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8:04

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③第10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课时卷

题型:简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当代著名作家,用20年的时间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呕心沥血创作了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你在高原》一书主要讲述的是一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的经历,围绕地质队员宁伽不断探究父辈及家族的兴衰、苦乐、得失和荣辱的故事,在广阔的背景下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质。这部鸿篇巨制的分卷各不相同,创作风格差异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古典、现代、梦幻、意识流、魔幻、武侠叙事、寓言、童话……既可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被学界称为“囊括了19世纪以来所有的文学试验”。</p><p>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作者是如何创作这部鸿篇巨制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该作者立足于社会实践,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使作品能在广阔的背景下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质。②该作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该作品被誉为“囊括了19世纪以来所有的文学试验”。③该作者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从而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创作风格。(如果从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的有效信息,然后要调动和运用设问指向的规定性知识,最后运用这些规定性知识对材料信息点对点地进行描述和阐释。组织答案时,要将信息和知识准确对应起来,要避免张冠李戴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出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外宣传工作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材料启示我们要</p><p>①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p><p>②坚持用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p><p>③在文化建设中把握好外国文化的方向 </p><p>④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对外宣传工作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必须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①符合题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以其他民族可以接受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文化,④符合题意。②夸大了中国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观点错误。我们无法把握外国文化的发展方向,③与题意无关,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28日,现代京剧《党的女儿》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该剧主创团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赴江西进行考察采风,收集历史文献、口述史录音、录像等历史资料,现场聆听原生态兴国民歌,聆听苏区故事、感受苏区精神,力争达到剧目创作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相结合。由此可见</p><p>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p><p>②文化创新实际是一个创造新文化的过程</p><p>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p><p>④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揭示了该主创团队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①②正确符合题意。③④材料均没有反映,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级动画大师宫崎骏以清新的艺术风格,精湛的艺术功底和充满孩童般的想象与构思,宣扬生命的真善美、和平与环保等充满正能量的主题。这值得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学习与借鉴的是</p><p>①从外来文化中挖掘创新源泉</p><p>②在文化创作中体现时代精神</p><p>③汲取外来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p><p>④充分挖掘文化作品的商业价值</p><p>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世界级动画大师宫崎骏的文化创作,体现了和平与环保等充满正能量的主题,紧跟时代,对于这些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借鉴,②③符合题意。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创新源泉只能从实践中寻找,①观点错误。材料未涉及挖掘文化的商业价值问题,排除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配方和精选药材等情况下,吸收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有的制成瓶装汤药,有的制成冲剂,有的制成丸药。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创新</p><p>①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p><p>②要以中国医药文化为基础  </p><p>③必须以先进的工艺为手段  </p><p>④需要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由“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配方和精选药材等情况下,吸收了西药的一些优点”可知,①④符合题意;文化创新应立足于社会实践,②观点错误。③观点绝对化,表述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羊年央视春晚不仅延续了往年春晚吉祥喜庆的传统,而且设计了吉祥物“阳阳”。“阳阳”全身金黄,长着一对长长的角,戴着肚兜,摆出各种可爱动作。这是春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吉祥物。这佐证了文化创新要</p><p>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p><p>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C.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p><p>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反映了羊年春晚在原来春晚的基础上增设了吉祥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据此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p><p>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p><p>②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艺</p><p>③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④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p><p>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反映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艺工作者想要创作出优秀作品,就需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分别从文化借鉴与文化继承角度阐释如何进行文化创作,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日,中国少数民族精品音乐会第三季《湘桂琼》划上圆满句号。在此次音乐会上,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创造性地用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来演奏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音乐感受。这告诉我们</p><p>①文化创新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p><p>②传统文化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根基</p><p>③文化创新要借鉴不同民族的文化</p><p>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和博采众长</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创造性地用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来演奏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体现了①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根基,②观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外来文化,④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7日,第四届“乐·谊国际音乐节”在香港大会堂演奏厅举行启动仪式。此次音乐节不仅有芬兰和香港本地演奏家的强强联手,还有融合中西方建筑和音乐文化的特别表演场次,打造与众不同的音乐盛宴。举办这种音乐盛宴需要有</p><p>①海纳百川的胸怀,全面吸收芬兰音乐文化  </p><p>②熔铸百家的气魄,消除中外文化间的差异   </p><p>③科学分析的态度,处理好芬兰文化的影响   </p><p>④相互借鉴的思维,共同推动中芬文化创新</p><p>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①“全面吸收”说法错误,②错在“消除中外文化的差异”。采用排除法,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广东省首部非遗主题微电影《鹤无双》,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为题材,讲述了爷孙俩的鹤舞传承故事,将历史与个人、文化与亲情、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p><p>②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p><p>③文艺创作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p><p>④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p><p>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微电影《鹤无双》依托爷孙俩的鹤舞传承实践,将历史与个人、文化与亲情、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同时揭示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揭示文化的多样性,也没有反映文化对实践的反作用,②④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想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就一定要“接地气”。艺术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但创作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这是因为</p><p>①文化创新要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p><p>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p><p>③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人民群众</p><p>④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p><p>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一方面强调了文化创作要服务于人民,另一方面强调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重要性,①②正确符合题意。文化创造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③观点错误。④材料没有反映,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歌剧虽是舶来品,但一味地模仿西洋,永远成不了威尔第(意大利歌剧艺术大师)!”“西洋歌剧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但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的宝库更不能丢。”下列符合上述观点的是</p><p>①孤芳独美,保留传统 </p><p>②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p><p>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p><p>④推陈出新,以旧换新</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味地模仿西洋,永远成不了威尔第”,这说明借鉴外来优秀文化要结合自身实际,即要坚持洋为中用,“但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的宝库更不能丢”说明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即坚持古为今用,②符合题意。“西洋歌剧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启示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③符合题意。“孤芳独美,固守传统”,是“封闭主义”“守旧主义”的表现,①观点错误。④中“以旧换新”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29日,第34届开封菊花文化节发布会在开封市举行。开封菊花文化节在布展过程中,将菊花造型和古都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将历史搬进现实,将盆景、雕塑、建筑、园林等多种艺术门类与宋文化巧妙融合。通过菊花的精心布展再现了北宋时期的繁华。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需要</p><p>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p><p>B.原封不动,继承传统</p><p>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D.面向市场,迎合观众</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将菊花造型和古都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将历史搬进现实”,体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A符合题意,排除C。B是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排除。D中“迎合观众”的说法不正确,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妈妈咪呀》是东方卫视在引进韩国版权的基础上又着重加以本土化改造后推出的一档大型真人秀节目。节目一经推出,便在全国掀起收视热潮。《妈妈咪呀》蹿红带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p><p>①文化创新需要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p><p>②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p><p>③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p><p>④文化的交流、借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p>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妈妈咪呀》蹿红的主要原因在于正确处理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故③④符合题意,排除①。②说法太绝对,观点错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③第10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课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