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零诊模拟文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会导致E点向E’点移动的原因可能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4/10/51e8448a/SYS201901241003569188864986_ST/SYS201901241003569188864986_ST.001.png" width="239"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因环保因素,生产该商品的企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p><p>②该商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负面效应剧增</p><p>③该商品的替代品涨价</p><p>④该商品的互补品实行降价促销活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导致E点向E’点移动,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品涨价,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扩大,价格上涨,③项符合题意;该商品的互补品实行降价促销活动,互补品需求量扩大,导致该商品需求量扩大,价格上涨,④项符合题意;因环保因素,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可能会增加个别劳动时间,而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①项说法错误;该商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负面效应剧增,则会导致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底上映的电影《芳华》,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许多影评人不断发表观点,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这群观影者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心理去观看影片</p><p>A.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p><p>B.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p><p>C.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p><p>D.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主要是受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影响,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单车、汽车、充电宝,再到雨伞、健身仓等共享项目纷纷诞生,大大提升生活便利度,共享经济也成为2017年的资本风口。与此同时,行业大浪淘沙,融资管理和环境管理问题频出'仅共享单车行业,2017年就有悟空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等近10个项目相继停止运营。专家指出,未来共享经济应该是发展和规范并重,其依据是</p><p>A. 市场机制能更好的发挥资源配置作用</p><p>B. 维护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p><p>C. “有形的手”需要“无形的手”制约</p><p>D. 法律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显示共享经济诞生以来的成绩,同时重点提出日前出现的问题,要求回答“未来共享经济应该是发展和规范并重”的专家意见的依据,而A项强调市场调节作用,与设问不符;C选项“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顺序表述错误;D和材料没有直接关联;B维护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符合“发展和规范并重”的提法;故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移动支付被称为我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它是指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购物支付的一种非接触结算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p><p>【1】作为移动支付领域的佼佼者,支付宝目前已经登陆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家线下商户。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还在进化,刷脸支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让世界的目光看向中国。开展移动支付业务</p><p>①改变了货币职能,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品质</p><p>②克服了交易限制,增加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p><p>③方便了购物消费,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周转效率</p><p>④拓宽了交易渠道,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支付需求</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2】2017年8月l8日,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成立。该法院将集中管辖杭州地区网络购物、合同纠纷等涉网案件,通过标准化、结构化的新型互联网审判方式,实现“涉网纠纷在线审”,当事人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诉讼。该法院的设立</p><p>①为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司法保障</p><p>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向互联网领域的拓展和延伸</p><p>③有利于推进司法公开,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效率</p><p>④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p><p>【1】B</p><p>【2】D</p><p>【解析】</p><p>【1】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不能改变货币职能,购物结算仍然需要现实的货币,而不是只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①错误。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并不能完全克服交易限制,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不能增加流通中所需货币量,②错误。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属于转账结算,可以方便购物消费,为人们的消费带来诸多便利,③符合题意。“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还在进化,刷脸支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这说明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拓宽了交易渠道,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支付需求,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p><p>【2】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没有涉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不符合题意。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不是法院,③表述错误。“通过标准化、结构化的新型互联网审判方式,实现‘涉网纠纷在线审’,当事人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诉讼”,这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向互联网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后,反腐败高压态势力度不减。中国作家网近日推荐了一部反腐倡廉小说《国家誓言》。这部作品以媒体已经披露的腐败案件为素材,在虚构、想象的基础上,揭露了以盐川市委书记寇昌雄为首的党内腐败分子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累累罪行。这说明了《国家誓言》是</p><p>①主观内容与客观形式的统一</p><p>②虚构的现象与真实的本质的统一</p><p>③主体的创造性与客体物质性的统一</p><p>④现实的触目惊心与文学作品的虚幻性的统一</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选项错误,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选项错误,文学作品不都是虚幻的。题目中,反腐倡廉小说《国家誓言》以媒体已经披露的腐败案件为素材,在虚构、想象的基础上,揭露了以盐川市委书记寇昌雄为首的党内腐败分子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累累罪行。这说明了《国家誓言》是虚构的现象与真实的本质的统一,主体的创造性与客体物质性的统一;故②③选项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与下图漫画所表达的寓意一致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09/10/e9daf5db/SYS201902091004028128930754_ST/SYS201902091004028128930754_ST.001.png" width="233" height="2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p><p>B.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p><p>C.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凤声</p><p>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中,该卖辣椒的人没有对辣椒的客观实际情况做出反映,故两个顾客均走掉了,从哲学上来看体现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故B选项体现的哲学道理与题意相符。A选项不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选项体现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学原理。D选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1956年党的八大算起,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已经60多年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修改的依据在于</p><p>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p><p>②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解决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p><p>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p><p>④社会意识丰富多彩,为社会实践创造了重要前提</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出这种修改的依据在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解决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故①②选项入选。③选项强调主要矛盾,与题意不符。④选项错误,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p><p>①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在无限实践发展中被推翻 </p><p>②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p><p>③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p><p>④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一种新的认识是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不是对传统认识的推翻,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①错误,②正确;认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对物质的研究有指导作用,③正确;认识奠定物质基础,很明显说法错误,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漫画(懒惰就像是一只笼子,关住了知识的仓库,让你一事无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1/07/10/e99eaaab/SYS201811071004451349192296_ST/SYS201811071004451349192296_ST.001.png" width="154"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p><p>B. 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p><p>C. 发挥意识对认识世界的促进作用</p><p>D. 要树立创新意识,打破枷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没有强调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A项不选;漫画是讽刺懒惰,不做事的人,这是启示我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B项正确;正确的意识才会对认识世界有促进作用,C项说法本身不准确;漫画没有强调要树立创新意识,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结合互联网的创新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凸显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的社会效益,当大家纷纷为共享单车的共享便捷、酷炫造型等点赞时,“乱占道”现象、竞争环境激烈、车辆被不当使用、甚至恶意损坏、频出的技术故障等也让人们怀疑。对于共享单车的发展,我们应该()</p><p>①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又不能否认发展道路的曲折性</p><p>②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渐进性,积极推动事物发展质的飞跃</p><p>③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又要认清事物联系的多样性</p><p>④把握事物之间的斗争性,又要推动双方的转化</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对于共享单车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又不能否认发展道路的曲折性,①正确;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渐进性,我们应重视量的积累,②不选;对于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乱占道”、竞争环境激烈、车辆被不当使用等情况,我们应该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又要认清事物联系的多样性,③正确;我们要推动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④说法不准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强烈愿望,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6月27日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并于2018年1月1日施行。根据中央有关部署,国务院陆续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环保部公开约谈,到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再到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瞥查,一系列环保重拳出击,一系列举措抓铁有痕,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空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p><p>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首次把“美丽”写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p><p>材料二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体制,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建立绿色生产,企业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改变生产模式,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绿色生产;在创造利润、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和环境的责任。建立绿色消费,消费者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绿色意识;要有环保素养,积极主动检举和依法控告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p><p>(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和消费者应怎样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p></div></div>
<div><p>【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领导体制;②全国人大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③国务院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要贯彻落实中央、全国人大的决定,出台和采取具体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④环保部等政府机关,要确实履行经济、生态等职能,加强监管,增加投入,多措并举,使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p><p>(2)企业: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生产模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节能减排,绿色生产;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发展;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p><p>消费者: 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②增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活动;③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运用法律武器同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违法行为作斗争。</p><p>(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p><p>【解析】本题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强烈愿望,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国家应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题目的审读,可以从多个主体角度入手作答。从党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领导体制;从人大的角度来看,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从政府的角度,需要贯彻落实中央、全国人大的决定,出台和采取具体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企业和消费者应怎样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抓住企业与消费者这两个主体,找到答案的切入点。根据材料的表述,企业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社会效益,故主要可以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着重可以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及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等角度进行展开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孕育而来的,时间的积累增添了它的厚度,但并未将它与当下隔绝开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引发的古诗词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承续,正在成为时代的共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和冷门学科,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朗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共课。这将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p><p>对此有人提出两种观点,一方面我们要保留传统文化、传统习俗里面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传统文化进课堂有利于增进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毕竟是过去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不相适应的内容日益突显,因此不必过多强调继承传统文化,而更应该注重文化的创新。</p><p>(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你认为是应该强调继承传统文化还是应该注重文化创新。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说明你的理由。</p><p>(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如何运用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发展。</p><p>(3)作为青年学生,请以“中华文化”为主题,设计两种活动,并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p></div></div>
<div><p>【答案】(1)应该继承传统文化的理由: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衄带。能给人精神动力。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发扬和继承的。③中华文化源远漉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尊重传统文化,让人们更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注重文化创新的理由:①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传统文化如果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才能够保持文化的生命力。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才能够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p><p>(2)①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既要看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看到传统文化的糟粕,因此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传统文化有其产生和存在的时代背景,我们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发展。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源于中国古代智慧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p><p>(3)开晨阅读演讲等活动,目的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展学习中华传统手艺的实践活动,目的是使精神外化于行,成为自觉行动。</p><p>【解析】本题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如果强调继承传统文化,考生可从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能给人精神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发扬和继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尊重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如果强调注重文化创新,考生可从传统文化如果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保持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才能够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等角度进行说明。</p><p>(2)如何运用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发展,考生可从我们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文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等角度进行说明。</p><p>(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开展阅读演讲等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展学习中华传统手艺的实践活动,使精神外化于行,成为自觉行动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