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近日,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城热点问题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同步推出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 )</p><p>①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p><p>②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p><p>③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p><p>④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公民的监督权得到真正的发挥和行使,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①与题意不符;借助网络反腐,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②适合题意;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为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途径,③适合题意;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有利于监督权力的行使,但不能“确保”,④过于绝对,排除;故该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务院指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可采取多种手段。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措施的有( )</p><p>①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执照,推广高新技术</p><p>②加大财政技改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p><p>③建立生物医药企业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发展</p><p>④制定《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推动行业发展</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干强调“经济措施”,题肢①“颁发营业执照”、题肢③“建立行业标准”都属于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与题意不符;题肢②制定财政政策,题肢④制定经济计划,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措施,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问题。</p><p>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竞争和利益杠杆的作用,调节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早晨喝杯三聚氰氨牛奶,来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中午用地沟油炒盘黄膳,再加一盘添加瘦肉精的火腿,喝上两杯甲醇白酒.如今的食品添加剂和有毒金属太多,据说中国人倒在地上拍扁了是一张元素周期表。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往往是某些经营者追金逐利,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的结果。 </p><p>有同学据此认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市场惹的祸。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缺陷。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的发生,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社会安定。因此,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②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反映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该观点又是不科学的。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④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切实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p><p>【解析】本题以我国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观点: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市场惹的祸。评析类主观题类似于传统的辨析题,不过,辨析题侧重于正误判断和原因分析,注重正反两种观点的对照,而评析类主观题则弱化了这一方面,侧重于对问题或现象本身的评判。故本题通过对观点的审读,。从市场调节自身的弊端说明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后,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角度说明,该观点又是不科学的。第三,分别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以及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的角度说出具体的做法。</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2016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2周年。20多年来,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据有关材料统计,我国网民已达两亿多,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许多网民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p><p>材料二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论坛、博客表达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网络问政”渐渐成中国民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途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民意。</p><p>材料三 一位网友说:“网络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各种言论都有其表达空间。然而,自由不能滥用,激辩只能指向净化。对微力量正视而不回避,善用而不滥用,方能体现泱泱大国的智慧与气度。”</p><p>(1)网民在网上反映真情、说实话,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种做法体现了公民行使哪些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有何意义?</p><p>(2)结合材料一和二,试分析网民参与“网络问政”的政治生活依据。</p><p>(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敢于讲真情、说实话,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p><p>②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参与“网络问政”,是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p><p>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参与“网络问政”,是国家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尊重,说明公民政治权利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实现。</p><p>③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p><p>④公民参与“网络问政”,可以促进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有利于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谐。</p><p>(3)①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公民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的承担者。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p><p>②坚持国家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切实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p><p>②公民要在党的领导下,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p><p>【解析】本题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通过让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体现了重点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其设置比较科学。总的来看考查的是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本题包含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从整体来看,难度不大。首先,第一个问题考生只需要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答出公民行使了言论自由的权利,并且表明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即可。第二个问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二,试分析网民参与“网络问政”的政治生活依据。依据类材料题通常考查考生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常见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故解答本题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第三,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第三个问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这个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回顾与运用能力。考生只需要回答出: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国家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有序的政治参与即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问题。</p><p>材料 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p><p>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31.对消费者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p><p>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p><p>【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即对消费的影响和对生产的影响。从对消费的角度而言,考生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心理等方面分析即可;对生产的影响,考生回答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