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7:43

同步君 人教版 高2政治B卷· 必修4第9课时《意识的本质》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若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据此,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观点。</p><p>&#xa0;</p></div></div>
<div><p>【答案】14.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人和人脑,为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②费尔巴哈的观点充分肯定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忽略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③意识同时由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人脑如果脱离社会实践,是无法产生意识的。认为“有人脑也就有了意识”的观点认识到了人脑在意识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忽视了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属于辨析类非选择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本题材料提供了两个观点,一个是费尔巴哈的观点,一个是根据费尔巴哈的观点推理出来的某个人的观点。这两个观点涉及的都是关于意识的内涵的认识。所以学生可以调动和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从意识的产生、意识与人脑的关系等角度,对题中观点进行论证和探讨。论证和探讨时既要看到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又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做到全面辩证地分析。</p></div>

    题型:解答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们点燃了烽火,烽火的形态和颜色由光子作为媒介向空间传播,被人的眼睛接收,视觉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转换为生物电讯号,由体内神经通道输送到人的大脑,然后,大脑对烽火的形态和颜色进行存储、记忆、识别、联想、比较、重组、构建和创造,这一过程就是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人脑能对信息进行识别、联想和比较,从烽火的影象可以联想到敌人来了,从敌人来了可以想象到战争的状况。所以,接收烽火影象信息的人做出敌人来了的判断,由意识支配和指导人体活动,向同伴发出信息,准备应敌。这一过程就是事物状况通过人的大脑处理形成意识的过程。</p><p>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意识形成过程的正确认识。</p><p>&#xa0;</p></div></div>
<div><p>【答案】14.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生理机能)②意识的形成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③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从意识的产生过程来看,客观存在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题设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的能力。材料信息揭示的是意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可调动和运用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意识的内容、产生过程等角度进行论证和探讨,并归纳出对应的结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过,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p><p>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规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p><p>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p><p>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 </p><p>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观点错误。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排除。②④正确揭示了题干信息蕴涵的哲学道理,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类的文明意识就是人类用语言交往打破了动物封闭心理的产物。“人类社会”就是这个产物的象征。若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突破动物心理的封闭向人类进化。因此,原始的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是完全相通的。只是到了后来,人类借语言文字创造了历史,这才进入了文明社会。由此可见</p><p>①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p><p>②纯粹动物的心理活动能够自发形成意识</p><p>③意识不仅是自然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p><p>④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高等动物的心理  </p><p>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揭示了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这说明意识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①③正确符合题意。纯粹动物的心理不会自发形成意识,②观点错误。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④观点片面,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漫画《各人心目中的“上帝”》的哲学寓意是(   )</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cf46bdc3/SYS201801021820534083749356_ST/SYS201801021820534083749356_ST.001.png" width="188"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A.上帝也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p><p>B.上帝纯粹是人心灵的主观产物</p><p>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简单再现</p><p>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上帝并不存在,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能动的反映;ABC观点错误。漫画揭示了各人心中的上帝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每个人画出来的上帝又各不相同,这反映了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单形式是主观的,D正确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得到的时间观念。这表明 </p><p>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p><p>②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p><p>③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p><p>④时空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观念的作用再大,对物质也不起决定作用,②观点错误。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农舍相关,体现了③④。</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步君 人教版 高2政治B卷· 必修4第9课时《意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