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政治(文)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是 </p><p>①某公民把某地官员出国“考察”的行程表贴在网上 </p><p>②某教师因对教育局给予自己的行政处理不服而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③某市众多网民对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公交车票价格调整方案提出建议 </p><p>④某村民在村民大会上对本村的卫生整治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公民参与民主监督,行使监督权是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材料中①②项属于民主监督;③项属于民主决策,与题意不符;④项属于民主管理,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p><p>材料 当前,网络的虚拟性不仅导致很多不实信息广泛传播,混淆人们视听,也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充分利用,诬告陷害,以达到泄私愤的目的。“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只有一步之隔,如果没有正确使用和认识网络监督,就会相信一些不实消息,给当事人带来毁灭性的伤害,也让肇事者达到自己的目的。</p><p>结合材料,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公民应如何守住从“网络舆论”到“网络暴力”这一步之隔。</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公民在网络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同时,要切实履行维护网络秩序的义务。②公民在网络上公开发表意见,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③要敢于依法同“网络暴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对“网络暴力”实施监督。④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与责任意识,自觉抵制不实信息的广泛传播。</p><p>【解析】本题以“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的出现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等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设问指向公民应如何守住从“网络舆论”到“网络暴力”这一步之隔,属于措施类试题。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既要珍惜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也要自觉履行义务,有序的参与政治。公民参与政治应该遵循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的结合等原则;负责的行使权利。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