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07:16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p><p>A.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p><p>C. 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D. 文化是人类全部活动及其产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C、D是错误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A是错误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是正确的,适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去世,享年89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故乡》久久的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不能散去,对于故乡是很多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p><p>A.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 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p><p>C. 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 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故乡》久久的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不能散去,对于故乡是很多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难于抹去,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B项与题意不符;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强调文化影响人的特点,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吉祥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p><p>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p><p>③中华文化对别国的渗透能力增强      ④中国吉祥文化被世界各国所认同</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吉祥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①②项符合题意;③项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错误;④项说法过于绝对;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人这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     )</p><p>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传统文化蕴涵着传统思想</p><p>C.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因时而变。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视教育是因为(      )</p><p>①教育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p>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p><p>④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教育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需要熟练掌握教材基础知识。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是基于,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②③符合题意;教育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不是手段,故①错误;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故④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启示我们</p><p>A.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 书本是知识的源泉</p><p>C. 文化的创新需要想象    D. 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文化知识</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这首诗是对惠崇春江晚景的生动写照和艺术再现。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启示我们,文化来源于生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项符合题意;学习书本知识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但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B项说法错误;文化的创新需要想象,但更需要深入实践体验生活,C项与题意不符;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启示我们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眼之父”南仁东,扎根贵州铜仁山区几十年,主持“天眼”选址、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把国际同行认为的“痴人说梦”变成了现实。从南仁东身上我们看到(     )</p><p>A. 团结统一精神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B. 爱好和平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p><p>C. 勤劳勇敢精神是鼓舞人民的旗帜    D. 自强不息精神创造出辉煌的成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天眼之父”南仁东,扎根贵州铜仁山区几十年,主持“天眼”选址、立项和可行性研究,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创造出辉煌的成就,D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团结统一精神,爱好和平精神和勤劳勇敢精神,排除ABC,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各大媒体,专门开辟出“点赞中国”“德耀中华”“志愿服务进行时”“对话核心价值观”等栏目,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点赞凡人善举,褒奖美好、鞭挞丑陋、推介经验。这些栏目的开辟有利于(   )</p><p>①传递真善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②奏响主旋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p><p>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p><p>④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近年来,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各大媒体,专门开辟出“点赞中国”“德耀中华”“志愿服务进行时”“对话核心价值观”等栏目,有利于传递真善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①④项符合题意;这些栏目的开辟有利于奏响主旋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②项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文化产业的发展,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针对一些媒体中存在的语言文字不规范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上述要求(  )</p><p>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p><p>②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确保文化安全的具体举措</p><p>③主动摒弃传媒商业性、不断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表现</p><p>④自觉抵御腐朽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精神和语言魅力的要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针对一些媒体中存在的语言文字不规范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确保文化安全的具体举措,①②项符合题意;对于传媒的商业性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而不是一味摒弃,③项说法错误;一些媒体中存在的语言文字不规范问题并非是腐朽文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神话故事常常反映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下列古代神话中,反映了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的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01fbc0d6/SYS201801022022248125812744_ST/SYS201801022022248125812744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01fbc0d6/SYS201801022022248125812744_ST/SYS201801022022248125812744_ST.002.png" width="150"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01fbc0d6/SYS201801022022248125812744_ST/SYS201801022022248125812744_ST.003.png" width="168"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01fbc0d6/SYS201801022022248125812744_ST/SYS201801022022248125812744_ST.004.png" width="134"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本原。ABD题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题肢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反映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入选。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和学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考虑处方和病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p><p>A.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B.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p><p>C.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学习计划、教学理念、医生的处方属于意识范畴,学习实际、学生情况、病情属于客观实在,处理这些关系,从哲学上看,就是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意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p><p>A.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p><p>B.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p><p>C. 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p><p>D. 客观唯心主义,运动具有绝对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体现了运动具有绝对性;“望梅止渴;心灵手巧”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 &#xa0;)</p><p>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p><p>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p><p>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p><p>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p><p>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不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①错误;材料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②正确;哲学并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③错误;材料表明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p><p>A. 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p><p>B. 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p><p>C. 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p><p>D. 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A适合题意。B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排除;C中的达到顶峰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D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p><p>A、机械力学             </p><p>B、地质学和胚胎学    </p><p>C、天文学和数学         </p><p>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适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p><p>A. 阶级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科学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改造世界的科学,这主要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C项正确;阶级性、革命性、科学性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A、B、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某苹果种植户过去种植“随大流”、销售“靠运气”,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后来,他参加了当地政府举办的互联网知识培训,学习掌握了许多新知识。他根据网上订单来安排生产、管理、销售,当苹果才开花时,销售已经结束了;他又通过互联网展示自己的果园,吸引人们前来观赏、采摘,享受田园之美、体验动手之乐,带动当地“农家乐”旅游的发展。</p><p>(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互联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p><p>(2)互联网也有风险,坑农、骗农事件时有发生,请你为网农如何防范互联网风险提出两条条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平台,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生产销售和 农村经济发展。</p><p>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互联网+”改变了农民的思维(认识)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开拓了市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p><p>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联网+”使农民增长知识,带动旅游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p><p>(2)答案示例:网农要增强防范意识,在进行网上交易和浏览信息时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p><p>【解析】本题以某苹果种植户借助互联网实现新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影响人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互联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考生可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经济发展,“互联网+”可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互联网+”改变了农民的思维(认识)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联网+”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等角度进行说明。</p><p>(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网农要增强防范意识,在进行网上交易和浏览信息时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A市在文化强市建设过程中,结合本地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积极推进中央提出的简政放权、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向社会力量购买了大量公共文化服务,从而使该市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A市结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提升了文化资源的供给能力,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使该市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p><p>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有关知识,说明A市在文化强市建设中具体做法的依据。</p></div></div>
<div><p>【答案】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变化,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市通过改革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关系,把民营经济和社会力量整合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有利于推动A市文化的发展。</p><p>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市结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依托数字化技术,使收集、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有利于推动A市文化的发展。</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一道文化生活综合题目。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书本。考查的是学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本题意图是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有关知识,说明A市在文化强市建设中具体做法的依据。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是A市在文化强市建设中具体做法的依据。本题中着重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对文化的影响。考生从这几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整体分析即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p><p>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强调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的依据。</p></div></div>
<div><p>【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弘扬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p><p>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永远的精神火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p><p>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文艺创作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p><p>【解析】本题为综合性问答题。试题立足能力考查,紧扣时政热点;试题考查的主体知识、阅读容量、题目类型、设问表述和难易程度都凸显考纲精神。这启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做到常练基础知识、积累答题技巧,还要做到主干知识系统化,特殊考点加以巧记。同时考生也要关注社会,熟知时政热点、紧跟时代步伐。试题以“《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为背景依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点。</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强调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的依据,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中华文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化的知识主要包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植根和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在于繁荣文化事业和中华文化。从中华文化的角度看,之所以强调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特点与力量、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爱国主义的重要。</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然而,在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倡,要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相结合的戒指,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通过宣传推广诚信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诚信典型事迹,积极推介诚信典型;把诚信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得社会氛围。</p><p>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对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有利于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迈进。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整个社会诚信建设。④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时代新风。</p><p>⑤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有利于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搞好个人诚信建设。</p><p>【解析】本题以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整个社会诚信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搞好个人诚信建设等角度说明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对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