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0月月考政治(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p><p>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③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长 ④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肯定中实现飞跃</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长,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旧事物却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事物发展的途径问题,②项与题意不符;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中实现飞跃,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p><p>A.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B. 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p><p>C.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斗争性 D. 追求物质满足还是精神满足</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其他选项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真理的表述正确的有</p><p>①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真理性的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②真理是相对的,真理以谬误为基础 </p><p>③真理是绝对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没有阶级性 ④真理性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p><p>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真理性的认识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①错误;真理并不以谬误为基础,②不选;真理是绝对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没有阶级性,③正确;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春节长假期间,《中国“互联网红包”大数据报告》显示,互联网红包在城市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已接近九成。对此,有人认为手机“抢红包”冲淡了传统年味儿;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式是创意新年味儿。人们对“抢红包”的不同看法 </p><p>①是人们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共同的客观基础<br />②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p><p>③说明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r />④面对同一客观事物,真理不会是唯一的</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们对“抢红包”的不同看法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是主观思维的产物,①不选;人们对“抢红包”的看法不同,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②正确;人们对“抢红包”的不同看法是人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正确;面对同一客观事物,真理是唯一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成为支撑京津翼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基点,有力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一幅“南深圳、东埔东、北雄安”的开放发展宏图已跃然纸上,对于优化全国城市发展总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雄安新区的设立</p><p>①说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把握了事物的主要矛盾</p><p>③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④说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雄安新区将成为支撑京津翼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基点,一幅“南深圳、东埔东、北雄安”的开放发展宏图已跃然纸上,对于优化全国城市发展总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说明了雄安新区的设立把握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②③项符合题意;雄安新区的设立说明人们可以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①项说法错误;只有当部分以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关系,正确的是</p><p>A. 世界观体现方法论,方法论决定世界观</p><p>B. 方法论人人皆有,世界观只有哲学家才有</p><p>C.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p><p>D.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项错误;世界观人人都有,不是只有哲学家才有,B项错误;C选项只是强调了方法论,没有说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不符题意;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指出: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已不能很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实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从3加2到3加x,再到7选3,改革要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它绝不是推倒重来,而是继承性、渐进性的推进。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教育体制改革</p><p>A.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p><p>B. 是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p><p>C. 是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p><p>D. 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教育体制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体现了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的规律,B项符合题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故A项错误;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生产关系的调整,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p>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及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战。或许我们无力改变“分离两地”的状态,也无必要重拾“几代同堂”的方式,但我们可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感受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告诉我们</p><p>①社会意识总与杜会存在的变化保持同步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始终具有促进作用</p><p>③社会意识的产生以社会存在为物质基础 ④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正是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才使得我们探索与父母相处的方式,我们可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感受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③④项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总是与杜会存在的变化保持同步。①项错误;社会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p><p>①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p><p>②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p><p>③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p><p>④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①不选;哲学并不是综合性科学,②错误;“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这说明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说明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从哲学上看,这是基于</p><p>①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p><p>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发展是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的统一</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稳中求进”的“稳”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进”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故稳中求进的方法论是基于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正确;稳中求进,不急于求成,这是基于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要想发生质变必然经过量的积累,②正确;稳中求进不是基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不选;事物发展是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的统一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20年前后,我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造空间站。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 )</p><p>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p><p>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④哲学和实践的关系</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p><p>A. 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p><p>B. 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意识</p><p>C. 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p>D. 源自人们的主观想法</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这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适合题意;A、B、D均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适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固有的根本属性是________。</p><p>A. 主观能动性 运动 B. 相对独立性 联系</p><p>C. 客观实在性 联系 D. 客观实在性 运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物质没有主观能动性,A项错误;物质没有相对独立性,联系也不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C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发展顺序的是( )</p><p>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p><p>③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处更无他物</p><p>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p><p>A. ①一②一③ B. ②一①一④ C. ③一①一④ D. ④一②一①</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选项①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等同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和分子,这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选项②不符合题意,“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排除;选项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选项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由此可见,正确的传导顺序为③——①——④,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p><p>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p><p>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启示我们,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世纪70年代以前,疟疾肆虐,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试验,屠呦呦和课题组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虐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是,后续的实现结果显示抑制率只有12%-40%。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终于在青蒿鲜汁里发现了青蒿素。从12%到100%,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p><p>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历程。</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青蒿素的发明是多次试验的结果体现了该原理。</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疟疾肆虐,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给医学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p><p>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屠呦呦和另一名科学家亲身尝试新药并证明其疗效,说明了这一点。</p><p>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发明新药就是为了治病救人,体现了这一点。</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历程,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p><p>分析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历程,属于分析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题型:辨析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克服又保留</p><p>【解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p></div>
题型:辨析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规律的客观性和_____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p><p> </p></div></div>
<div><p>【答案】普遍性</p><p>【解析】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p></div>
题型:辨析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连线题。请将左侧原理内容与右侧对应的方法论连线。</p><p>联系具有普遍性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 </p><p>联系具有多样性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 </p><p>矛盾具有特殊性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p> </p></div></div>
<div><p>【答案】略。</p><p>【解析】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者应该相连;联系具有多样性,因此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二者应该相连;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者应该相连。</p></div>
题型:辨析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__________,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 </p></div></div>
<div><p>【答案】物质决定意识</p><p>【解析】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