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p><p>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p><p>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p><p>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p><p>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题揭示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②适合题意;③观点错误,排除;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70b7ba68/SYS201801022039488234260881_ST/SYS201801022039488234260881_ST.001.png" width="20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 B. 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p><p>C. 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 D. 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漫画中,该人虽然根据“亡羊补牢”的原则,对羊圈进行补救,但是他先行补救的是没有羊的羊圈,而有羊的羊圈却置之不理,说明了该人只是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问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p><p>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p><p>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p><p>④世界是物质的</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运动概念、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根据题意“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符合题意;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用变化发展的看问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体现了这一点,②符合题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③表述错误,排除;④正确指出了世界的本质,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p><p>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p><p>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p><p>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p><p>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文化离不开物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④适合题意;物质的东西可以脱离观念的东西而存在,①是错误的;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主席在发表2017年新年贺词时指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只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下列与习近平主席的这一讲话精神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是</p><p>①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p><p>②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p><p>③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p><p>④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撸起袖子加油干”均强调了实践第一性的观点。“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强调的是胸怀、理想的重要性,①不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强调了“为”即实践的重要性,符合实践第一性的观点,②正确;“事定犹须待阖棺”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题意不符,③不选;“不如亲手下地锄”强调了实践第一性的观点,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年俗之一。然而,在各地PM2. 5指数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使空气污染加剧。在年俗的坚守和环境的守护中取得平衡,过一个环保绿色的春节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2017年除夕夜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上述材料表明</p><p>①人们能够把握年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利联系</p><p>②传统习俗的继承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③观念的创新实现了坚守年俗和守护环境的平衡</p><p>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的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题干中“在年俗的坚守和环境的守护中取得平衡,过一个环保绿色的春节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这表明人们能够把握年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利联系,传统习俗的继承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①②正确;题肢③表述错误,实现坚守年俗和守护环境的平衡并不是观念的创新,而是实践的发展;人为事物联系是客观的,④表述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会给我们许多人生启示。《不倒翁,虽然不会摔倒,但也因此不会前进一步》的漫画讽刺了一些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8f748ed1/SYS201801021846150167373448_ST/SYS201801021846150167373448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因循守旧,不懂得人的意识的主动创造性</p><p>②怨天尤人,没有看到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p><p>③胆小怕事,不懂得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p><p>④悲观失望,没有看到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不懂得人可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规律,甘愿做“不倒翁”而固步不前,①正确;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②错误;漫画讽刺了一些人因害怕“跌倒”而固步不前,这是他们不懂得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中的曲折是难免的,③正确;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不是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国家标准委对酒后驾驶、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以l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依据)。由此图可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8f748ed1/SYS201801021846395333604367_ST/SYS201801021846395333604367_ST.001.png" width="446"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p><p>②事物的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的变化引起的</p><p>③要注重量的积累,做到防微杜渐</p><p>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中的图表是强调要防止过量饮酒,防止消极质变的发生,故“为质变创造条件”的提法不科学,①不选;事物的质变并不一定是由事物数量的变化引起的,速度、结构等的变化也可引起质变,②不选;材料中的图表表明要注重量的积累,做到防微杜渐,防止由酒后驾驶向醉酒驾驶转变,③正确;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由酒后驾驶变成了醉酒驾驶,这说明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封闭住宅小区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则需要我们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广街区制,逐步开放封闭住宅小区,实现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疏通城市道路“毛细血管”,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由此可见 </p><p>①调整事物的原有联系有利于实规整体最优目标</p><p>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 </p><p>③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需要改变事物原有的属性</p><p>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受客观条件限制</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属性,③④说法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中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上述材料表明</p><p>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p><p>②部分对整体功能具有决定作用</p><p>③要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序性 </p><p>④要立足发展需求建立新的具体联系</p><p>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体现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体现了要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序性,要立足于整体,选C;②错误,关键部分才对整体功能起到决定作用;④错误,我们建立新的联系要立足于实际,而不是立足于自身需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首小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p><p>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②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p><p>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曲折的</p><p>④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故①④符合题意,当入选;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③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与迂回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p><p>A.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p><p>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p><p>C.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p><p>D. 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进口”与“出口”是对立的,“进口”的难与“出口”的火爆又同时存在于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这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B项不选;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不利作用,但不能说不起作用,C项不选;正确的价值观并不能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高中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统一穿校服。学校管理者认为,统一服装,学生不再为每天穿什么服装而发愁,有效遏制物质时代学生攀比心理的生长和蔓延;学生小李却抱怨穿校服不能彰显个性、体现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下列观点有利于劝说小李穿校服的是</p><p>①重视矛盾的特殊性,每个学生着装应有自己的特点</p><p>②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学生着装应符合学生的身份</p><p>③重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学生着装决定了其素质和修养</p><p>④重视主要矛盾的解决,学生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设问要求找出有利于劝说小李穿校服的理由。题干中,学生小李却抱怨穿校服不能彰显个性、体现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他没有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学生着装应符合学生的身份;也没有重视主要矛盾的解决,学生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故②④正确;①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③表述错误,学生着装并不决定其素质和修养。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内某公司推出“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新模式,借助于线上APP和线下回收箱,通过环保理念宣传、垃圾分类指导和积分回馈体系,将降低垃圾分类回收门槛,引导和鼓励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定点投放,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有效解决垃圾围城和资源浪费问题。“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新模式,主要体现了</p><p>①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应善于把握联系存在和发展的条件</p><p>②事物的联系是可变的,人们可以依据创新观念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p><p>③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p><p>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须深刻把握事物自身固有的联系</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新模式,借助于线上APP和线下回收箱,通过环保理念宣传、垃圾分类指导和积分回馈体系,降低垃圾分类回收 门槛,引导和鼓励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定点投放,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有效解决垃圾围城和资源浪费问题”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应善于把握联系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故①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说法错误,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特殊的、可变的,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践证明,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致富,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迁则迁。扶贫要突出针对性和统筹性是因为</p><p>①只有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握农村扶贫方式的本质</p><p>②只有通过把握局部,才能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扶贫的发展</p><p>③只有通过把握其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脱贫致富的正确方法</p><p>④只有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扶贫方案,才能实现整体脱贫</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选项说法太过于绝对,排除。②选项的表述夸大了部分的作用。故排除。通过题意,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说明了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同时要做到全国一盘棋,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扶贫方案,才能实现整体脱贫,故本题③④符合题意入选。本题正确答案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过去针对需求不足的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这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应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表明</p><p>①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p><p>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p><p>③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意建立新的联系 </p><p>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p><p>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p><p>试题分析:③选项说法错误,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但忌主观随意的联系。故排除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故排除④。根据不同时期我们对经济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告诉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②正确。不同时期认识到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也说明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本题正确答案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创客”热衷于创新,自己掌握生产工具,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我们能从“创客”身上学到的优良品质是</p><p>①敢于质疑和探索,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p><p>②善于追问和思考,摆脱客观规律的制约</p><p>③勇于拼搏和超越,突破真理适用的范围</p><p>④勤于实践和创造,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做事情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②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真理则变成了谬误,③说法错误;创客热衷于创新,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我们要学习他们敢于质疑和探索的精神,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①适合题意;创客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我们要学习勤于实践和创造,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的品质,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国家”的要求,农业部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育、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p><p>①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p><p>②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p><p>③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p><p>④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我国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教育培育、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新型农民培训是对传统农民培训的辩证否定,①正确;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培训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事物在不同的阶段矛盾不同,又要求我们分析矛盾特殊性,③正确;②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④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回答下题。</p><p>【1】【1】生活中离不开手机,但不能依赖手机。当你低头看手机时,或许错过了与亲友的会心一笑;当你忙着把图片晒到微信群里时,或许错过了下一道更美丽的风景。这告诉我们</p><p>①事物变化都有度。切忌过分与极端</p><p>②事物都有两面性,切忌片面地看问题</p><p>③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切忌静止地看问题</p><p>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切忌随意判断与选择</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2】【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p><p>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p><p>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p><p>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p><p>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p><p>【1】【1】A</p><p>【2】【2】C</p><p>【解析】本题以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为背景,考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的否定观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1】【1】材料中“生活中离不开手机,但不能依赖手机。当你低头看手机时,或许错过了与亲友的会心一笑;当你忙着把图片晒到微信群里时,或许错过了下一道美丽的风景”这说明事物都有两面性,切忌片面地看问题;事物变化都有度,切忌过分与极端,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p>【2】【2】手机是工具,滥用手机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该适度使用,防止矛盾向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方面转化,②适合题意;手机功能的拓展有利有弊,我们对其功能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当肯定其利,否定其弊,即做到辩证地否定,③适合题意;手机无论怎样先进都不会控制社会,①错误;人性的弱点只能靠人们自身的觉悟来消除,而不能依靠科技创新来消除,④错误;故本题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年末上映的美国电影《血战钢锯岭》与中国电影《铁道飞虎》,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两部电影的主人公都凭借爱国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在面对生与死、利与义时做出正确抉择,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自我牺牲。材料体现的哲理有</p><p>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p><p>②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矛盾</p><p>③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以及人生的重要向导</p><p>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材料中“两部电影的主人公都凭借爱国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在面对生与死、利与义时做出正确抉择,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自我牺牲”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以及人生的重要向,故①③符合题意,入选;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奈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重要的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对于公众来说,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既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p><p>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p><p>(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p><p>(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解决环境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③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p><p>(2)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②注重量的积累,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言之成理即可得分)</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该题要求回答的原理是辩证唯物论原理,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规律是客观的等角度回答,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较为重要,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这一正确的意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p><p>(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通过材料“环境保护法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说明了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再环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从一点一滴做起。</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题。</p><p>2016年某县农业工作提早统筹规划,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增加小农经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拿出数百万元专项启动资金,搞好果业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进十多家农字号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p><p>结合材料,分析该县农业工作所遵循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p></div></div>
<div><p>【答案】①坚持了联系的观点。该县农业工作坚持了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既立足整体,统筹规划,又搞好局部。②坚持了发展的观点。该县农业工作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新项目,实施新的发展模式。③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县农业工作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④坚持了系统优化方法。该县农业工作提早统筹规划,先后引进十多家农字号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着眼于整体性,遵循了有序性,注重了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p><p>【解析】本题以某县农业工作提早统筹规划,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该县农业工作所遵循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统筹规划”“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适应市场变化” 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调动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p><p>(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p><p>(2)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题提出两个观点。</p></div></div>
<div><p>【答案】(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毅力;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p><p>(2)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要求在批判旧事物、旧观念的同时,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p><p>【解析】本题以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设问指向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解答时首先明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主要观点是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因此回答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主要应从科技工作者具有批判精神、革命精神、创新精神的角度展开进行回答。</p><p>(2)本题设问指向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题提出两个观点。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