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火星科学家认为古代火星上有液态水流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太阳热度的不断降低,火星是如何保持水不冻结还是液态水呢? 研究者认为是较厚的二氧化碳层帮助古代火星表面保温。但是2017年的最新探测数据表明,大约35亿年前,火星上的二氧化碳稀少,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温室效应来解冻水冰。材料表明</p><p>①追求真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 ②新的认识往往需要推翻原有的真理</p><p>③认识的不断发展决定着实践要不断深入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2017年的最新探测数据表明,大约35亿年前,火星上的二氧化碳稀少,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温室效应来解冻水冰。这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④适合题意;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②是错误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p><p>材料二 “儒家思想吧”上,网友们关于儒家思想的节选:</p><p>网友甲: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相结合带有愚昧的色彩,不适合当今的时代。</p><p>网友乙: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的各种思想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与时迁移、应物变化,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p><p>网友丙:儒家将女子与小人并列来对待。古代儒家提倡男人做君子,不做小人,将女子和小人并列,有低看之意,所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p><p>网友丁:儒家思想正视文明的多样性,不是消除文明之间的差异,而是提倡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儒家这种“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的思想。为解决世界文化冲突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p><p>材料三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遵循“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原则,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要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遵循“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原则,通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要遵循“依法依规,保护权益” 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通过科学界定守信和失信行为,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异议申诉机制等,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逐步营造诚信社会环境;遵循“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重点领域失信问题,鼓励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创新示范,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p><p>(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p><p>(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网友对儒家思想有不同的看法。</p><p>(3)结合材料三,运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十四节气”是基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客观实际探索而形成的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二十四节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民生活的体现</p><p>(2)①实践决定认识,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经历的不同导致了对儒家思想有不同的看法认识。②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就会对儒家思想产生不同的认识。③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儒家思想体系复杂,内涵丰富,不能全面理解其内涵和精髓,就会产生抓住儒家思想的某一种细节而下结论的现象,从而形成不同的看法。</p><p> (3)①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求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应从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两方面着手。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参与,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要通过科学界定守信和失信行为,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异议申诉机制等的积累,逐步营造诚信社会环境。</p><p>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失信问题,逐步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p><p>【解析】此题以“二十四节气”、儒家思想、诚信作为话题,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联系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主次矛盾等相关知识。</p><p>(1)此题主要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设问范围和角度,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此题考查范围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题型为原因类。然后回顾课本知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为两层,一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最后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是基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客观实际探索而形成的,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二十四节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为全国所采用,其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造福人民,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p><p>(2)题目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每个人经历的实践各不相同,便得到了不同的认识,对儒家文化有着不同的见解。②各个网友之所以对儒家文化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就在于每个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从而对同一客观事物产生了不同的认识。③网友甲和网友丙在阐释儒家文化的弊端时,所列举的例子都十分具体化,“与封建统治相结合”“对女性的低看”虽然都是儒家文化的特点,但并不是主要特征,以此为例来论证儒家文化的内涵,太过极端,这表明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儒家思想体系复杂,内涵丰富,不能全面理解其内涵与精髓,就会产生抓住儒家思想的某一细节而下结论的现象,从而形成不同的看法。</p><p>(3)此题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联系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主次矛盾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题;设问要求分析我国如何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①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求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应从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两方面着手。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参与,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要通过科学界定守信和失信行为,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异议申诉机制等的积累,逐步营造诚信社会环境。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失信问题,逐步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