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05:09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曾经人声鼎沸的老厂房,逐渐成为工业遗存。把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厂房变成博物馆,让人铭记昨天,也能展望未来,这便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温度。这表明</p><p>①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p><p>②发展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③人们创造文化也享用着文化</p><p>④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把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厂房变成博物馆,让人铭记昨天,也能展望未来。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既创造文化,也享用着文化。同时也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③④正确。①②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茶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p><p>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p><p>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p><p>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p><p>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该老字号食品企业在“天人合一,顺时而食。”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推出随二十四节气更替的时令点心,受到消费者欢迎,表明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③④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项说法错误;民族文化的发展要以继承为前提,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夫妇沿故宫中轴线,依次参观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会着殿名中蕴含的“和”的中国传统文化。红垣黄瓦之间,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两国元首深度交流的切入口。由此可见</p><p>①文化与政治相交融并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p><p>②精神文化依赖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呈现</p><p>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国际影响力</p><p>④文化影响人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红垣黄瓦之间,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两国元首深度交流的切入口,这体现了精神文化依赖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呈现,也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中美价值观的差异(部分)</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价值</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美国人</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国人</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自我控制(自律)</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6</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48</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社会秩序</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18</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44</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追求自由</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42</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7</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热爱生活</p></td><td style="width:10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42</p></td><td style="width:8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7</p></td></tr></table><p>&#xa0;</p><p>表中的数字代表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这些价值观的强调程度,数字越大表明对该价值观越强调、越认可。此表可以说明</p><p>A. 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p><p>B. 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p><p>C. 同一价值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含义</p><p>D.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到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说明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B项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过程是主动的、自觉的过程,A项夸大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同一价值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也可能会有相同的含义,文化毕竟有其共性的一面,C项说法错误;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上的差异,但不是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某校开设艺术欣赏课程,引入中华民俗文化的欣赏:引入对联艺术,感受民俗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借助民间俗语、谚语,亲近民俗文化;讲解节俗知识,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节日的感情。开设艺术欣赏课程</p><p>①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有利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底蕴</p><p>③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④体现了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开设艺术欣赏课程,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底蕴,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不是全面继承而是批判继承,③说法错误;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著有《道德箴言集》的法国一代圣哲拉罗会富科认为,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启示我们</p><p>A.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p><p>B.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p>C. 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p>D. 古代就已经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并不是启示我们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A项不选;材料并不是强调优秀文化的作用,而是强调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项不选,C项正确;古代就已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又一次把中西医之争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解决,但医学里的“中”和“西”,并非如“是”与“非”“科学”与“非科学”那般对立,虽“道不同”但可“相为谋”,做到殊途同归。这是基于</p><p>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     ②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p><p>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各民族文化之间各有特色</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西医虽各有特点,但它们都是医学实践的反映,具有其共性,所以中、西医“虽‘道不同’但可‘相为谋’”,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8日,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官员认为,鼓浪屿展现了在亚洲全球化早期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互动和融合,其建筑特色与风格体现了中国、东南亚及欧洲在建筑、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交融。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①其目的是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p><p>②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③有利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p><p>④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p><p>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实践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并不是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①不选;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②④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有利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③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肢体动漫剧《三个和尚》自创作以来,已经成为剧院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演出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参加了丹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等演出交流,此外,该剧还填补了中国儿艺未曾到过非洲的空白。这一做法</p><p>①会推动中外文化的互动、交流、合作</p><p>②是在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p><p>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化传递共享</p><p>④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的这一做法,会推动中外文化的互动、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出中华文化走出去对外交流与传播,②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强调文化的传递共享问题,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的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p><p>①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p><p>②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p><p>③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p><p>④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有学者认为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在发展过程中遵循着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始终保持其基本特征,①②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③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性,不体现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p><p>A.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B. 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p><p>C.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 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选项是对外来文化的否定,故不是二者的共同点。B选项只强调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的重要性,故不是二者的共同点。D选项是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排除。“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故C选项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概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上述材料说明</p><p>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过程中继承        </p><p>②大众文化在我国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p><p>③文化创新就是推出融汇多种特质的新文化            </p><p>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这说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过程中继承,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①④适合题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②是错误的;文化创新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③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业一等奖的动画短片《低头人生》用夸张的手法将现实生活中低头一族的生活展现出来,冷幽默中透露出对低头族的担忧。2017年10月,《低头人生》获得学生奥斯卡国际动画片金奖。这主要表明</p><p>A. 世界文化越来越具有趋同性</p><p>B. 文化创作的灵感源自社会实践</p><p>C.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p><p>D.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业一等奖的动画短片《低头人生》用夸张的手法将现实生活中低头一族的生活展现出来,冷幽默中透露出对低头族的担忧。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作的灵感源自社会实践,B适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A是错误的;C、D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p><p>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p><p>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p><p>③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p><p>④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①②项符合题意;文化创新并不能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③项说法错误;民族文化之间应相互交流、借鉴与整合,而不是代替别的民族文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飞花令”就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2017年2月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则让改良版的“飞花令”又火了一把。上述材料表明</p><p>①中华文化因其博大精深而具有包容性</p><p>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中华民族中产生强烈共鸣</p><p>③传统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中发展</p><p>④改良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p><p>A. ①③</p><p>B. ①④</p><p>C. ②③</p><p>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表明传统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中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中华民族中产生强烈共鸣,②③项符合题意;中华文化因其特有的包容性而博大精深,①项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相约百湖城,坐看明月升。2017年中秋晚会首次走进东北,“花落”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美誉的大庆。晚会在以往的唯美意境中首次植入厚重硬朗的风格,汇入浓浓的龙江“味道”和满满的大庆元素。晚会以歌会形式为主,同时融人了舞蹈、器乐、诗朗诵、情景表演、戏曲、民俗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彰显“月落平湖、秋水长天”的意境和风貌,也让晚会的“亲情、乡情、家国情”不断升温。从中可以看出</p><p>①中国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p><p>②中国人都有文化自觉</p><p>③中国文化因源远流长而独树一帜</p><p>④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2017年中秋晚会彰显“月落平湖、秋水长天”的意境和风貌,也让晚会的“亲情、乡情、家国情”不断升温,这说明中国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①正确;中国人都有文化自觉说法绝对,②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③不选;晚会在以往的唯美意境中首次植入厚重硬朗的风格,汇入浓浓的龙江“味道”和满满的大庆元素,这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出现在3300多年前商代中晚期的汉字鼻祖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现代汉字及汉语语法结构,与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一脉相承,由此可见,甲骨文是</p><p>①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p><p>②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p><p>③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p>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①不符合题意。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不符合题意。代汉字及汉语语法结构,与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一脉相承,体现了甲骨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②④符合题意。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虽然其血脉世代相承,但在不同历史年代,其具体主旨各不相同:五四时期,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救亡图存;新中国建立后,表现为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拨乱反正时期,表现为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这表明</p><p>①爱国主义无确定的标准和科学的内涵&#xa0;&#xa0;   </p><p>②在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xa0;&#xa0;</p><p>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xa0;&#xa0;&#xa0; </p><p>④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爱国主义有科学的内涵,在具体的历史时期也不是没有确定的标准,①不选;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才是一致的,②不选;在不同历史年代,爱国主义的具体主旨各不相同,这表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正确;爱国主义血脉世代相承,但在不同历史年代,其具体主旨各不相同,这表明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嘉兴南湖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红船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p><p>②红船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p><p>③弘扬红船精神要注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p>④红船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红船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表明红船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什么</p></td><td style="width:364.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什么</p></td><td style="width:36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p><p>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p><p>③民族生存: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怎么样</p></td><td style="width:36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p><p>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p><p>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p><p>④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p><p>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前以网络剧等为代表的网络视听文艺蓬勃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部分节目为追求高点击率,将低俗元素作为制胜法宝,一些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直播节目污染着网络空间。对此我们应该</p><p>①奏响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示范作用</p><p>②加强文化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p><p>③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p><p>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让文化“活”起来</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些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直播节目污染着网络空间。对此我们应该奏响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示范作用,①正确;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与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无关,②不选;一些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直播节目污染着网络空间。对此我们应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③正确;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让文化“活”起来与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无关,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你最喜爱的业余文化活动”的问卷中,我们给出了包括“看电视”“玩手机”“读书看报”“看电影”选项,结果85%的人选择“玩手机”,8%的人选择“读书看报”,4%的人选择“看电视”,3%的人选择“看电影”。这表明</p><p>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与文化资源缺乏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p>②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p><p>③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池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p><p>④大众传媒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影响人们文化活动的选择</p><p>A. ②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表明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而大众传媒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影响人们文化活动的选择,③④项符合题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项说法错误;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战狼Ⅱ》将主流价值的表达与类型化的探索进行有机融合,用高质量视听奇观和高强度叙事节奏完成中国精神之于全世界的形象化展示,获得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战狼Ⅱ》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p><p>②弘扬正能量,削弱大众文化的社会影响</p><p>③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p><p>④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战狼Ⅱ》完成中国精神之于全世界的形象化展示,这启示我们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①正确;“削弱大众文化的社会影响”说法错误,②不选;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错误;《战狼Ⅱ》将主流价值的表达与类型化的探索进行有机融台,获得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这启示我们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攀比”和“面子”,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的婚嫁彩礼日益攀升,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甚至破坏了婚姻和爱情。改变这种变了味的婚俗文化,必须</p><p>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p><p>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③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p><p>④提高村民文化眼力,拒绝腐朽文化污染</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改变这种变了味的婚俗文化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没有直接关联,①不选;改变这种变了味的婚俗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正确;改变这种变了味的婚俗文化,必须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③正确;这种变了味的婚俗文化属于落后文化,并不属于腐朽文化,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2017年11月17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受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p><p>①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p><p>②有利于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p><p>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p><p>④体现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新风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①错误;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有利于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体现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新风的统一,②④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③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特别强调科技创新要在高质量发展、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经济体系构建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p><p>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理由。</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重视科技创新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p><p>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和政治文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重视科技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政治上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p><p>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日渐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p><p>④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为文化资源的收集、选择、传递和储存提供技术手段,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p><p>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重视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p><p>【解析】本题以科技创新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理由,考生可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重视科技创新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重视科技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政治上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重视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p><p>材料一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丢掉了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p><p>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跨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p><p>(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理解。</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p></div></div>
<div><p>【答案】(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②中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保持创新活力,成为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④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成为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答出任意三点即可)</p><p>(2)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艺创作者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②文化创新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为文化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化创作者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艺创作者要积极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④是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p><p>【解析】本题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文化创新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理解。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是中华文化,主要包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2)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设问指向“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实际是怎样进行创新,主要包括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坚持正确方向等),还可以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文艺工作者的聪明才智,文化创新需要从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等角度考虑。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对全党提出的要求。</p><p>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继续奋斗。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不畏牺牲、无私本献,我们才能不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坚守这份理想信念,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根”。</p><p>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p><p>结合材料,运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p></div></div>
<div><p>【答案】①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文明风尚;</p><p>②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工程。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相契合;</p><p>③引导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引领社会思潮,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p><p>④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首先明确需要调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其次要注意解读材料信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与理想信念相应的关键词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政府和个人都发挥作用,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可以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角度回答,个人可以从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角度分析。</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0.5pt"><td style="width:5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国家角度</p></td><td style="width:350.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要充分挖掘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弘扬传统美德和优秀革命道德。</p><p>②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p><p>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p><p>④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⑤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p></td></tr><tr style="height:82.5pt"><td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个人角度</p></td><td style="width:3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p>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p><p>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p></td></tr></table><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