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前模拟(六)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p><p>A.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p><p>B.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p><p>C. 牢牢地把捉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p><p>D. 是“科学之科学”,能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B适合题意;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A不适合题意;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C是错误的;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棠)》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题:</p><p>【1】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p><p>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p><p>②对“中国梦”的实现起决定作用</p><p>③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p><p>④是新时代国情与理论的具体统一</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2】从社会变革的先导角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p><p>①将进一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p><p>②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追求美好未来</p><p>③必将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p><p>④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力量</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p><p>【1】A</p><p>【2】A</p><p>【解析】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为背景,考查真正的哲学、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③适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梦”的实现起重要推动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②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统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p>【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真正的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①②适合题意;③具体方法指导、④物质力量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前'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搜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部分企业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但从根本上说,工业机器人不可能代替人类。这是基于</p><p>①工业机器人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差异</p><p>②意识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工业机器人不具备这一特性</p><p>③工业机器人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无法跨越到意识领域</p><p>④工业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制造物,不具有反应特性</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意识是人脑特有的,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是对人脑的机械化、程序化模拟,并不具备人类的思维能力,不具备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它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差异,①③两项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不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②项观点错误;“人工智能”不具备独立意识,是人意识的产物,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撸起袖子加油干”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p><p>①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新的具体联系</p><p>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践第一 </p><p>③重视量的积累以促成事物质的飞跃</p><p>④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量的积累以促成事物质的飞跃,②③适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 ( ) </p><p>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p><p>②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③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p><p>④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②③适合题意;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是错误的;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在理论建设上作出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表明 </p><p>①真理是具体的,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 </p><p>②真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p><p>③真理有反复性,要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终极认识 </p><p>④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终极真理</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表明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①②适合题意;③中的终极认识、④中的终极真理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拉开了量子通信产业市场化运营的序幕。这表明</p><p>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p><p>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p><p>③量子通信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p><p>④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量子之间新的的必然联系</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2017年4月,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拉开了量子通信产业市场化运营的序幕。这表明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量子通信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故②③入选。①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整车、电池、电机、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共同努力。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p><p>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p><p>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创造出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p><p>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p><p>④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整车、电池、电机、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共同努力。这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①③适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②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因奋进,始得辉煌。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决心和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既要敢予出招又要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说明</p><p>①任何事物的最终发展都是通过一个个量变实现的</p><p>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p><p>④勇毅和奋进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决心和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既要敢予出招又要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时刻准备走曲折的路,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②③适合题意;任何事物的最终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①错误;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反腐方针一真是坚持标本兼治,但并未收到既治标又治本的功效。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决定采取先治标后治本的新反腐策略。在坚持标本兼治的前提下,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以治标促治本,为治本赢得时间。这一新思路体现了 ( ) </p><p>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p><p>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抓住主要矛盾</p><p>③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p><p>④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决定采取先治标后治本的新反腐策略。在坚持标本兼治的前提下,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以治标促治本,为治本赢得时间。这一新思路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和矛盾的特殊性,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①③适合题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②是错误的;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p><p>A. 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p>B. 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C. 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p><p>D. 事物发展道路是前进的,要勇敢面对挫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唯物论;C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正式迈入经济新常态的新阶段,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必须抓住经济新常态增速换挡的核心力量,使中国经济增速换挡从“快速回落”转向“稳中趋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p><p>①要认清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流与支流 </p><p>②要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p><p>③具体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存在不同的矛盾 </p><p>④既需要立足整体,又要搞好局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正式迈入经济新常态的新阶段,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必须抓住经济新常态增速换挡的核心力量,使中国经济增速换挡从“快速回落”转向“稳中趋缓”。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矛盾的辩证关系,启示我们具体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存在不同的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395.2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2.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主要方面</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rowspan="5" style="width:1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 </p><p> </p><p>别</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外延</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p></td></tr><tr style="height:5.25pt"><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涵</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是一个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完整的“矛盾体”</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中的其中一个方面</p></td></tr><tr style="height:5.25pt"><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p></td></tr><tr style="height:5.25pt"><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论 </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做工作要抓重点、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侧重于办事情该怎样</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侧重于看问题该怎样</p></td></tr><tr style="height:5.25pt"><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关键词 </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重点”、“中心”、“关键”、“要害”、“突破口”、“核心问题”等</p></td><td style="width:15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流”、“主体”、“形势”、“性质”、“绝大多数”、“总体上说”等</p></td></tr><tr style="height:2.2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1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②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③主要矛盾当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先在上海、浙江两地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 年开始全面推进,2020 年全国统一实施新方案,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从哲学上看,考试招生制度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因是( )</p><p>A. 通过认识局部,落实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p><p>B. 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本质</p><p>C. 通过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p><p>D. 通过研究特殊案例,补充、丰富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通过认识局部来落实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观点本身错误,A项不选;考试招生制度先试点后推广,并没有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项不选;“通过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来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先试点,再推广,C项不选;“先试点后推广”是因为要通过研究特殊案例,补充、丰富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日本制造”曾是“精益求精”的代表、“完美工艺”的化身,其背后的工匠精神一直备受推崇。然而,近来日本知名企业却频频被曝造假丑闻,令人震惊。据此,日本有识之士认为,面对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日本企业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 ) </p><p>①反对均衡论,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流 </p><p>②要关注现实问题,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p><p>③要用观念创新确保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p><p>④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寻找新思路和新境界</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材料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应是坚持重点论而不是均衡论,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流,①说法错误;③的观点表述不准确,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题中有识之士的观点是强调创新,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就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基于 ( ) </p><p>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p><p>②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民创造的</p><p>③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p><p>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②③适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黄大年是吉林大学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负责协调和组织管理我国跨部门和跨学科优势技术资源和团队,积极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等。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誓言,用毕生精力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2017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一荣誉称号。材料表明</p><p>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p><p>②人的价值关键在于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p><p>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有者</p><p>④衡量人的价值主要看精神贡献</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需要,黄大年的事迹体现了这一点,①项符合题意;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对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自己对社会的价值,而社会给了黄大年崇高的荣誉,他得到了相应的汇报,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有者,③项符合题意;人的价值关键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而非是在于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②项观点错误;人的价值包括对社会的物质贡献,也包括对社会的精神贡献,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p>电影《战狼2》以中国海外撤侨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中国退伍军人冷锋在非洲战乱地区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同胞和异国难民的英雄故事。上映以来,几乎场场爆满,获得巨大成功。</p><p>材料一:影片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爱国主义深埋在中国人心中,《战狼 2》只是一个小小的火种。”冷锋的扮演者吴京这样说。“首先它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它对空中、吊臂、水下各种运动镜头的运用相当纯熟,枪战、打斗、爆炸等场景设计出自好莱坞著名执导萨姆-哈格雷夫斯和中国同行之手,非常精彩。”电影最后出现了这样一行字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每到这个画面,影院里就会掌声雷动,很多人在大银幕上找到了情感归属感。“它符合、呼应了国势和民心,成为中国崛起的时代隐喻,也是中国梦的集体表达。”“中国英雄的魅力,正是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p><p>材料二:吴京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 2011年的北非大撤侨,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撤侨行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英雄为了同胞、侨胞的安危,义无反顾,走进动荡与暴乱、硝烟与战火的异域中。“冷锋”是现实中无数中国英雒的集合与代表。</p><p>(1)有人说,电影故事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认识。</p><p>(2)如果让你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下这个影片,你可以使用的关键词是什么?请列举2个。</p></div></div>
<div><p>【答案】(1)①电影故事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战狼2》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它来自于北非大撤侨。②该观点没有看到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带有主观色彩,受人的知识、立场、知识构成等因素影响,《战狼2》的构思、拍摄与演员和导演的思想、素质、演技、能力等有很大关系;③没有看到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战狼2》突出了爱国主义色彩,是其自觉选择性;主人公“冷锋是现实巾无数巾国英雄的集合与代表”体现了其主动创造性。</p><p>(2)爱国主义、非洲利比亚撤侨、情节精彩、中国英雄等。</p><p>【解析】本题以电影《战狼2》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战狼2》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它来自于北非大撤侨,“电影故事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的观点有一些合理性;但该观点没有看到意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该观点没有看到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电影故事并非都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的角度进行分析。 </p><p>(2)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爱国主义、非洲利比亚撤侨、情节精彩、中国英雄等角度例举关键词。</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p>2017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它透过一个个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也深刻做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p><p>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p></div></div>
<div><p>【答案】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把改革向纵深推进。</p><p>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追求真理也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全面深化改革回应了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等时代关切,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课题。</p><p>【解析】本题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解答时首先明确真理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真理的含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强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因此,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p><p>(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p><p>材料二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p><p>(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该报告的合理性。</p><p>(3)结合材料,说明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的矛盾观智慧?</p></div></div>
<div><p>【答案】(1)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和国家也是紧密相联的。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p><p>(2)①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于迎接挑战。十九大报告既看到前景光明、挑战严峻,又指出要勇于变革,奋力夺取胜利。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要树立创新意识。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以发展的姿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促成质变。要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p><p>(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要求全党同志居安思危。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解决矛盾。报告既指出前景光明,又看到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要勇于变革,敢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解析】本题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发展观、矛盾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设问指向说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解答时首先明确二者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结合。</p><p>(2)本题考查发展观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该报告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发展观的知识主要有: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报告分析意义。</p><p>(3)本题设问指向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的矛盾观智慧。矛盾的观点内容比较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结合材料分析体现了上述哪几个观点,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p><p>运用“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材料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p></div></div>
<div><p>【答案】(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p><p>(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p><p>(3)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p><p>【解析】试题借用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设计问题,考查该讲话对于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要求调用的知识是“价值创造与实现”,属于中观切口问题,直接调用主干知识即可。分析材料可知,该讲话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最后整理成完整答案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