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08:35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说明</p><p>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p><p>②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p><p>③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p><p>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主旨是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说明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并未涉及文化与政治的关系,①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没有涉及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②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能(       ) </p><p>①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p><p>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p><p>③通过实践推动认识由错误到正确</p><p>④依据主观意愿推动客观事物的变化与发展</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科学实验,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①②项符合题意;正确的认识与错误认识有着严格的界限,通过实践活动无法将错误认识变为正确认识,③项说法错误;客观决定主观,我们只能依据客观事物的固有联系,通过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客观事物的变化与发展,而不能依据主观意愿推动客观事物的变化与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狄德罗曾说过:“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这句话揭示了(  )</p><p>A.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p>C. 矛盾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    D.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狄德罗认为,生命不论生死,都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说明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该观点认为生命不论生死都在运动,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所以该观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C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没有区分生命的作用与反作用两方面的主次方面,A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没有体现特殊性,B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没有体现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特点,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人皆知“吸烟有害健康”。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对人的身体健康损害要小一些。但一项研究发现,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仅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这说明</p><p>A.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B.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p><p>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研究发现,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仅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这说明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A项正确;人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B项不选;材料并不能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C项不选;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在材料中没有反映,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从水龙头取水灭火,可是当它淌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却不知道取河水灭火,这说明(  )</p><p>A. 黑猩猩有时有意识,有时没有意识</p><p>B. 黑猩猩的意识是被动的,人的意识是主动的</p><p>C. 动物的动机思想是主观的,人的意识是客观的</p><p>D. 动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材料中黑猩猩的做法说明动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D适合题意;意识是人类特有的,A、B是错误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C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p>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D. 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A B D说法正确但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颁给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三位主要成员:雷纳·韦斯( Rainer Weiss),巴里·巴瑞希(Barry Barish),吉普·索恩(Kip Thome),以表彰他们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引力波直接证明了时空自身的扰动。这是完全崭新而且不同的东西,打开了以往无法看到的世界。大量的新发现都在等待着那些成功捕捉到这些波并且解读其中信息的人们。这表明(  )</p><p>A. 认识具有反复性,科学家不可能形成对引力波的确定的认识</p><p>B. 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人类已经完成了对引力波的认识</p><p>C. 思维与存在具有一致性.没有不可认识之物</p><p>D.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科学家可以形成对引力波的确定的认识,A项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并没有完成对引力波的认识,B项错误;人们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并证明了时空自身的扰动,这说明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一致性,没有不可认识之物,C项正确;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的发展,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历史的命运归根结底要以个别政治活动家(主要是立法者)的意志为转移。下列与其所属哲学派别相同的是</p><p>①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p><p>②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p><p>③时势造英雄</p><p>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孟德斯鸠的观点是英雄创造历史,属于英雄史观。“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属于英雄史观,①项符合题意;“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属于英雄史观,②项符合题意;“时势造英雄”夸大了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性,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项不合题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属于群众史观,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主义观点是  (   )</p><p>A. 联系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 意识第一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正“地形”,而只能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适合题意;A、B是辩证法思想,不合题意;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哲学上讲,“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是(  ) </p><p>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xa0;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p><p>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xa0;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地形”是客观存在的。而“地图”是人绘制的,是主观的。所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故ACD项错误。本题选B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是  (  )</p><p>①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发展起作用    </p><p>②物质决定意识     </p><p>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    </p><p>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地形”指的是物质,“地图”指的是意识,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符合物质决定意识,②③④适合题意;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起促进作用,①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p><p>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p>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p><p>③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p><p>④文化创造活力能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作用。“《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体现了科技的作用,即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该手段能够使传统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选A;③④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p><p>A.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 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p><p>C.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A项符合题意;淡化地缘政治效应并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B项说法错误;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C项说法错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作为春节期间播出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拯救了无数玩手机的低头族,使得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瑰丽精妙的古诗词,与之产生共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表明</p><p> ①文化决定人的认识活动思维方式</p><p>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③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p><p>④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不决定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①错误;《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表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正确;《中国诗词大会》使得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瑰丽精妙的古诗词,与之产生共鸣,这表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③正确;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大众传媒并没有创造文化的功能,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却不以为然,相反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这表明</p><p>A. 传统美德与市场经济是背道而驰的</p><p>B. 文化环境对思维方式有重要影响</p><p>C. 思维方式的差异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差异</p><p>D. 思维方式对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传统美德与市场经济并不是背道而驰的,A项错误;中国人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在美国的文化环境中却对自谦不以为然,这表明文化环境对思维方式有重要影响,B项正确;思维方式的差异并不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差异,C项不选;思维并不决定实践,思维方式对实践活动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次因为读书可以</p><p>A. 获取前人智慧,是人生成功的捷径</p><p>B. 丰富知识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p><p>C. 逃避尘世的喧嚣,获得心灵的宁静</p><p>D. 脱离低趣味,成为道德至善的完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生成功没有捷径,不能说读书是人生成功的捷径,A项不选;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B项正确;“逃避尘世的喧嚣”观点并不科学,C项不选;人无完人,成为道德至善的完人说法不正确,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14日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千年之约》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晚会中各种诗情画意的场景、浓郁的中国文化印记,彰显了华夏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不仅惊艳了国人,更惊艳了世界。这表明</p><p>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p><p>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p><p>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  </p><p>④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千年之约》彰显了华夏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体现了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这场盛会不仅惊艳了国人,更惊艳了世界,也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所以正确答案选择D。①③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中美价值观的差异(部分)</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价值</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美国人</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国人</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自我控制(自律)</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6</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48</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社会秩序</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18</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44</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追求自由</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42</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7</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热爱生活</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42</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7</p></td></tr></table><p>&#xa0;</p><p>表中的数字代表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这些价值观的强调程度,数字越大表明对该价值观越强调、越认可。此表可以说明</p><p>A. 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p><p>B. 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p><p>C. 同一价值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含义</p><p>D.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到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说明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B项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过程是主动的、自觉的过程,A项夸大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同一价值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也可能会有相同的含义,文化毕竟有其共性的一面,C项说法错误;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上的差异,但不是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引爆网络,获得网友纷纷点赞;还有以漫画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化公众号,使孔子的形象生动可感……这些方式,让人感觉到传统文化并没有沉睡在历史中,而就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材料主要强调的是</p><p>①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发展</p><p>②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p><p>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p><p>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文化创新的途径。通过一系列文化创新“让人感觉到传统文化并没有沉睡在历史中,而就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以漫画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化公众号”体现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②④正确,选D;①强调了文化创新对实践的作用,③强调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均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见字如面》是由实力文化、黑龙江卫视联合出品,腾讯视频网络独播、首播的一档文化节目。见字如面,古人笔下的深情,未读泪已流,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在当今文化娱乐至上的喧嚣中,却如汩汩清流,沁人心脾,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望与回望。其现实意义是</p><p>①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p><p>②文化传承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促进中华文化发展</p><p>③媒体人应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p><p>④现代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见字如面》作为一档文化节目,用书信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望与回望,与时代对接,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的时代作用,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促进中华文化发展,②项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引发人们回望,有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①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反映了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没有涉及文化产品的风格多样性问题,③项不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2017年9月4日,第十五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在王羲之故居开幕。按照“抓高端、打造品牌;抓惠民、服务群众;抓市场、繁荣产业;抓积淀、传承文脉”的理念,临沂市已经成功打造了十几届书圣文化节,使之成为临沂标志性文化品牌和国内重要的节庆文化品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书圣文化节的设计和举办,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文化产品的无限魅力和文化消费的无比快乐,也促进了文化资源的整合提升,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培育提高和文化市场的挖掘开发,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品位。</p><p>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临沂市举办“书圣文化节”的现实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书圣文化节的举办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等相关经济的发展。</p><p>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书圣文化节活动增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整体实力。</p><p>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书圣文化节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人们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p><p>【解析】本题以第十五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在王羲之故居开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和意义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文化作用的角度,设问指向临沂市举办“书圣文化节”的现实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主要从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并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伦敦得名“雾都”,根子是工业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伦敦的雾霾让数以千计的老百姓搭上性命。英国随后果断推行《清洁空气法案》,英国各地还出台一系列配套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终于控制住了污染。到1980年,伦敦的雾日已经从每年几十天减少到5天。</p><p>有人依据英国成功治理雾霾的事例,认为:我国治理雾霾实际上并不难,只要移植并实施英国《清洁空气法案》及其配套法规,雾霾治理就能取得显著成效。</p><p>(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辩析。</p><p>材料二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是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可动摇的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逐步改革创新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p><p>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设,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p><p>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顺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和农户保留承包权、流转经营权的意愿,201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推进农业现代化。</p><p>(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实行“三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p></div></div>
<div><p>【答案】(1)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英国治理雾霾的立法具有共性意义,借鉴英国成功的经验,有助于我国治理雾霾。(肯定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p><p>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国情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不尽相同,借鉴英国经验要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指出其不足并说明理由) </p><p>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国治理雾霾需要全社会成员从一点一滴的节能减排小事做起,经历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指出其不足并说明理由)</p><p>(2) (1)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②我国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权分量”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遵循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p><p>【解析】本题以加强对雾霾的治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有人依据英国成功治理雾霾的事例,认为:我国治理雾霾实际上并不难,只要移植并实施英国《清洁空气法案》及其配套法规,雾霾治理就能取得显著成效。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辩析。解答此类试题,应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同时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合理性的依据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足之处的原因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p><p>(2)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实行“三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要求: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然后结合我国实行“三权分置”改革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材料一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强经济政策协调,挖掘新动能,包容和联动发展,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开出了 “中国药方”。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把《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成国传统曲目与《天鹅湖》、《月光》等国外曲目诗情演绎,既彰显杭州特色、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又契合“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峰会主题。</p><p>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发挥文化先行的优势,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包容的心态推动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从而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p><p>材料二&#xa0;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特的造园艺术被西方国家所推崇。目前,已有40多座苏州园林先后落户30个国家及地区,漂洋过海传播中国魅力。“异地落户”的苏州园林,水榭、亭台、拱桥、长廊、漏窗等传统江南园林建筑元素应有尽有,布局精巧韵味独特,亭台楼榭绿树掩映,处处透出大自然的情趣。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当地文化元素,采用全钢结构,引入纳米、碳纤维等多种技术提升中国园林的技术含量。中国工匠秉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两者相得益彰,打造了一个个园林精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和“一带一路”建设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上所持的态度,并指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积极影响。</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苏州园林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1)态度:①既认同了本民族文化,又尊重了其他民族,尊重文化多样性,使得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p><p>积极影响②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保持文化多样性,让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③能够实现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其他段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p><p>(2)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苏州园林“异地落户”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使中外文化相得益彰。</p><p>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苏州园林建筑风格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水榭、亭台、保留了传统江南园林建筑元素,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使苏州园林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p><p>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苏州园林均出自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之手,蕴含着中国工匠独特的制造理念。④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园林建设工程中引入纳米、碳纤维等多种技术提升了中国园林的技术含量。</p><p>【解析】本题以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和“一带一路”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设问指向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和“一带一路”建设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上所持的态度,并指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积极影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本题可以从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多样性,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其他段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角度思考分析。</p><p>(2)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设问指向苏州园林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考查范围,主要包括: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传播、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