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气者,理之依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是</p><p>A. 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p><p>B. 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p><p>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p><p>D. 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由此可见,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来作出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p><p>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p><p>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p>D. 预言最终都能实现</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这种观点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符合题意,B是错误的;C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p><p>A. 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p><p>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p><p>C.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p><p>D. 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前者不是强调客观条件,而是强调“天意”这种客观精神,后者不是强调主观条件,而是强调人的主观意志,A项错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死生”“富贵”都是由“天”决定的,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万物皆备于我”强调万物都以我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故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B项正确;前者不是唯物主义观点,C项错误;后者不是强调意识反映物质,是强调意识决定物质,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三者的共同点在于( )</p><p>都认为物质依赖于意识 ②都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p><p>③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④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三种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不是物质依赖于意识,①错误;三者基本形态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②③正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没有科学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证实“菲莱”号登陆器在降落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检测到了含碳有机分子。科学家还表示,“菲莱”的传感器在穿过了10至20厘米厚的灰尘之后,触碰到了一层像冰一样坚硬的物质,这显示了登陆的彗星表面并不像人们先前认为的那样柔软。这一成果再次印证</p><p>①世界统一于物质 </p><p>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p><p>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p><p>④认识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证明了彗星表面并不像人们先前认为的那样柔软,这一成果再次印证世界统一于物质,认识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故①④表述正确入选。②选项错误,唯心主义只是在回答世界的本源的问题上是错误的。③选项与题意无关。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埃及金字塔上的这段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p><p>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p><p>B.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p><p>C. 主观唯心主义</p><p>D. 客观唯心主义</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这是把“神”的意志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是指</p><p>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p><p>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p><p>C.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p><p>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上,思维与存在是绝对对立的,故“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是指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项正确;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并不是指思维与存在的绝对对立,A项不选;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并不是指思维与存在的对立问题,C项不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包括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包含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故不是指思维与存在的对立问题,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于过去在片面发展观指导下,片面追求GDP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战略思想。这说明</p><p>A.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p><p>B. 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p><p>C.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D. 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的科学</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A项错误;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战略思想正确反映了我国现今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这说明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B项正确;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项不选;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的科学说法绝对,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被局部发现。这表明</p><p>A. 现象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p><p>B. 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的全面进步</p><p>C.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p><p>D. 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借助于科学实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不断发现和认识,进一步佐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C正确;现象是现实的反映,本质上是客观的,A说法错误;B、D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道口村农民将野生芦苇资源变废为宝,在对芦苇经过一定处理后,编织成苇箔、苇帘、苇席等芦苇制品,深受市场青睐。从哲学上看,农民对野生芦苇资源进行处理,编织成芦苇制品,其首要前提是</p><p>A. 肯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p><p>B. 承认自然物的形态是可以改变的</p><p>C. 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p><p>D. 掌握熟练的编织技术</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农民对野生芦苇资源进行处理,编织成芦苇制品,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其首要前提是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C项正确;A、B项均不是前提;D项不属于哲学观点。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p><p>A.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p><p>B. 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p>C.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p>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表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项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的产生发展过程,C项不选;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观点错误,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p><p>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p><p>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指鹿为马”体现的是唯心主义思想,“乐极生悲”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二者没有体现“两个对子”中的对立,①不选;“形谢神灭”体现的是唯物主义思想,“理生万物”体现的是唯心主义思想,二者体现了“两个对子”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②正确;“盲人摸象”体现的是形而上学观点,“削足适履”体现的是唯心主义思想,二者没有体现“两个对子”中的对立,③不选;“沧海桑田”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断章取义”体现的是形而上学思想,二者体现了“两个对子”中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24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导的学术论文《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的重新界定》,宣告病毒圈新增1 445种RNA病毒。材料表明</p><p>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p><p>②哲学与具体科学具有一致性 </p><p>③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 </p><p>④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材料中,“《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导的学术论文《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的重新界定》,宣告病毒圈新增1445种RNA病毒”,这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故③④正确;题肢①②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科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以求诸哲学。”对此,正确的理解是</p><p>①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p><p>③哲学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 ④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p><p>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相关知识。①不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但题干是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②符合题意,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③说法错误,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不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④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位美国高官说:“当今世界,没有美国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为了证明美国人领导世界的才能,他们摧毁了支持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把“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推翻,主导了中东和平进程,干涉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现在又现身叙利亚,支持国内的反对派,制造内乱……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得出“社会的发展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结论。这种观点</p><p>A. 是不可知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p><p>B. 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p><p>C. 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p><p>D. 是一种唯心主义自然观</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解析:“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否认了社会的客观性,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p><p>A.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p><p>B. 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p><p>C. 所有有形的物体</p><p>D. 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解析: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例外论”在19世纪中叶引导了美国在美洲大陆的扩张,19世纪末在美国变得强大起来之后又引导美国走向帝国主义,在二战后又引导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由于这一思想根深蒂固,美国人总是强调,美国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要“担当世界的领导”,而不是谋求世界霸权。从哲学角度看,美国人的言行说明(   )</p><p>①世界观决定并体现着方法论 </p><p>②世界观是内容,方法论是形式</p><p>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p><p>④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材料中美国在霸权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各种行为以某得世界霸权,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选D;①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②错误,二者不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选D。</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r /> </p></td><td style="width:17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br /> </p></td><td style="width:181.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br /> </p></td></tr><tr><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br /> </p></td><td style="width:17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br />②主体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哲学家)<br />③特点: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有序、逻辑和完整的体系<br /> </p></td><td style="width:181.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人们把世界观形成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现出来就有了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r />②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br />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br /> </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p><p>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p><p>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p><p>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p><p>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A. ①②</p><p>B. ③④</p><p>C. ②④</p><p>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过上美好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 ①③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在参观“旗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主题展览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这要求我们</p><p>①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支配社会的发展 </p><p>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p><p>③做事情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出发 </p><p>④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作为行动指南</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用理论“支配”社会发展的观点是错误的,①不选;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②正确;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等主观认识出发,③错误;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这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作为行动指南,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积分是一种用运动的观念看待问题的数学思想。从微积分的诞生到今天的发展,都充分印证了唯物主义方法论和极限层次的思想,且微积分反映出的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等思想也正是哲学中三大辩证法的体现。由此可见</p><p>A. 其他学科思想方法充实和发展了哲学思想</p><p>B. 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蕴含在哲学思想之中</p><p>C. 哲学思想是其他学科知识发展的最高归宿</p><p>D. 科学的哲学能够被其他学科知识证明</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微积分的诞生到今天的发展,都充分印证了唯物主义方法论等哲学思想的正确性,这说明科学的哲学能够被其他学科知识证明,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其他学科思想方法充实和发展了哲学思想,A项不选;哲学思想是对其他学科思想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并不是蕴含了其他学科思想,B项不选;哲学思想是其他学科知识发展的最高归宿观点错误,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之间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p><p>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B.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p><p>C.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p><p>D.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观点正确,A项不选;世界观人人都有,不一定要学习哲学才有,B项错误,应选;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正确,C项不选;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D项正确,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与此观点属同一种哲学派别的是</p><p>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B. 气者,理之依也</p><p>C. 物是观念的集合</p><p>D.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题干中“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个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道德行为准则,未能体现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B与题意不符,“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正确,“物是观念的集合”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与题意不符,“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陆九渊,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心学的开创者,以其著名观点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奠定了他在中国甚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地位。陆九渊的这一观点</p><p>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存在就是被感知”义同 </p><p>②主张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有其积极作用 </p><p>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心外无物”含义一致 </p><p>④属于唯心主义,没有任何积极意义</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陆九渊把“心”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这与“存在就是被感知”义同,故选项①符合题意;选项②符合题意,唯心主义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其主张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选项③说法错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不是客观唯心主义,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唯心主义有其积极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主要得益于</p><p>A. 它是无产阶级的强大精神武器</p><p>B. 它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p><p>C. 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p><p>D. 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故D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 )</p><p>A. 人要去学会主宰自然界 B. 只有发挥人的智慧,才能改变自然界</p><p>C. 认识和改变世界,需要发挥人的智慧 D.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说明了哲学的产生于人们改变自然的活动中,即人类的实践活动,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从整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p><p>A. 主观唯心主义</p><p>B. 客观唯心主义</p><p>C. 形而上学</p><p>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在京召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出版座谈会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集中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理论素养、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p><p>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B.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p>C. 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p><p>D. 哲学社会科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p><p>培根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p><p>恩格斯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p>(1)以上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p><p>(2)恩格斯所说的“物质”与其他两种观点的“物质”有何不同?</p><p>(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的概念是怎样的?它的唯一特性是什么?</p><p> </p></div></div>
<div><p>【答案】(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p><p>(2)恩格斯所说的“物质”揭示的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而《尚书·洪范》和培根所讲的“物质”实际上是物质的某些具体形态。</p><p>(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p>【解析】本题以一些精典观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概念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1)以上观点分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p><p>(2)恩格斯所说的“物质”揭示的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而《尚书·洪范》和培根所讲的“物质”实际上是物质的某些具体形态。</p><p>(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p><p> 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p><p> 评析乔治·贝克莱的观点。</p><p> </p></div></div>
<div><p>【答案】(1)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p><p>【解析】本题以乔治·贝克莱的观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主观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观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再对这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介绍进而说明它是错误的观点。接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批驳,说明如何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