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一中、杨村一中、静海一中等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某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对讲解员进行考核,上表呈现的考核</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7e51d24c/SYS201801021859489871812773_ST/SYS201801021859489871812773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要求讲解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p><p>②展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p><p>③说明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p><p>④有助于通过讲解让世界文化遗产地更好地为观众服务</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及图表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况出图示及图表反映出的全部经济信息。上表呈现的考核要求讲解员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这样做有助于通过讲解让世界文化遗产地更好地为观众服务,①④适合题意;本题是文化遗产的作用,②不适合题意;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4日晚, 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亿是杭州》在西子湖畔震撼上演。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入,中外名曲《春江花月夜》与《月光》合奏,《高山流水》共《天鹅湖》起舞……在交响乐的伴奏下,灯光、音乐、舞蹈、实景相互交织在一起,亭台楼阁、挢梁、荷塘等鲜明的中国元素,笫一次在室外水上表演,结合新的全息投影技术,诠释“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晚会主题。美轮美奂、诗情画意的场景再次令世界震撼,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都拿着手机拍照留念。</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的知识,分析“最忆是杭州”晚会的成功举办对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的启示?</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做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②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赋予中国文化更丰富的特色与内涵;③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④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重视文化内容、形式、表演方式的创新;⑤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勇于担当,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p><p>【解析】本题以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亿是杭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创新、文化自觉和自信等知识点,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文化生活”有关的知识,设问指向“最忆是杭州”晚会的成功举办对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的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要依据材料明确或猜测设问知识指向,把握知识指向可以通过材料中关键词,或者材料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解答时把握关键信息,调动运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知识进行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 2016年12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p><p>材料一 时代在变,情理不变。像“家和万事兴”“孝老爱亲”“克勤克俭”这样极富哲理的“老理儿”,是我们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不可或缺的价值坐标。传统与现代一脉相承,国家与家庭同声相应,把传统家庭美德的“老理儿”发扬好,方能“理”至而“脉”顺,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p><p>材料二 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就是对时代美德的汇聚和提炼,也是在全社会范围的一次正能量传播。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生活、崇尚节俭……300个全国文明家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释了新时代家庭文明风尚和家风文化,以他们为榜样和标杆,激励广大家庭崇德尚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我们就一定能唤醒文明建设的家庭力量,以丰厚的道义力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分析如何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p><p>(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开展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时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我们要认真学习传统家庭美德,把握其精神实质;②传统文化的内涵又能因时而变,故要传统的家庭美德注入时代精神;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继承传统家庭美德的同时,根据当今实际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p>(2)①评选表彰活动,是对时代美德的汇聚和提炼,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②文明家庭的良好风尚和家风,激励广大家庭崇德向善,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典范作用;③文明家庭能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④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有利于深化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⑤评选表彰活动能够激励人们见贤思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p><p>【解析】本题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传统文化的特点、双重作用、对待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2)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设问指向开展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的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可以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建设文化强国、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分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