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14:31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处处有哲学,近年来出现的下列流行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p><p>①接地气——————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p><p>②新常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相统一</p><p>③也是蛮拼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p><p>④拿得起,放得下———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促进作用</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接地气主要指从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项对应错误;②③项对应正确;拿得起,放得下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项对应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江西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调查统计显示,预计“十三五”期间,江西平均每年将多出生约13万人,到2020年预计总人口将会达到4800万人,符合江西中长期规划的总人口预期。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lt;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gt;的决定》。新修改《条例》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明确了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二女户家庭可以继续享受有关奖励扶持政策的同时,新增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可以获得计划生育奖励金的有关规定。上述材料从方法论看  </p><p>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p><p>②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p><p>③坚持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p><p>④坚持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江西能够根据省情及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从方法论上看,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①②项符合题意要求;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是世界观而不是方法论,③项与题意不符;坚持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法错误,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应适应客观,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布朗目瞪口呆的原因,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p><p>A. 否认了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p><p>B. 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p><p>C. 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p><p>D. 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布朗目瞪口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广告商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D项符合题意;观点承认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A项说法与题意不符;观点强调运动的绝对性,但并没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项错误;该观点没有体现物质运动的规律性,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创作贵州字标时(如下图),他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茅台和黄果树瀑布,所以特意把贵字做成酒杯,融入苗族银饰和牛角,色彩则运用渐变表现贵州的多彩和神秘。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a2d98ab9/SYS201801022021151846936493_ST/SYS201801022021151846936493_ST.001.png" width="173"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意识反映的对象</p><p>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p><p>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p><p>④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们能够根据客观存在的事物特征,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动地反映事物,不仅能够反映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③项符合题意;②项在题意中没有体现;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机能,物质器官,不是源泉。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认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说明(  )</p><p>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p><p>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④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的话说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不是运动离不开物质,而是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①不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下列关于两者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有</p><p>①两者的分歧主要受客体变化的复杂性制约</p><p>②两者存在的分歧表明人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p><p>③两者观点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p><p>④两者根本分歧在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面对同一客体,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这就是认识的主体差异性特征。上述两者根本分歧在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②④项与题意相符;①③项题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C。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是</p><p>①根系沃土      ②滴水穿石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p><p>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④→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产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滴水穿石”是指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征,“根系沃土”是说明一切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犬吠非主”是说明一切动物都具有感觉的能力,“敬德保民”体现了人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边漫画表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a2d98ab9/SYS201801022021157784325067_ST/SYS201801022021157784325067_ST.001.png" width="391"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世界统一于物质性</p><p>B. 存在决定思维</p><p>C. 思维反作用于存在</p><p>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形象地说明了人的内心需求是由他所处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即存在决定思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从事其他活动。B项符合题意;A项是物质主义的根本观点,但与漫画寓意不符;CD项均与题意要求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远千里迢迢奔赴敦煌,就可以身临其境感受拥有1 500年历史的洞窟艺术。2015年9月10日,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设置的“科技探索”环节,让与会者体验了高科技版的“凡尘净土莫高窟”。走进球形放映室,3D投影画面在穹顶和四周铺展开,色彩斑斓的壁画扑面而来。该穹顶是利用投影打造浸入式体验,采用容积扫描技术,以3D形式再现了敦煌珍贵的艺术作品。材料表明</p><p>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p><p>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p><p>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认识世界的前提</p><p>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为了让敦煌艺术再现,人们利用投影打造浸入式体验,采用容积扫描技术,以3D形式再现了敦煌珍贵的艺术作品。让与会者体验了高科技版的“凡尘净土莫高窟”。表明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的选择性和主动的创造性,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①②项符合题意;正确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③项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认识世界的前提,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南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昌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一些路段的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对市民的出行造成了不小影响。为此,南昌市委市政府围绕奋力实现“四个强起来”的目标加快轨道交通和“十纵十横”快速路网的建设,形成我市轨道交通、过江通道,路网建设齐头并进、衔接融合,路网四方、地铁双城的综合运输体系。这体现了</p><p>①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提出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行动依据  </p><p>②在认识和改造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统一</p><p>③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城市交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p><p>④人们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决定着城市交通发展收到效果的程度</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 ④    D. ③ 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南昌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交通实际情况做出决策,体现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道理。①③项符合题意;城市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②项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也决定着城市交通发展收到效果的程度。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既可以看成是一个萨克斯手,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美女。这表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72dbb8f8/SYS201801021915110400860002_ST/SYS201801021915110400860002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根源于物质</p><p>B.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p><p>C.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p><p>D. 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意强调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C项符合题意;AD项不符合题意;认识结果是由实践决定的,B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于改革开放的现实,认真研究文化发展的内在趋势,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实现社会公平。</p><p>请结合材料,说明《意见》中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要从基本国情出发;</p><p>②意识对于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科学规划。</p><p>③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创新文化发展模式。</p><p>【解析】本题要求请结合材料,说明《意见》中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p><p>这类题一定要认真研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有效信息,对应相关知识点。切记答案在材料中找,不要到课本中找。</p><p>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要从基本国情出发,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科学规划。体现了意识对于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创新文化发展模式。体现了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道理。</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p><p>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p><p>白居易和陈与义的古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白居易的诗: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并且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若回答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也可)</p><p>(2)陈与义的诗:大意是,“静”是运动中的“静”,并不是“不动”;“动”中存在相对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解析】本题要求分析古诗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这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古诗词功底,也要求学生对基本哲学原理有深刻的理解,体现了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试题考查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p><p>“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说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指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云不动”是指事物是相对静止的,“云与我俱动”是指事物是绝对运动的,这包含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的观点。考生结合以上分析具体作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青睐海外网上购物的“海淘族”越来越多。扩大内需,既要开掘潜在消费力,也要留住现实消费力。从文化历史中不断探寻品牌价值,并结合精细的做工,是欧美国家奢侈品遵循的创新之道,也是中国奢侈品牌的软肋所在。乔布斯的经营哲学是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员工像时代艺术品一样对待每一款产品,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融入其中。</p><p>请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解读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员工把生产的每一款产品都看作是艺术品,而不是普通的产品,这样的生产势必计划周密,过程专注,工艺精益求精。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员工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主动创造而不是机械复制的过程,就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而使每一款产品具有艺术特性。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工匠精神”造就了瑞士钟表业的经久辉煌。</p><p>【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基本观点理解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从意识的能动作用三个方面来解答,并结合材料来归纳总结答案。员工把生产的每一款产品都看作是艺术品,而不是普通的产品,这样的生产势必计划周密,过程专注,工艺精益求精体现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员工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主动创造而不是机械复制的过程,就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而使每一款产品具有艺术特性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工匠精神”造就了瑞士钟表业的经久辉煌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