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南方一些地方不断遭受暴雨袭击,华北、东北等地则一直高温依旧。阜新、葫芦岛地区的最高气温升至40摄氏度以上。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表明</p><p>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p><p>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说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等自然,①不选;面对人类实践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②正确;“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③正确;真正的哲学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大数据这个大众原本陌生的专业词汇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大数据是一场新的数据技术革命,它必然会对传统哲学理论提出新挑战,传统哲学也将随大数据革命而产生革命性变革,并随着对问题的回应而获得哲学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这表明</p><p>A. 哲学只有不断被推翻,才能不断向前发展</p><p>B.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丰富和发展</p><p>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p><p>D. 哲学智慧产生于并服务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的知识。选项A中“哲学不断被推翻”的说法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促进作用,没有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哲学的产生和作用,D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2月22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建立全新肝癌起始动物模型,首次证明了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招募在单个肿瘤起始细胞阶段对肝脏肿瘤发生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肝癌发病机理和开发免疫治疗手段将产生重要影响。这进一步佐证了</p><p>①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不可分割</p><p>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当中</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建立全新肝癌起始动物模型,首次证明了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招募在单个肿瘤起始细胞阶段对肝脏肿瘤发生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肝癌发病机理和开发免疫治疗手段将产生重要影响。这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④适合题意;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①是错误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p><p>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p><p>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p><p>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p><p>④二者的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桓谭的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没有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作用,故没有描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①不选;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观点是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②正确;二者的观点一为唯物主义观点,一为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③正确;二者的观点是在思维与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不是在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p><p>A.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p><p>B.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p><p>C. 牢牢地把捉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p><p>D. 是“科学之科学”,能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B适合题意;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A不适合题意;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C是错误的;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p><p>A.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B. 是具体科学的综合和基础</p><p>C.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p><p>D.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正确且符合题意;哲学是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应排除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之一,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9日,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在河南省焦作市隆重开幕。太极拳是一项身体动静平衡统一的运动,动时存静势,静时寓动机,机中有势,势中成机,机势难分,此太极之妙也。从哲学上看,太极拳运动体现了</p><p>①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p><p>②动亦静,静亦动,没有区别</p><p>③绝对的运动和绝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p><p>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哲学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通过以上分析发现,①④是正确的,适合题意;②③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拉开了量子通信产业市场化运营的序幕。这表明</p><p>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p><p>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p><p>③量子通信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p><p>④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量子之间新的的必然联系</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2017年4月,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拉开了量子通信产业市场化运营的序幕。这表明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量子通信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故②③入选。①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整车、电池、电机、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共同努力。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p><p>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p><p>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创造出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p><p>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p><p>④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整车、电池、电机、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共同努力。这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①③适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②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刚刚全面步入4G网络时代,还有很多手机用户没有感受到,5G又来了。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这表明</p><p>①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p><p>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p><p>③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p><p>④后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5G是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强大生命力,终将取代4G,这说明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①项符合题意;5G是在4G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对4G的完善和深化,这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②项符合题意;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认为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③项观点错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复辟的现象,后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因奋进,始得辉煌。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决心和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既要敢予出招又要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说明</p><p>①任何事物的最终发展都是通过一个个量变实现的</p><p>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p><p>④勇毅和奋进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决心和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既要敢予出招又要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时刻准备走曲折的路,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②③适合题意;任何事物的最终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①错误;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央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备受关注,各方好评不断。其中有几期内容尤为令人动容,麦家几次哽咽朗读完写给处在叛逆期的儿子的信;柳传志深情朗读儿子结婚仪式上的致辞;郑洪升郑渊洁父子携手朗读《父与子》。这些朗读之所以感动众人,是因为(  )</p><p>①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其中蕴含无数寻常父子的感情</p><p>②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其中透着天下父亲的无私爱心</p><p>③同一性寓于斗争性,每个慈父必须面对儿子的叛逆</p><p>④斗争性寓于同一性,父子间的冲突是一种爱的冲突</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朗读者》自播出以来,备受关注,各方好评不断。这些朗读之所以感动众人,是因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朗读者中蕴含无数寻常父子的感情,引起大家共鸣;而斗争性寓于同一性, 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父子间的冲突是一种爱的冲突,通过这种冲突使父子间的爱更加真切。①④项符合题意;②③项均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瓯海、永嘉、平阳三地申报的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筹建。筹建 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是因为</p><p>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p><p>②特殊性通过普遍性来表现</p><p>③事物的特殊性中总包含着普遍性</p><p>④没有特殊性的事物不存在</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筹建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①③项符合题意;②项说法错误;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认识的变化体现了</p><p>①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p><p>②认识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p><p>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p><p>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项符合题意;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点,及时调整主要矛盾,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④项符合题意;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①项说法错误;真理性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可见( )</p><p>①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实现了科技创新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p><p>②科技创新是在与传统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的</p><p>③科技创新是辩证的否定,以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 </p><p>④科技创新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的理解。此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审清题意,其次把握好设问,最后采用排除法,把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材料中,“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这说明了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5G吸取、保留和改造4G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实现了科技创新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故①④正确;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科技创新说法过于绝对,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故②错误;过去的观念和技术也有可借鉴之处,因此,“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说法不正确,故③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日本制造”曾是“精益求精”的代表、“完美工艺”的化身,其背后的工匠精神一直备受推崇。然而,近来日本知名企业却频频被曝造假丑闻,令人震惊。据此,日本有识之士认为,面对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日本企业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 ) </p><p>①反对均衡论,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流 </p><p>②要关注现实问题,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p><p>③要用观念创新确保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p><p>④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寻找新思路和新境界</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材料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应是坚持重点论而不是均衡论,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流,①说法错误;③的观点表述不准确,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题中有识之士的观点是强调创新,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就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基于 ( ) </p><p>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p><p>②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民创造的</p><p>③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p><p>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②③适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p>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发展条件,提出相应的战略目标引领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在“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顺应时代新特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分两个阶段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性安排,这是对“三步走”战略目标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深化和推进,展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光明前景。</p><p>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相应战略目标引领事业发展。</p><p>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不同历史阶段,提出相应战略目标和战略安排,引领事业发展,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指导。</p><p>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推动我国事业发展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p><p>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每一次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实现,都离不开人们努力克服困难和挫折。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p><p>【解析】本题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论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设问指向如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考查范围是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相关知识,结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p>2017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它透过一个个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也深刻做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p><p>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p></div></div>
<div><p>【答案】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把改革向纵深推进。</p><p>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追求真理也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全面深化改革回应了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等时代关切,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课题。</p><p>【解析】本题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解答时首先明确真理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真理的含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p><p>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该报告的合理性。</p></div></div>
<div><p>【答案】①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于迎接挑战。十九大报告既看到前景光明、挑战严峻,又指出要勇于变革,奋力夺取胜利。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要树立创新意识。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以发展的姿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促成质变。要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p><p>【解析】本题以习主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发展观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发展观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该报告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发展观主要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两边与质变的关系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该报告分析意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山东省委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中央做出的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的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当前要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创新引领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工作。必须努力适应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反腐败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p><p>结合材料, 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山东省委是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工作的?</p></div></div>
<div><p>【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山东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工作,将各地各部门的发展目标与党中央的战略安排相结合,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p><p>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山东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政治上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p><p>③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关系,要立足整体,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山东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从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可答: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整体,遵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p><p>④辩证否定观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山东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工作,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创新引领发展。</p><p>【解析】本题以山东省委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工作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有关知识,设问指向山东省委是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工作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抓重点”“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稳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调动运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关键部分对整体的作用、辩证的否定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等知识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宁夏西吉县因红军长征胜利会师而名扬天下。如今,这里成为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该县因处深山,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地区。</p><p>如何摆脱贫困?他们以“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勇于担当”的长征精神为指引,确立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和产业强县战略。他们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枸杞生产合作协会、牛羊养殖合作协会等。落实精准扶贫,对少数特困户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近年来,该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p><p>运用《生活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西吉县是怎样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p></div></div>
<div><p>【答案】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思想观念转变;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生产关系,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或社会生产力发展);③调整社会生产活动,满足人们群众物质生活需要,从而夯实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p><p>【解析】本题以宁夏西吉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历史观”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生活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设问指向西吉县是怎样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社会历史观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宁夏西吉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