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p><p>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闭幕</p><p>②万达院线、中国电影等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p><p>③《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制作精良的综艺节目热播</p><p>④观众欣赏《流浪地球》等优秀的影视作品</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闭幕,属于政治现象,①不符合题意;万达院线、中国电影等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属于经济现象,②不符合题意;《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制作精良的综艺节目,属于文化产品,③属于文化现象;观众欣赏《流浪地球》等优秀的影视作品,属于文化活动,④属于文化现象。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丝途•昂扬”大型文化交流由新华网整体运营,上汽大众出资助力,全球合作。今年的活动将带领大家共同开启以东盟国家为目的地的丝路探寻,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2018年举办的推介活动,助力沿途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表明</p><p>①经济和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交融有利共同发展</p><p>②为推动海内外文化最终走向同一创造了条件</p><p>③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p><p>④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中需要物质载体</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018年“丝途•昂扬”大型文化交流推介活动,助力沿途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说明经济和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交融有利共同发展,①符合题意;海内外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融合,但又保持各自特色,“走向同一”错误,②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中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③不符合题意;助力沿途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丝途•昂扬”由新华网整体运营,开启以东盟国家为目的地的丝路探寻,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说明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中需要物质载体,④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隐性传播”是相对于“显性传播”而言的,是指在特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输出信息,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暗示和感染,并逐步接受和认同信息内容的过程。下列古语中与“隐性传播”意思一致的是</p><p>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p><p>②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p><p>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p><p>④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隐性传播”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特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都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特点,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③体现了内外因的关系,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1月21日,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活动集中展示了2017年以来发挥网络正能量引导作用的优秀人物和作品,营造了浓厚的网络正能量氛围,点赞正能量成为了网络空间最强音。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开展“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评选活动的依据是</p><p>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使人自然提升文化素养</p><p>②参加文化活动能促进公民素质全面提升</p><p>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p><p>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实践活动</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开展“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评选活动的依据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实践活动,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错误,错在“自然”;文化活动不一定是健康、有益的,因此,参加文化活动不一定能促进公民素质全面提升,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集中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基于它</p><p>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p><p>②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p><p>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p><p>④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史</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基于它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史,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 )</p><p>A.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p>B.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C. 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p><p>D. 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春节回家与家人团聚,体现的是一种情感,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混淆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概念,故排除;民族节日同经济、政治制度本身并无直接关系,故选项C表述错误,故排除;选项D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首流行于国内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进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后,《茉莉花》香遍世界,让世界认识了璀璨的中国文化艺术,领略了中国民乐艺术的迷人气质。这表明</p><p>A. 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p><p>B.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C. 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p><p>D. 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民间小调《茉莉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进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后,《茉莉花》香遍世界,让世界认识了璀璨的中国文化艺术,领略了中国民乐艺术的迷人气质。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B选项入选。A选项只强调个性,错误。C选项只强调共性,错误。D选项表述错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民族文化</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文化</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现</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的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因</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结论</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语言是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积淀着一个民族的风雨兼程。从面向国内观众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汉字英雄》,到面向世界汉语学习者的中文比赛活动“汉语桥”,国内外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长。持续升温的“汉语热”</p><p>①折射出中国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p><p>②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无比的优越性</p><p>③有利于加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p><p>④能够加深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消除文化差异</p><p>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从面向国内观众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汉字英雄》,到面向世界汉语学习者的中文比赛活动“汉语桥”,国内外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长。持续升温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加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③适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②错误;消除文化差异说法错误,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2月13日、大英博物馆宣布和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平台建立更深入的商业伙伴关系、欲借力天猫推广博物馆新的IP衍生品。此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颐和园、V&A(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等均已入驻天猫。博物馆纷纷合作互联网是因为</p><p>①网络平台对文化传播具有无可替代的助力作用</p><p>②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p><p>③经济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p><p>④科技创新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欲借力天猫推广博物馆新的IP衍生品”表明博物馆纷纷合作互联网,是因为网络平台对文化传播具有无可替代的助力作用,经济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④说法错误,科技创新会影响文化的发展,但不具有引领作用。所以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文化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p><p>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p><p>B. 思想运动</p><p>C. 科学技术的进步</p><p>D. 教育方式的变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A适合题意;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不合题意;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B不合题意;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9月21日,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发布国庆旅游安全提醒,中国公民在斯旅游应注意文明出行。应提前了解并遵守斯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在参观寺庙和狮子岩等景点时,要注意衣着得体,并留意景点是否允许拍照。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p><p>②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个性差异</p><p>③做世界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p><p>④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一切文化</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中国公民在斯旅游应注意文明出行,遵守斯国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注意衣着得体,并留意景点是否允许拍照,说明各国文化一律平等,要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个性差异,①②符合题意;“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不是做世界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③错误;在文化交流中,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文明成果,不是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一切文化,④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p><p>A. 鲜明的民族性 B. 相对的稳定性 C. 时代的先进性 D. 强大的包容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材料的关键句是:礼源远流长,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体现了“礼”在时代相传中保留胃基本特征,又能够因时而变,这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ACD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正确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清明节期间,盐城市民政局继续紧扣“文明、绿色、低碳、环保”工作宗旨,以“文明祭扫•节地生态安葬”为主题,大力宣扬清明文化、倡导祭祀新风。鲜花祭祀作为大力推广无烟祭祀的有力举措。“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p><p>①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p><p>②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p><p>③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p><p>④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失精神力量</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从材料可以看出,“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②③项符合题意;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①项说法错误;对于传统孝道文化要批判继承,而不是全盘承袭,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9月初,拥有200年历史的巴西国家博物馆被大火吞噬,馆藏的2000多万件文物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仅有10%得以幸免。日前里约热内卢的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将此前扫描过的巴西国家博物馆300多件藏品打印出来、“重现”在火灾中被烧毁的众多文物,这说明</p><p>①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革</p><p>②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客观完整的存挡和有效的展示</p><p>③数字化技术可以恢复被烧毁的众多文物,使原物得以重现</p><p>④现代技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材料主要是科学技术对发展的影响。从材料可以看出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革,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客观完整的存挡和有效的展示,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把数字化技术的作用夸大化,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观点错误;本题应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p><p>①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p><p>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p><p>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p><p>④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教育并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①不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所以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能促进儒家思想的发展,②正确;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③正确;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观点不科学,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为G20峰会准备的纪念礼品丝巾中,充分融合了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体现了中国风韵,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p><p>①要充分发挥商业贸易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p><p>②文化交融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p><p>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④文化发展应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商业贸易;②错误,对本民族文化是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礼品丝巾,充分融合了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体现了中国风韵,同时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这说明文化创新既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p><p>A. 广泛性 B. 排他性 C. 包容性 D. 先进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并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C正确;广泛性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A错误;中华文明从不具有排他性,B错误;中华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是所有的中华文化都是先进文化,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保护</p><p>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p><p>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古籍的保护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①③适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②是错误的;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p><p>①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p><p>②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p><p>③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p><p>④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p><p>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文学艺术的相关知识。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①②③正确;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p><p>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p><p>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p><p>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创新精神</p><p>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和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①④项符合题意;②③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段时间霸屏的宫斗剧因其随意篡改历史,将人性的黑暗无限放大扭曲,会让观众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知,遭到国内各大卫视的停播,卫视此举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这说明</p><p>A. 文艺作品应该高度写实不能虚构</p><p>B. 大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p><p>C. 文化事业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p><p>D. 文化产业需要政府的管理和引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材料说明文化产业需要政府的管理和引导,要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D项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文艺作品创作应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人民心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高度写实,A项说法错误;大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而不是多元化特点,B项说法错误;文化事业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高考前夕,有些考生和家长们求神拜佛,将榜上有名寄托于神灵的庇护。这说明</p><p>A. 腐朽文化毒害人们的思想和灵魂</p><p>B. 封建迷信的社会作用有利有弊</p><p>C. 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p><p>D. 落后文化在生活中仍依然存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落后文化的相关知识。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文化,高考前夕,有些考生和家长们求神拜佛,将榜上有名寄托于神灵的庇护。这表明落后文化在生活中仍依然存在,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腐朽文化的危害性的相关内容,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封建迷信是一种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B项中的“有利”说法错误,排除;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C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下列选项能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是</p><p>①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五百多所孔子学院</p><p>②某社团倡议抵制西方文化并拒过西方节日</p><p>③我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④某市政府在广大农村着力推进交通建设</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是我国文化自信的表现,故入选。②选项观点错误,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应该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盲目排外,故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政府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是文化自觉的表现,而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文化建设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是:</p><p>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p><p>C.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A正确;BCD都不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据此回答,我们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p><p>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p><p>②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p><p>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p><p>④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p><p>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①正确;“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不是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要求,②不符合题意;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③正确;西方反华势力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这些表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④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根据中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题材创排的话剧《起飞在即》,聚焦国产民用客机设计制造的种种努力和艰辛,真实反映出“中国制造”的精神与发展质的飞跃,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可。《起飞在即》能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可主要是因为它</p><p>①反映时代生活,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p><p>②重视社会效益,保障了群众基本文化权益</p><p>③坚持文化自信,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p><p>④勇于开拓创新,用高科技推动传统文化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材料中“根据中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题材创排的话剧《起飞在即》,聚焦国产民用科技设计制造的种种努力和艰辛,真实反映出‘中国制造’的精神与发展的质的飞跃”,说明该话剧之所以能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可,主要是因为它反映时代生活,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坚持文化自信,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②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用高科技推动传统文化发展,④不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针对漫画《霸座》的一些人的“霸座”行为我们应该(我就是不按号坐,你能把我怎么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3/08/d1bc4847/SYS201908230805162952751578_ST/SYS201908230805162952751578_ST.001.png" width="175"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②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p><p>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时代精神</p><p>④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针对漫画中的“霸座”行为,我们应该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素养,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理想信念和时代精神,③不符合题意;针对漫画中的“霸座”行为,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p><p>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p>②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p><p>③形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p><p>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说明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引导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④符合题意;“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中的“杜绝”一词说法过于绝对,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见义勇为”,③与题意不符。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时代要突出心灵美的塑造,引导人们把心灵美、行为美和环境美有机统一起来,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不符合美丽心灵建设要求的是</p><p>A. 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p><p>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p>C.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p>D.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要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认识和对待,符合社会发展的精华部分要吸收,而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糟粕部分要剔除或改造,故C“大力弘扬”过于笼统,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大学岁月,我们在充满乐趣的教学中汲取营养,爱上了理论学习。当理论从认知进入灵魂,它会让我坚强,敢去挑战,也敢与病魔抗争。”这是生病化疗中的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周惠容发给东北师范大学思政教师钟启东的微信内容。周惠容的感触说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p><p>①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p><p>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p><p>③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p><p>④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当理论从认知进入灵魂,它会让我坚强,敢去挑战,也敢与病魔抗争。”说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①③符合题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题目主旨不符,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当文化配置科技强劲引擎,科技燃亮文化发展之路时,必将不断催生一系列新兴北态和新的表现形式。在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越来越多的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产品涵盖了舞台演艺、三维动画、数字文化旅游、影视互动、数字出版等领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p><p>材料二: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各地财政纷纷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支持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p></div></div>
<div><p>【答案】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地财政纷纷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大力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催生了三维动画、数字文化旅游、数字出版、影视互动等新兴文化业态,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p><p>【解析】</p><p>本题以国家重视文化建设为话题设置情境,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考生可先梳理关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有关知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作用的双重性等。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对应相关的知识点,组织答案。</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为了进一步感受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某班同学特从网上搜索了一些做法,请你根据表列信息,将下列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或依据依次写在试卷上。</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502.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39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网页内容</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或依据</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39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坚持强化春节文化的核心价值,使春节文化长盛不衰</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39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39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在春晚舞台上,由云朵、云飞、扎西顿珠、呼斯楞、王紫格、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傲曰其愣等联袂演出的民族歌舞《中华手拉手》,展现一幅“五十六个民族手拉手,亲如一家相亲相爱”的民族画卷。</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39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国家京剧院根据歌德经典名作《浮士德》改编的实验京剧《浮士德》,在遵循京剧规律的基础上大胆融入西方审美元素,是一次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是一次“以中国语汇讲述世界故事”的有益探索和尝试。</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p></td></tr></table><p> </p><p> </p></div></div>
<div><p>【答案】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或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点找出课本上相对应的知识点:从“汉字”、“文化典籍”中找出课本上相对应的是知识点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春晚舞台上民族歌舞《中华手拉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性);实验京剧《浮士德》是根据歌德经典名作《浮士德》改编的,同时又融入西方审美元素,体现中华文华的包容性。运用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组织答案即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革开放40年文化体制改革成就</p><p>材料: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伟大实践,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补短板提效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目前,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立。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每年开展活动近200万次,服务群众达5、6亿人次。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5462亿元,增长15.2%,占GDP比重4.29%。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文化走出去迈出新步伐。《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等荧屏热播,获年轻观众点赞;非遗带动贫困地区就业,成为精准扶贫重要抓手。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案例不胜枚举。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日益成熟;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建成35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文化领域是如何取得极不平凡成就的</p></div></div>
<div><p>【答案】①推动文化传播手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p>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p><p>③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p><p>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p><p>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走出去迈出新步伐。</p><p>【解析】</p><p>本题以改革开放40年文化体制改革成就为话题设置情境,从“文化创新”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建构知识体系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论证事物、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文化领域是如何取得极不平凡成就的。知识限定明确,考生可先回顾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基础、途径、作用、意义、主体、内容、手段等,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确定具体的知识点有途径创新、主体创新、手段创新等,其中途径创新包括根本途径、基本途径,这些知识点明确后,简单结合材料分析作答即可。“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说明的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的指向是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正好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文化走出去迈出新步伐”说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把这些分析思路梳理整合,答案要点可成。</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材料:上世纪80年代,晋江市政府提出打造文化普江的目标。为此,晋江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强文化建设,整理了《晋江文化典藏》等文化典籍,设立了“晋江市文艺创作援助基金”,激励和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同时,在全市布点30所中小学设立世界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等技艺传习点,在多地成立高甲戏保护示范点及中医养生保护示范点,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文化惠民功能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进企业”活动,深化文明创建,打造“诚信晋江”,高甲、木偶等专业剧团还到国内外演出近千场....在反哺经济中,晋江文化之根越来起强壮。</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晋江政府的作为是如何助力晋江文化发展的。</p></div></div>
<div><p>【答案】①晋江政府加大投入,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设立奖项,发挥了对文化的激励作用;</p><p>②重视对文化典籍的整理,保护文化遗产,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创新;</p><p>③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们的文化权益;</p><p>④文化进校园进企业,发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深化文明创建;</p><p>⑤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重视诚信意识的培养;</p><p>⑥晋江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拓展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p><p>【解析】</p><p>本题以晋江市政府打造文化普江的作为为试题情境,从《文化生活》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研读材料,从材料到观点,从现象到理论的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晋江政府的作为是如何助力晋江文化发展的。考生先梳理材料中列举的晋江政府的作为联系相关的知识点,投入大量资金,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整理文化典籍,保护文化遗产,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创新;设立文艺创作援助基金,发挥对文化的激励作用;重视文化事业,保护人们的文化权益;文化进校园进企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深化文明创建,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升居民文化培养;专业剧团赴国外演出,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拓展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等。把这些文化建设举措和知识点精简整合形成答案要点。</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