS201801021754557985415269_ST/SYS201801021754557985415269_ST.001.png" width="391"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从外打破,是外力否定,事物价值丧失</p><p>②从内打破,是自我否定,能实现事物的飞跃</p><p>③只有内部打破对事物的发展才有意义</p><p>④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生才会更有意义</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从外打破,是外力否定,事物价值丧失,观点过于绝对,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只有内部打破对事物的发展才有意义的观点否定了外部条件的重要性,故排除。题肢②④符合题意且观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p><p>A.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B. 吐故纳新,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p><p>C. 画龙点睛——重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时机</p><p>D. 瑕不掩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辩证否定观的知识。A项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C项中“睛”是关键,体现了重点论与两点论;“瑕”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体现了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项排除。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 湖南文化产业调查分析指出:当前,湖南文化产业虽然已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文化产业在区域发展上不平衡。为此,要搞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发展各地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要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创新综合性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要明确发展重点,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实现文化市场发展的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p><p>结合材料运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分析该调查结论和措施的正确性。</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分析指出,当前,湖南文化产业虽然已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有利于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亦可得分)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指出,要搞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发展各地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我们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分析指出,要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创新综合性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p><p>④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析指出,要明确发展重点,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实现文化市场发展的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p>【解析】本题以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为背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分析该调查结论和措施的正确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此考生必须明确的是这一方法包括矛盾的客观性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我们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知识。明确了这些,考生可以结合着材料进行论述说明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这是北京光明小学教给学生的八句“我能行”。</p><p>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有</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0.25pt"><td style="width:314.7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材料</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体现的哲学道理</p></td></tr><tr style="height:69.75pt"><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体现了 :</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r><tr style="height:69pt"><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②“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体现了:</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r><tr style="height:69.75pt"><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③“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体现了:</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r><tr style="height:89.25pt"><td style="width:3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④“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体现了:</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r></table><p>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②“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体现了: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p>③“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④“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p><p>【解析】本题是表格题,其实质是体现类的解答题。从解题难度上看,本题比体现类的解答题还略微简单。“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徐;“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强调的是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体现的是矛盾的客观性的要求;“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体现了联系的观点。</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 国家环保部发布的空气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绝大部分和全部氮氧化物均来自于工业。2013年国庆,我国京津冀地区相继出现大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专家指出,在雾霾形成和持续的众多因素中,空气污染物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2013年10月6日,环保部作出指示,要求京津冀地区要采取切实的将在重点控制区(包括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实施特别排放限值,防止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出现。2015年环保部关注的核心点是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环境容量。</p><p>根据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环保部作出的上述“决定”。</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业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现状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决定了环保部要作出上述“决定”。</p><p>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环保部要作出上述“决定”,限制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是坚持按客观规律办拿的要求。</p><p>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上述“决定”有利于引导工业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p><p>【解析】本题以我国京津冀地区相继出现大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为话题,以雾霾的形成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采取的措施为载体,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环保部作出的上述“决定”,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论”,然后考生可以从政策出台的原因、出台的政策符合规律、出台的政策的意义三个角度分别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客观性、意识的作用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1世纪是人类全面探测太空的新时代,抢夺太空已经成为世界竞争的热点和趋势在当前和今后的很长时间内,我国面临的主要是能否在这场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取胜,特别是在一信息技术和外空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革命中脱颖而出。创建航天事业、开启载人航天工程,是我们应对国际竞争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p><p> 2016年9月15日22点04分,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胜利实现了预定目标,为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基础。</p><p> 此次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当“菜农”,这次在天宫二号上栽培的是生菜。选种主要考虑到蔬菜的生长肩期是一个月,这一次在轨时间恰好是30天;生菜的地面种植技术比较成熟;生菜在接下来的在轨实验中可以做食材;生菜为百姓所常见,便于科普宣传。在太空种植生菜与地面的土壤是不一样的,用的是吸水性非常好的矿物质蛭石。另外,在天宫上播种的方式和地面也是不同的,地面一般是先播种后浇水,但是由于带入太空的白色单元格是硬质材料,只有吸水软化后,种子才能放进去,所以先浇水后播种。</p><p>结合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菜农”是如何在太空种菜的。</p><p> </p></div></div>
<div><p>【答案】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菜农”在选种的时候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最后选择了种植生菜,坚持了联系的观点。②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种植生菜考虑到生菜在后续的在轨实验中可以做食材并有利于以后对百姓的科普宣传,坚持了发展的观点。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天宫种植生菜使用了不同于地面土壤的基质并选择了不同于地面的播种方式,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解析】本题以我国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为话题,以在天宫二号上栽培蔬菜为载体,要求考生结合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菜农”是如何在太空种菜的,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 ,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然后考生可以从连新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矛盾的特殊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