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09:30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辽宁调研外贸运行情况时强调,外贸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出口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p><p>①物质决定于意识 </p><p>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p><p>③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p><p>④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稳”体现相对静止,“进”体现绝对运动,②③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①错误;④说法正确,但材料并不是在说运动和静止的区别和联系的,排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人们看到的线似乎是弯曲的,实际上它们都是笔直并相互平行的。人脑对图像产生的曲线幻觉体现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a0ebc7c/SYS201801021946125528462871_ST/SYS201801021946125528462871_ST.001.png" width="119"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局限性</p><p>②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p>③主观创造性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面貌</p><p>④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主观认识而改变</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肢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题肢③的说法与材料的主旨相反,故排除。上述材料说明了人的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故题肢①正确。同时也说明了客观事物的客观性,故题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这表明(  )</p><p>①整体和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p><p>②部分影响整体,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p><p>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 </p><p>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国的“中国梦”是整体,“个人梦”是部分。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说明整体与部分是密切联系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①符合题意;“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说明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③符合题意;当部分有序排列并优化趋向时,整体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②错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④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从漫画《换车》(作者:张书信)中我们能体会到的哲理有(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6470af19/SYS201801021829008499557366_ST/SYS201801021829008499557366_ST.001.png" width="130"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p><p>②物质是运动的,人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p><p>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活阅历促进人的成长  </p><p>④前进中有曲折,人生要面对许多困难</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矛盾的特殊性相关知识及学生解读漫画的能力。漫画体现了一个人由坐婴儿车开始,到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坐上舒适的轿车,到年老的时候依然要坐上轮椅,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物质是运动的,人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①②正确;③④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教授认为,科学家的特性就是充满探索的兴趣,追求真理,迎接挑战,越是困难越去挑战。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p><p>①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p>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p><p>④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选择题,材料中罗俊教授认为科学家的特性就是充满探索的兴趣,追求真理,迎接挑战,越是困难越去挑战,这是因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所以科学家需要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故②③正确。故排除④。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芭蕾舞剧《牡丹亭》是通过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昆曲音乐的巧妙结合,采用西方艺术传播中国文化的形式,由中央芭蕾舞团携交响乐团共160人组成的强大阵容,完整演绎的。这表明( )</p><p>①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p><p>②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性</p><p>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p><p>④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现代芭蕾舞剧《牡丹亭》是对中国昆曲音乐的“扬弃”,①正确;现代芭蕾舞剧《牡丹亭》的创作是创新的结果,②正确;西方古典芭蕾舞吸收了中国昆曲音乐的积极的因素,③正确;④是形而上学否定观,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石家庄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之一。“智慧城市”的创建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智慧城市”的创建说明(  )</p><p>A.实践具有能动性                 B.实践具有反复性</p><p>C.实践具有无限性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智慧城市”的创建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可见,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体现实践具有能动性,故选A;BC表述错误,排除;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可以把人脑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智慧城市”并不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而是一种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建设“智慧城市”不符合直接现实性的概念,故D排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封闭小区是农耕文明的理念,一个个楼盘就是一个个小的独立王国。为使交通路网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但这一建议却因其与物权法的冲突和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担心而备受质疑。这说明</p><p>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p>②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定能够代替旧事物</p><p>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p><p>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革创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为使交通路网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今后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说明了发展具有普遍性,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但这一建议却因其与物权法的冲突和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担心而备受质疑”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革创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选C;②③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2016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在安徽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和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这告诉我们</p><p>①人的成长必然面临各种矛盾,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p><p>②理想在人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了理想就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p><p>③内心充满信心和阳光,人生道路才能一帆风顺</p><p>④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离不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体现了人的成长必然面临各种矛盾,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体现了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离不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选C;②过于绝对化;③与材料无关。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绍兴市柯桥区原副区长谢兴长因受贿1300余万元,一审被判远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表明(  )</p><p>①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作用</p><p>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决定作用</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①错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并非起决定作用,④错误;许迈永之所以被判处死刑,是因为在错误价值观的驱动下作出了错误的人生选择,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全部的精神贯注到这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这句话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p><p>①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价值     ②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p><p>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题中强调劳动和奉献对价值创造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人民的重要性,故排除④;劳动投入其中获得幸福,体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实现价值,故①③符合题意;题中没有强调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性,故排除②。故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计划生育,我国在20世纪 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p><p>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的合理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遇到断的问题,推动着国家不断调整人口政策。②真理都是个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沦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我国对人口政策的不断调整就是适应社会客观需要的结果。③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必须调整人口政策。</p><p>【解析】此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知识阐述观点的能力。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认识论,包括实践、真理等知识,设问要求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属于原因类题型。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是以不同时期人口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的,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人口形势在不断变化,人口政策必须进行相应地调整,体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国的人口政策在反复探索中不断完善,体现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 李克强总理强调: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此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p><p>从“寻觅社会的其谛(社会历史观)”角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要求深化改革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体现了这一点。</p><p>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扯会发展的基本规律。</p><p>③要求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说明了这一点。</p><p>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说明了这一点。</p><p>【解析】</p><p>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寻觅社会的真谛,题目类型体现类。此类题目需要详细解读材料,提取核心信息,一一对应所涉及的教材基本理论。题中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要求深化改革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说明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体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历史创造者。 </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结合广东文化建设实际,省政府决定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摸透全省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解决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实施一批文化工程,加快推进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着力提炼、打造“广东精神”,推进文化民生工作,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擦亮、叫响广东文化品牌等工作;提升文化制造业发展水平,推动具有传统地势的文化制造业,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培育自主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p><p>结合材料,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简述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进程的举措。</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进程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带动。</p><p>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结合广东文化建设实际,加快推进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p><p>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广东深入调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解决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据广东文化建设实际,重点实施一些文化工程,加快推进文化强省进程。</p><p>④辩证的否定观及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广东省在推进文化强省进程中要在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体制等诸多方面改革和创新。</p><p>【解析】</p><p>此题考查学生对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等观点的理解和运用,难度不大,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范围是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设问的方向是“简述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进程的举措”。其次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并且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材料中“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进程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带动”,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广东文化建设实际,加快推进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广东深入调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解决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据广东文化建设实际,重点实施一些文化工程,加快推进文化强省进程”,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广东省在推进文化强省进程中要在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体制等诸多方面改革和创新”,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及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