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2:04:41

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心的体育用品店店主小张长期对店内商品的售价与销量进行统计。依据统计数据,她绘制了A款羽毛球拍与B款高档羽毛球的需求曲线示意图(如下图)。不久前,小张针对这两款商品推出了优惠策略:对A的价格只进行象征性调整,对B实行较大幅度让利,同时推出“A+B”的更大幅度组合优惠。这一策略的合理性在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9dd0fe20/SYS201904091011127237886249_ST/SYS201904091011127237886249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A的需求弹性较大,调价对其销量无实质性影响</p><p>②B的需求弹性较大,大幅让利可大幅增加其销量</p><p>③A和B为互补品,实行组合优惠可带动B的销售</p><p>④A的让利空间较大,大幅度降价会造成利润亏损</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B属于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强度大,实行较大幅度让利可带来销量的大幅增加,②符合题意;A、B属于互补商品,推出“A+B”的更大幅度组合优惠,可带动B的销售,③符合题意;由图可知,A的需求弹性较小,让利空间较小,①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龙薇传媒关于筹资计划和安排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既未及时披露与金融机构未达成融资合作的情况,也未披露无法按期完成融资计划原因,由此导致其拟收购的万家文化公司股价大幅波动,严重影响到证券市场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信心和利益。 据此判断</p><p>①万家文化公司的股民可以要求公司退还本金,减少损失</p><p>②万家文化公司股东大会应该加强对公司大股东的监管</p><p>③广大中小受害投资者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向万家公司索赔</p><p>④万家文化公司账目须向社会公开,以便投资人了解情况</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股票的相关知识,对于股东而言,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若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破产清算,要么股票转售给第三方,①说法错误;股东大会属于决策机构,不能行使监督权,②说法错误;面对公司的虚假记载、重大遗漏导致股价波动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广大中小受害投资者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向万家公司索赔,③正确;万家文化公司属于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其账目须向社会公开,以便投资人了解情况,④正确。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聚土地”是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至电子商务公司名下,电商公司将士地交予当地合作社生产管理,消费者网上认购土地使用权,并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而参与项目生产环节的农民则获得土地租金和工资。“聚土地”项目有利于</p><p>①依托互联网络,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p><p>②创新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p><p>③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农民个体劳动所得</p><p>④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聚土地”将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至电子商务公司名下,电商公司将士地交予当地合作社生产管理,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④正确;消费者网上认购土地使用权,并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而参与项目生产环节的农民则获得土地租金和工资。这表明“聚土地”创新了生产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②正确;①③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保护税法》,将原来排污费由中央和地方按1:9分成的原则,调整为将全部环保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不再参与分成。这一变化</p><p>①使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更合理,完善了生态治理体系</p><p>②能调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积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p><p>③优化了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了对环保的资金投入</p><p>④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央和地方对于排污费的比例划分与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无关,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无关,,故①③不符合题意;将全部环保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积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故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邯郸市永年区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不断完善“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监管”的运行框架。此举意在</p><p>①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p><p>②推动机构改革,优化职能设置</p><p>③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精准性</p><p>④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数字政府”建设是为了运用好数据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①正确;“数字政府”建设与推动机构改革、推动政务公开没有直接关联,②④不选;“数字政府”建设是为了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准确性,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一论述旨在强调()</p><p>①套用他国发展模式完善我国政治制度</p><p>②科学执政,创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p><p>③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p><p>④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并不是强调要借鉴他国发展模式完善我国政治制度,①不选;规律是客观的,“创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说法不正确,②不选;“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一论述旨在强调要坚定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上,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全球创新体系,主张依靠技术创新、经济形态创新以及体制创新,推动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便捷地流动,为全球发展绘制了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这说明:</p><p>①中国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彰显中国智慧</p><p>②我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世界发展发挥着建设性作用</p><p>③国际多边合作机制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p><p>④构建全球创新体系是国家之间经济科技合作的基础与动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国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上创造性的主张说明,中国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彰显中国智慧,我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世界发展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①②项符合题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③项说法错误;国家间的共同是国家之间经济科技合作的基础与动力,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美国埃默里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证明让干细胞携带氧化铁纳米粒子,通过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后,用磁铁能吸引这些细胞到达身体特定位置。科学家用磁力驾驭干细胞表明:</p><p>①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p><p>②对干细胞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p>③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多变的</p><p>④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变成现实</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科学家选用磁力驾驭干细胞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①正确;科学家让干细胞携带氧化铁纳米粒子,用磁铁能吸引这些细胞到达身体特定位置,这表明对干细胞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正确;材料并没有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复杂、多变的,③不选;观念的东西并不能直接转变成现实,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漫画《在阻止别人前进的同时,自己也停止了前进》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3/10/641ee861/SYS201902231004217348637945_ST/SYS201902231004217348637945_ST.001.png" width="278"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人类实践具有社会性,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个人实践活动</p><p>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要求我们不能孤立的看问题</p><p>③一切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这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两分法</p><p>④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绝不可能,要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漫画《在阻止别人前进的同时,自己也停止了前进》,启示我们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离开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不断进步,实现人生价值,①④项符合题意;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不等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②项说法错误;一切事物都有两点,但不能把两点归结为优点和缺点,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识经历了“速度就是效率”到“效率为主,注重可持续”,再到“又好又快”和“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最后到现在“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这说明</p><p>①不同主观条件的人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p><p>②随着实践过程的推移和变化,人们的认识要与时俱进</p><p>③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p><p>④受主客观条件制约,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题干中,人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识经历了“速度就是效率”到“效率为主,注重可持续”,再到“又好又快”和“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最后到现在“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这体现了随着实践过程的推移和变化,人们的认识要与时俱进;同时也说明受主客观条件制约,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故②④正确;①③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可见</p><p>①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可以实现对既有理论的突破</p><p>②在与传统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才能实现科技的创新</p><p>③以革命批判精神否定过去的观念,才能实现科技创新</p><p>④科技创新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p><p>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②选项中“绝对不相容的对立”的表述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③选项错误,对过去的观念不能完全加以否定。要实现5G技术,需要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可见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可以实现对既有理论的突破,科技创新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故①④选项入选。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一辈子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当前,一些人瞄准这一市场需求,将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转译成大众可以理解的内容,将庞杂的知识过滤成相对精简的干货,放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明码标价,真正实现了“凭知识吃饭”。知识的传播链条不断简化,学习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随时学习,甚至可以直接按需约见选人、向牛人提问,同时省去了在信息海洋搜索和提炼的过程。付费的知识产品,为学习者认知世界提供了多元视角,也有助于鼓励知识生产者不断生产和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为49.1亿元;预计到2020年,该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p><p>经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知识付费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人借知识分享行推销产品之实,有分享者将同一内容改头换面重复收费,抄袭者也屡见不鲜。这些做法,难免让网友质疑“圈钱”。</p><p>(1)结合材料和经济学知识,分析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兴起的主要原因。并针对目前的乱象,就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知识分享者提出建议。</p><p>(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付费对我们的学习会产生的积极影响。</p></div></div>
<div><p>【答案】(1)①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知识产品的需求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人们版权意识增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市场手段的应用以及国家鼓励创业创新,激发了知识生产者的积极性。</p><p>②建议:遵守法律,坚守诚信,尊重知识产权拥有者和消费者的权利;提高自身修养,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品;提供个性化知识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p><p>(2)①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学习的限制,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条件;②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加了选择性,能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③改变了学习方式,加速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高了学习效率。</p><p>【解析】</p><p>本题以我国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决定消费、大众传媒、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兴起的主要原因,考生可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知识产品的需求增加;人们的版权意识增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市场手段的应用以及国家鼓励创业创新等角度进行说明。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知识分享者,考生可从遵守法律,坚守诚信;提高自身修养,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品;提供个性化知识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p><p>(2)知识付费对我们的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考生可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学习的限制;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加了选择性;改变了学习方式,加速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建设美丽、富饶乡村,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p><p>我国西南地区某县农村,风景秀美、气候温和、空气清新,适合种植茶叶、烤烟、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度假产业和农业的自然基础,但受制于道路交通问题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为振兴农村,该县致力于改变交通落后状态,修建了由高速公路、县级公路、乡镇公路、村级公路构成的公路网。</p><p>路网建起来了,但最初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并无明显改善。原因是人们护路的公共意识淡漠,有的村民把自家门前的公路当成了垃圾场、晒谷场,道路坍塌了没人修,道路结冰了无人管……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畅、安全、卫生、美观。于是,该县推行了“路长制”改革,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路长,各种公路全面设立以党政领导为责任主体的一级路长、二级路长,负责公路管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安全巡视。同时,30000多名贫困群众应聘担任道路管护员,年收入增加6000元。</p><p>道路通畅了、安全了、漂亮了,美丽乡村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该县的乡村旅游业开始兴旺,沿公路布局的80余万亩茶叶、烤烟、蔬莱也逐步产生经济效益。广大群众尝到了甜头,对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有了新的认识,自觉护路的意识大为增强、自觉护路行为已然多见。</p><p>(1) 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原理,分析该县实行“路长制”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意义。</p><p>(2)结合材料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分析该县群众公共意识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p><p>(3)乡村之美是独特的,有别于城市之美,自古以来,令人向往和流连。请写出两句描写乡村自然美或人文美的中国古诗句。</p></div></div>
<div><p>【答案】(1)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并决定或影响着其他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道路交通问题是制约该县乡村发展的主要矛盾。“路长制”改革着眼于落实道路管护,促进了道路交通状况的全面改善,并带动了培养公共意识、合理布局产业等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p><p>(2)①文化是经济的反映,由经济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②最初,该县群众公共意识淡漠,对道路交通的经济影响认识不足,是当地经济长期贫困落后的反映,一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来,该县众公共意识增强,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反映,并将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p><p>(3)描写乡村的自然美、人文美的古诗句均可。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p><p>【解析】此题以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为背景材料,考查主要矛盾、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知识。</p><p>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原理,分析该县实行‘路长制’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属于意义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主要矛盾”原理,属于微观考查。其次要明确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将原理与材料相结合进行分析即可。</p><p>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分析该县群众公共意识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设置有两个小问,即“分析该县群众公共意识的变化”“分析该县群众公共意识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别属于“概括类试题”和“影响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属于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对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于第一小问,从“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分析即可;对于第二小问,则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进行分析即可。</p><p>第(3)问要求“乡村之美是独特的,有别于城市之美,自古以来,令人向往和流连。请写出两句描写乡村自然美或人文美的中国古诗句。”属于开放类试题。此类试题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考生只需围绕主题及相关要求任写两句中国古诗句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