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平行班)3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期,上海昆剧团将《牡丹亭》带到比利时,在西方舞台上立体地呈现了汤显祖艺术的丰富性。正如莎士比亚可以在中国找到知音,汤显祖在西方一样能超越语言障碍而获得共鸣。因为</p><p>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p><p>②文化交流促使各国文化走向统一</p><p>③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p><p>④文化交流需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之所以能找到知音,获得共鸣,是因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正确;各国文化走向统一观点错误,②不选;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能找到知音,获得共鸣,③正确;文化交流需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但不代表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15日,人机围棋大战迎来最终局,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机器“阿尔法狗”(Alpha-go)以总比分4:1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血脉交织、沁骨入髓的情愫。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游戏到思想,围棋的思维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材料说明(   )</p><p>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p>③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围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围棋游戏离不开围棋等物质载体,这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①正确;围棋已有数千年历史,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正确;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选;围棋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以深度挖掘和弘扬河洛文化,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吸引了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繁荣丁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再创佳绩,有力地带动了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表明</p><p>①优秀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p><p>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p><p>③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p><p>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河洛文化旅游节带动了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说明优秀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①正确;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有利于助推经济的发展,但没有体现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不选;经济是基础,文化不可能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③错误;借用文化助推经济发展,材料表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省级卫视频道由于收视率表现优异,宣布为在岗人员颁发全员协同奖金;此外,其他几档收视排名较高的节目也获得了高额嘉奖。然而,这种唯收视率论英雄的做法值得商榷。下列选项能支持该观点的是</p><p>①收视率高的文化是大众文化 </p><p>②收视率是节目评价参考依据</p><p>③文艺创作不应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p><p>④收视率并不能反映社会效益</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收视率高的文化不一定就是大众文化,①错误;材料观点是反对“唯收视率论英雄”,②观点不是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文艺创作不应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所以不能只从市场的反映——“收视率”上论英雄,③正确;收视率并不能反映社会效益,而电视节目制作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所以不能“唯收视率论英雄”,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G20峰会上无处不闪耀着丝绸元素。在为峰会准备的纪念礼丝巾中,充分融合老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风韵,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p><p>①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 ②丝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p><p>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纪念礼丝巾充分融合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这说明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①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错误;纪念礼丝巾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这说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正确;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作为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重要的欢迎活动,一台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9月4日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上演。经济峰会辅以文化盛宴,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引起巨大反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p><p>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p><p>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p><p>③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p><p>④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最忆是杭州》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引起巨大反响,这说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①正确;经济峰会辅以文化盛宴,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技术促进文化发展,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能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p><p>A.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p><p>B. 中华文化底蕴厚重</p><p>C.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p><p>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干中的差异,不能说两岸文化同根同源,A不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题干中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的称呼是有所区别的,说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即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p><p>A. 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p><p>C.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 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教育的基本功能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中小学把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表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故入选。C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而不是教育,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文化的传承,而不是强调文化的交流融合,故排除。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到实地去看了,呆过了,对当地会有更真实的感受,或许还会改变原先的印象。美国媒体的一项调査显示,到中国留学过的美国学生,近八成的人对中国的印象比没去之前更加正面。有美国留学生建议身边的人,“一定要用开放 的眼光和平等的视角去中国看一看”。对材料信息概括准确的</p><p>①文化融合,巩固中美合作的基础</p><p>②文化互鉴,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p><p>③文化交流,架起人民友好的桥梁</p><p>④文化沟通,减少误解和纠正认识偏见</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中美文化的融合,①不选;材料也没有体现中美文化互相借鉴,②不选;“一定要用开放的眼光和平等的视角去中国看一看”说明文化交流,有利于架起人民友好的桥梁,③正确;“到中国留学过的美国学生,近八成的人对中国的印象比没去之前更加正面”说明文化沟通能减少误解和纠正认识偏见,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5年12月16-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倡,以互联网时代为契机,以文化为载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携手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①各美其美要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②美人之美要求推动文化继承焕发新的生命力</p><p>③美美与共需求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推动文化成果的共享</p><p>④携手推动需要发挥大众传媒传递、共享、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美人之美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推动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没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故排除。题肢①③理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p><p>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p><p> </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2分)</p><p>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2分)</p><p>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p><p>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公民昂扬向上的品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分)</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背景来考查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好此题首先要把握知识范围文化与生活,是课本第一单元的内容,包括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两课内容。然后分析材料和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健康的文化,所以可以把问题转化为践行先进文化的必要性,我们就可以想到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作用要全面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个人的影响。组织答案要把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p><p>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成功研制青蒿素药品对我们的启示。</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启示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②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启示我们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p><p>③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有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p><p>【解析】本题以屠呦呦团队成功研制青蒿素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需要紧密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捕捉答案的相关要素。结合材料,考生可从“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 ”说明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说明我们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启示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等角度展开回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