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11:29

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的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点缀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展现了我国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p><p>①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p><p>②群山冈峦、江河湖水也是一种文化 </p><p>③《千里江山图》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p><p>④《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社会实践的产物</p><p>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①颠倒了二者关系;群山冈峦、江河湖水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文化,②不选;《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数间民居、一弯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8517d9b6/SYS201801022037384744256243_ST/SYS201801022037384744256243_ST.001.png" width="480"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p><p>B. 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p><p>C. 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p><p>D. 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既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这充分说明了传统美德在今天仍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D项符合题意;文化传播的方式具有多样性,A项表述错误;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美德也应与时俱进,B项表述错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项表述不科学;故本题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集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于一身,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它与堆绣、泥塑等一起以“热贡艺术”的名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p><p>A. 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B. 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p><p>C. 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D. 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讲的是唐卡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故D选项表述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处理民族关系,故排除A、B选项,也未涉及民族文化的交流,故C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王朝更替,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p><p>A.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p><p>B.政治制度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p>C.政治制度更替是文艺工作者出现的必要条件</p><p>D.政治制度发生变化时,文化必然会经历发展创新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表明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每一次王朝更替,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政治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项正确;C项本身说法不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xa0;&#xa0; &#xa0;)</p><p>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p><p>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p><p>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p><p>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题中对联,“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群才奋起”,这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均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故排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此前,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要求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同时全面启动所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免费开放工作。这一措施将有利于</p><p>①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文化权益 ②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p><p>③进一步开拓文化市场       ④提高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公益性文化单位免费开放有利于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文化权益,①正确;公益性文化单位免费开放有利于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②正确;公益文化单位免费开放不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文化市场,开拓文化市场的不是公益性文化单位,③不选;这一措施有利于实现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不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望大陆》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p><p>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p><p>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p><p>C.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p><p>D.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并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没有涉及中华文化没有中断,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没有涉及不同民族的文化,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故入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八百里鄱湖波涛浩淼,两千年古邑人文圣地”,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庐陵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等都曾登上时代文化的高峰。在中部崛起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全省上下掀起了“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这一发展战略也要求加快文化发展的步伐。 </p><p>材料二: 1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办,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南昌大学硅衬底LED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七名外国科学家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科学技术奖旨在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p><p>(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p><p>(2)结合材料二,请你分析如何实现文化的发展创新。</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以重大影响。加快文化发展步伐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p><p>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p><p>③江西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体现,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点。</p><p>(2) ①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制度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的发展创新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p><p>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实践能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条件。</p><p>③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成出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将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有利于文化创新。</p><p>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有益成果,有利于文化创新。通过与国际科学家进行合作而取得突破体现了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⑤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文化的创新培养人才。</p><p>【解析】此题以江西省掀起“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作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等相关知识。</p><p>(1)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此题设问要求分析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体现类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考生围绕这些角度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p>(2)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实现文化的发展创新。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社会制度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成出新;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考生围绕这些角度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p><p>材料二: 2017年九江市文化局大力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打造“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魅力九江”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建设“书香九江”,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让更多的农村书屋与县乡图书馆(站)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开展农村电影放映“一村一月一场”任务,做好中小学爱国电影教育片的放映工作。推进文化志愿服务,继续实施“服务农民工——文化志愿服务行”等活动。 </p><p>(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性。</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p></div></div>
<div><p>【答案】(1)①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有利于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p>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p><p>③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各族人民向劳模学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p>④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p><p>(2)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p><p>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p>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p><p>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p><p>⑥关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p><p>【解析】此题以劳模精神和九江市系列文化活动作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措施等相关知识。</p><p>(1)此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此题要求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分析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性,属于意义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考生围绕这些角度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p>(2)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措施。此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设问要求分析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关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