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君 高2 人教版·必修4第4课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题型:解答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p><p>材料一:</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9ab95179/SYS201801021815361768684447_ST/SYS201801021815361768684447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图一 图二</p><p>材料二:为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时隔两个多月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0.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粗略估算,此次下调后,可一次性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约4000亿元人民币。</p><p>(1)上述材料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p><p>(2)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的哲学观点有何不同?</p><p> </p></div></div>
<div><p>【答案】13.(1)图一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图二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反映的是唯物主义观点。</p><p>(2)材料一反映的是唯心主义,材料二反映的是唯物主义,二者的分歧是围绕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意识,认为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p><p>【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一是两幅图,图一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图二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材料二是唯物主义。学生只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描述和阐释即可。</p><p>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对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的能力。由第(1)问的结论可知,本题主要是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学生只需调动和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即可。</p></div>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p><p>材料二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p><p>(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p><p>(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p><p> </p></div></div>
<div><p>【答案】</p><p>(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p><p>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原,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p><p>【解析】本题考查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的理解。第(1)问,材料一中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主要考查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第(2)问,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局限性在于将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水、金、土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种观点</p><p>①把世界本原这个简单的问题简复杂了 </p><p>②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回答具有合理性 </p><p>③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否定了形而上学 </p><p>④与唯心主义比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p><p>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它还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②③正确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五行学说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因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排除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p><p>①聪明的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p><p>②愚蠢的唯物论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是根本错误的</p><p>③聪明的唯心论聪明在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p><p>④愚蠢的唯物论是指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p><p>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列宁揭示了唯心主义在哲学发展史上对人的认识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①符合题意。由“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可知愚蠢的唯物论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④符合题意。愚蠢的唯物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本质上是正确的,②观点错误,聪明的唯心主义不仅仅是指客观唯心主义,而是指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唯心主义,排除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看形势做工作不能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这是基于形而上学哲学</p><p>①否定了存在对思维的决定作用</p><p>②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缺乏科学依据</p><p>③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p><p>④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泥潭</p><p>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因而具有机械系、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由此可知③④正确符合题意。形而上学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肯定了存在决定思维,排除①。形而上学用自然科学的成果验证了世界的物质性,排除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涉及的是一个</p><p>A.唯物主义命题</p><p>B.唯心主义命题</p><p>C.悲观主义命题 </p><p>D.形而上学命题</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要能够充分地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体现了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能空想,是唯物主义观点,A正确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河南某煤业公司有一个煤矿在新疆,因为当地没有烧纸的习俗,公司的领导不惜花钱,从济源运送两车冥纸,带着神汉神婆坐飞机到新疆,烧香、拜佛、跳大神,企求神灵“保佑平安”。该公司领导的这一做法 ( )</p><p>①是用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p><p>②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本原</p><p>③片面夸大了人对世界认识的某个片段</p><p>④错误地认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人的感觉</p><p>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片面夸大其中某一个片段,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②③正确符合题意。①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不符合材料主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这种说法 </p><p>①本质上是正确的</p><p>②缺乏科学的依据</p><p>③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p><p>④把神秘的哲学思维简单化了</p><p>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①②正确符合题意。</p><p>材料揭示的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没有揭示二者的同一性问题,排除③。我们要反对把哲学神秘化,④观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春之年,指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有些地方称之为“寡年”。因“寡年”的“寡”字与“寡妇”“寡居”……“鳏寡孤独”等词语相关,显然是大不吉利的。旧俗认为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这种思想</p><p>①符合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说法</p><p>②把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p><p>③认为物质世界就是客观精神的外化</p><p>④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p><p>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排除①。②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③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题型,正确符合题意。任何哲学思想都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④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要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系列讲话篇篇都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离不开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由此可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p><p>①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②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p><p>③唯物主义历史发展中的最新形态</p><p>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p><p>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能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①②正确符合题意。③不能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因,不符合题意。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④观点错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