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政治(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社会热点的变化,“反腐”、“新常态”、“萌萌哒”、“依法治国”、“暖男”等热词成为近年国内流行语。这表明</p><p>A. 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p><p>B. 社会意识仍具有相对独立性</p><p>C.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p><p>D. 客观与主观具体历史的统一</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随着社会热点的变化,“反腐”、“新常态”、“萌萌哒”、“依法治国”、“暖男”等热词成为近年国内流行语,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C符合题意;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A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B不符合题意;主观与客观做到具体历史的统一,D说法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p><p>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p><p>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p><p>③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 </p><p>④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①②适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中国制造业这一奋斗历程表明( )</p><p>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p><p>③事物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④选项表述错误,应该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奋斗历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兰亭亭山谷,夏荷冉冉池塘,秋菊凌霜怒放,寒梅傲雪飘香。”下列诗句中与这首诗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p><p>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p><p>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C.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p><p>D.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春兰亭亭山谷,夏荷冉冉池塘,秋菊凌霜怒放,寒梅傲雪飘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C不符题意。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警句中能体现抓住主要矛盾的是</p><p>①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p><p>③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④自高必危,自满必溢</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①③适合题意;②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实践,不适合题意;④是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功者说:“再美丽的石头,不经过锲而不舍的精心雕琢,也成就不了伟大的艺术品,不管放多久,都还将是一块石头”。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p><p>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p><p>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变化是螺旋式上升</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只有经过经过锲而不舍的精心雕琢,才能成就伟大的艺术品,这体现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故选项②正确。只有经过打磨,才能成为艺术品,体现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③正确。选项①说法错误,因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故排除。选项④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一个在沧海中失掉了笑的人,绝不能做任何事情。只有能笑、会笑、敢笑,才能阔步前进,创建宏伟的事业。”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p><p>A. 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p><p>B. 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p><p>C. 自信就能实现人生价值</p><p>D. 心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只有能笑、会笑、敢笑,才能阔步前进,创建宏伟的事业,强调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故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故A不符合题意;C夸大了自信的作用,观点错误,故排除;D夸大了心态的作用,观点错误,故排除。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启示我们(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6470af19/SYS201801021829390390897474_ST/SYS201801021829390390897474_ST.001.png" width="186"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p><p>B. 应该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p><p>C. 必须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p><p>D. 要敢于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上述漫画中右侧的人之所以成为速度最快的人,在于他不墨守成规,敢于 把方形的物体改造成圆形,启示我们要敢于创新,故选项A正确。选项B和选项C不符合漫画寓意,故排除。 选项D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最诱人处最危险》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e5042bc6/SYS201801021931441740536141_ST/SYS201801021931441740536141_ST.001.png" width="251"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重视量的积累,防止事物相互转化</p><p>B. 要全面看问题,注意事物的两面性</p><p>C. 尊重客观规律,与时倶进、实事求是</p><p>D. 坚持群众观点,作出正确价值选择</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含义。漫画《最诱人处最危险》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启示我们要全面看问题,注意事物的两面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与漫画寓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如今,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网络在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不少的烦恼。这说明 </p><p>①利和弊是一切事物矛盾双方的两个基本方面 </p><p>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 </p><p>③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p><p>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错误,不是任何事物都包含利与弊两个方面。②选项错误,与题意无关。题目中,现如今,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网络在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不少的烦恼。这说明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故③④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继全球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之后不久,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首飞成功。技术的不断进步,说明事物的发展是</p><p>A. 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p><p>B. 往往是一帆风顺的</p><p>C. 是事物内部辩证否定的过程</p><p>D. 对旧事物的全盘肯定</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自身辩证否定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AD项错误;事物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B项错误; 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新旧事物的关系,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实现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是</p><p>A. 辩证的否定 B. 量的积累 C. 实事求是 D. 质的飞跃</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被肯定。当否定方面上升为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因此辩证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的矛盾而进行的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由此可见,促使旧事物灭亡、实现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是辩证的否定,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p><p>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p><p>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C. 矛盾的普遍性</p><p>D.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A项正确;B、C、D项均不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71f38c70/SYS201801021930518593864226_ST/SYS201801021930518593864226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p>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p><p>③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p><p>④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②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③错误;漫画“潜能因对手而发掘,速度因对手而提升”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空杯心态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这表明( )</p><p>A.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p><p>B. 发展的实质是“扬弃”</p><p>C. 个人心态决定自我发展程度</p><p>D.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材料中“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就是辩证的否定自己的表现,是促进自己发展的表现,选D。A和B表述正确,与题意无关;C错误,个人心态不会决定自我发展,只会影响。</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微信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也给我们各种困扰。我们可能面对想退又不易退的微信群,接受垃圾信息轰炸的烦扰,忍耐朋友圈里鸡汤养生的腻歪,迎接不当价值取向的熏陶。注意力被微信撕碎了,思想被微信污染了……由此,有人认为应该“远离微信”。 </p><p>请运用矛盾观对“远离微信”的观点加以批驳。</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微信对人们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我们不能因为其消极影响而远离微信。</p><p>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我们应看到微信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消极作用是次要方面,不应远离微信。</p><p>【解析】本题请考生运用矛盾观对“远离微信”的观点加以批驳,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矛盾观,问题指向是对“远离微信”的观点加以批驳,既然是批驳,表明“远离微信”的观点是错误的,考生解答本题可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角度来对“远离微信”的观点加以批驳。</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须再接再厉,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p><p>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原因。</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习近平日前对食品安全工作中强调,要关切老百姓的期待,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体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原因。</p><p>主要围绕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说明理由。</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3日农业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后农村土地将由原有“两权分离”变为“三权分置”,形成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并行的格局。 </p><p>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现在顺应农民要保留自己的土地承包权,农民无论进二、三产业还是进城市,他还想给自己留个后路,同时他又有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所以这次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 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实践中日益成为常态,这是对农地产权制度再创新,提高农业产出效率,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其根本目的是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p><p>从“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角度说明,材料体现了创新的哪些社会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三权分置”对农地产权制度再创新提高农业产出效率,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促进了农业发展。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实践中日益成为常态,这是对农地产权制度再创新。</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从“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角度说明,材料体现了创新的哪些社会作用,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创新的社会作用,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等方面来分析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地区)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00多位代表,共聚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p><p>材料:本次大会上,网络主权引起广泛热议。网络主权不等同于政府网络控制,而是对国家管理网络权力的尊重。在全球网络治理过程中,“网络主权”会遭遇各种问题和挑战,但更多人相信,尊重网络主权将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进程。网络大国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携手探索,逐步建立“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网络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维护网络主权。</p><p>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谈谈你对维护网络主权的认识。</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网络主权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过程。</p><p>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网络主权的维护需要一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注重量的积累。世界各国逐步建立全球网络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维护网络主权。</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谈谈对维护网络主权的认识,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问题指向是谈谈对维护网络主权的认识,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发展的普遍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角度来谈谈对维护网络主权的认识。</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