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7:45

上期末考试原创模拟卷(1)-高一政治(教师版)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环境保护税法草案,草案拟将现行的“排污费”改为“环保税”,将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作为环境保护税的税额下限,规定应税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草案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半征收环保税。三年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所谓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的税法基本原则,即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国家则不能征税,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2015年修改后的立法法,也对“税收法定”作出了规定。2015年3月,《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审议通过,划出了落实“税收法定”的“路线图”。环境保护税意味着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迈出了重要一步。</p><p>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征收“环保税”的积极影响,并运用“税收”的相关知识,说明实施“税收法定原则”的理由。</p><p>&#xa0;</p></div></div>
<div><p>【答案】积极影响:促进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和淘汰落后产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税收法定原则”落实,促进依法治税。(4分)</p><p>原因:①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障。实施“税收法定原则”有利于增强国家调控能力,实现国家职能。(1分)②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实施“税收法定原则”有利于保障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促进依法治税。(2分)③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实施“税收法定原则”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要求,有利于减少偷税漏税现象。(2分)④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实施“税收法定原则”有利于保障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1分)</p><p>【解析】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征收“环保税”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财政收入、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后一问要求考生运用“税收”的相关知识,说明实施“税收法定原则”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税收的重要性的角度说明税收法定原则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然后可以从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的角度进行说明;再次可以从税收的特点角度分析说明有利于减少违反税法的行为产生;最后可以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p></div>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4日,习近平出席G20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在演讲中把脉世界经济“向何处去”的焦虑,向世界描绘了站上新起点的中国经济,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五个坚定不移,是对中国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另一种阐释,也是中国给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五味中药,必将引领世界经济的航船扬起“中国帆”。</p><p>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关于经济发展新路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p><p>26.</p></div></div>
<div><p>【答案】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深化供给侧改革,拉动经济增长。(3分)</p><p>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分)</p><p>③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分)</p><p>④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分)        </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关于经济发展新路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回答这种问题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改革发展的新路径,其影响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6.6247;11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p><p>1∶6.9168。这两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变化表明</p><p>A.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贬值,有利于增加对美国的投资 </p><p>B.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升值,有利于“海淘”美国商品 </p><p>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p><p>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赴美留学费用 </p><p>&#xa0;</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由材料可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美元升值,此时有利于出口商品在国外形成市场,不利于大量购买美国商品。因为“用一美元可以买更多的中国商品,要用更多的人民币购买同一价值的美国商品”。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3日,湖北省出台《关于深化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启动该省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该方案规定国企高管应根据经营业绩获得适当的薪酬,标志着国企负责人薪酬及职务待遇管理进入务实阶段。《关于深化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实施有利于</p><p>①促进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p><p>②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p><p>③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p><p>④完善分配体制机制,规范分配秩序</p><p>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关于深化省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完善分配体制机制,规范分配秩序,选D;②与材料主旨无关;③不选,缩小收入差距不等于消除收入差距。</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米从诞生那一刻起,走的是“发烧+平民”的品牌路线,采用“挤牙膏”式的供货,“米粉儿”疯狂抢购加望眼欲穿。小米的“饥饿营销”体现了</p><p>A.价值决定价格    </p><p>B.供求影响价格</p><p>C.供求决定价格    </p><p>D.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p><p>&#xa0;</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采用‘挤牙膏’式的供货,‘米粉儿’疯狂抢购加望眼欲穿”,说明小米创造出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从而获得高额利润,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一些地方名贵特产在商家的疯狂炒作下,价格一路飙升,频频刷新“天价”。江苏名产阳澄湖大闸蟹运至北京超市,卖到每斤328元;在青海,一公斤上等冬虫夏草,价格已达20万元,每克价格超过黄金;新疆和田玉中仔玉以克论价,精品每克高达数万元,真正演绎了疯狂的石头。如此离谱的商业炒作实在应当悬崖勒马。天价商品之所以要悬崖勒马,根本原因在于</p><p>A.“天价”商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p><p>B.违背市场规律的商品会影响其价值的实现</p><p>C.商品的价格必须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p><p>D.商品的价格尽管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最终由其价值决定</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材料中天价商品之所以要悬崖勒马,根本原因在于价值决定价格,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7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指出,随着80后、90后群体逐渐成为购车主力军,这类消费者与众不同、个性化的需求,正在让“定制汽车”的概念从超豪华品牌的专属名词向豪华品牌,甚至向合资及自主品牌延伸。而消费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属于自己的个性生活。这体现了</p><p>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p><p>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p><p>③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实心理   </p><p>④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p><p>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这类消费者与众不同、个性化的需求”,开始让“定制汽车”的概念从超豪华品牌的专属名词向豪华品牌,甚至向合资及自主品牌延伸,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同时强调了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②④符合题意;①与材料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求异心理。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0日,北京市宣布将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的每月1720元调整至 1890元,增加170元,本次调整从2016年9月1日起执行。据统计,2016年以来,已有重庆、辽宁、江苏、上海、海南、山东、天津、河北、北京9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2190元,为全国最高。提高最低工资标准</p><p>①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     </p><p>②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p><p>③促使政府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p><p>④能够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的积极性</p><p>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初次分配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②④正确;劳动者提高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因此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从长远看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增加,①错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的举措而不是再分配的举措,③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1日,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开启。受8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回升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迎来“二连涨”(93号汽油涨0.16元/升,97号汽油涨0.17元/升,0号柴油涨0.17元/升),并创下2016年以来最大涨幅。一般情况下,受此影响 </p><p>①燃油汽车面临大量滞销   </p><p>②汽柴油需求量将会减少</p><p>③电动汽车销量前景看好   </p><p>④电动汽车价格有所下降</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  </p><p>【解析】①中“大量滞销”夸大了此次油价上调的作用,故排除。一般情况下,成品油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会减少,故②正确。油价上调,人们对其互补品——汽车的需求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对电动汽车(电能与汽柴油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电动汽车价格会有所上升,④错误,③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截至2016年10月19日,新三板有128家做市转让公司处于“破净”状态,即股价已经跌到低于以最新股本摊薄的每股净资产,其中9家公司最新股价还不到每股净资产的50%。这提醒我国股票投资者</p><p>①需要运用投资知识和技巧降低投资风险</p><p>②面对股市的高收益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p><p>③我国资本市场秩序是混乱和无法把握的</p><p>④投资者应远离股市而寻找其他投资渠道</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材料反映了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股市时涨时跌,需要投资者具有风险意识,运用投资知识和技巧,在股市的“涨”与“跌”中谋求财富的增值,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太绝对。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18日,国家旅游局通报两起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典型案件:西双版纳导游辱骂游客案和北京导游辱骂游客案,处罚结果显示,两名涉事导游均被吊销导游证。这体现了</p><p>①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旅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p><p>②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离不开科学的宏观调控</p><p>③加强行政干预才能消除旅游市场的自发性</p><p>④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完善旅游市场法律制度</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典型案件,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国家旅游局吊销违规导游的导游证,体现了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旅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这说明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离不开科学的宏观调控,①②符合题意。政府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但不会消除市场调节的弊端,③说法错误。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央行2016年8月进行了规模为8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从此前的连续净回笼转为连续净投放,释放出央行扶助资金面的暖意,但是降准式的大水漫灌不会出现,央行会运用多种组合工具,货币政策或将维持中性稳健。央行此次政策调整的意义是</p><p>①加快资本流动,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利用率 </p><p>②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倒逼银行优化升级 </p><p>③是国家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 </p><p>④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p><p>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央行的调整有利于释放更多的资金流动,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发展,①符合题意;此项政策用于调节当前通货紧缩的现象,属于扩张性的政策,④与题意不符;银行利用货币政策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与银行优化升级无关,②说法错误。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的表现,③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将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改善配方、品牌乱象,引导市场良性竞争。该《办法》的实施</p><p>①是通过完善制度倒逼企业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p><p>②是我国规范乳粉产品市场秩序的根本之举</p><p>③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市场的监管</p><p>④有利于引导市场主体规范交易方式和行为</p><p>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②说法错误,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材料中出台的相关举措并不是规范市场交易方式和行为,而是对生产者的生产提出的要求,排除④;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期末考试原创模拟卷(1)-高一政治(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