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7:56

同步君 人教版 高2 必修4第3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总是当自己家的亲人生病时,采取烧香拜佛的做法去救治。你问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他)会回答从小到大看到祖辈们都是这样做的。如果你是一个懂科学知识的青年,生病后你一定会去医院看医生,采取打针吃药的办法去治疗。</p><p>请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两种不同做法。</p><p>&#xa0;</p></div></div>
<div><p>【答案】14.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意识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二是意识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②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烧香拜佛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一个懂科学知识的青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是意识决定物质,而是物质决定意识,生病后去医院看医生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③懂科学知识的青年,生病后去医院看医生,是认为打针吃药的办法可以治疗人的疾病,人们可以对病理问题进行认识,是一种可知论。</p><p>【解析】本题主要是通过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烧香拜佛的做法来考查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懂科学的年轻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在生病的时候就不会烧香拜佛而是去医院找医生,这体现的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两个人群就是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角度来进行分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  )</p><p>A.存在决定思维</p><p>B.存在离不开思维&#xa0;</p><p>C.思维完全再现存在</p><p>D.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A正确符合题意。思维离不开存在,A颠倒了二者关系,观点错误。B中“二者相互转化”说法错误;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但不是再现,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思维和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p>①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p><p>②体现着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p><p>③是一切哲学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p><p>④是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p><p>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在于首先弄清世界的本质和根源,而这正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等同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观点错误。②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不符合题设要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神经心理学》杂志介绍,德国萨尔不吕肯大学医学院神经心理学科的科克霍夫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由此可知科研小组(   )</p><p>①坚信了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xa0; </p><p>②正确处理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p><p>③否定了人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p><p>④从整体上探讨了人与世界的关系</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方法,说明科研小组正确处理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正确符合题意。③与材料所揭示的道路相反,排除。哲学是从整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科研小组从事的是具体科学的研究,④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康德认为: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康德的观点 (  )</p><p>①肯定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p><p>②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p><p>③否认了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p><p>④体现了西方人对世界的基本观点</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康德是不可知论者,②③正确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①与题意无关。④夸大了康德这一观点的影响,观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认识和实践中,人们总要遇到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这种矛盾所反映的哲学问题是</p><p>①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问题         </p><p>②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源和关键</p><p>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p><p>④有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p><p>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材料中的矛盾所反映的哲学问题实质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是贯穿于哲学始终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源和关键,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④说法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无关,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国科学院称,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贵州始杯海绵”,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 </p><p>①物质决定于意识</p><p>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p><p>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p><p>A.①②&#xa0;B.②③</p><p>C.①③&#xa0;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科学家的新发现表明思维能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②③正确符合题意。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但思维不一定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①④观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需要对航天问题的认识做到“零失误”。“零失误”佐证了(  )</p><p>①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p><p>②休谟对世界认识的科学性</p><p>③康德不可知论的错误倾向</p><p>④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p><p>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零失误”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不可知论的错误倾向,③④正确符合题意。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不等于思维对存在的反映都是正确的,①观点错误。休谟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上否认了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排除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2016年,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次发现科学意义重大,因为引力波可以直接与宇宙大爆炸连接。一旦我们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能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由此可见</p><p>①爱因斯坦的预言是对休谟和康德不可知论的否定</p><p>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p><p>③科学预言等一些特殊的意识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    </p><p>④人类总是难以彻底地从整体上认识这个物质世界</p><p>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爱因斯坦的预言证明了世界的可知性,即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①②正确符合题意。③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④是不可知论的表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  )</p><p>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p><p>②物质世界是不是发展变化的问题</p><p>③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p><p>④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p><p>A.①③&#xa0;B.②④</p><p>C.①②&#xa0;D.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科技手段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古人就能对时令、物候等的变化有如此准确的观察,让人不由对先人的智慧生出敬佩之情。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p><p>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p><p>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p><p>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科技手段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古人就能对时令、物候等的变化有如此准确的观察,这说明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涉及的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D正确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的这一问题</p><p>①贯穿于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p><p>②可以把不同的哲学区分开来</p><p>③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p><p>④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同一的问题</p><p>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材料中中国古代哲学家思考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一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并且把不同的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①②正确符合题意。③④材料均没有反映,与题意无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步君 人教版 高2 必修4第3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