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7:40

同步君人教版高2政治B卷必修4第19课时《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城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暗淡。</p><p>如何才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学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尊重历史,尊重先人的智慧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p><p>(l)结合材料,从辩证否定观角度谈谈应怎样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p><p>(2)结合材料,请你写一份“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倡议书,你会运用到哪些哲学方法论?(列出提纲即可)</p><p>&#xa0;</p></div></div>
<div><p>【答案】14.(1)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必须尊重历史,继承保留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中的积极因素。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批判继承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p>14.(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④重视意识的作用,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⑤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  </p><p>【解析】</p><p>(1)本题是对辩证否定观进行考查。城市的历史文脉是指该城市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因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是要求正确对待城市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一是要求尊重历史,尊重先人的智慧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是要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城市文化,所以这体现了辩证否定是一个联系的环节,旧事物中合理的成分是新事物发展的基础,也体现了辩证否定是一个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综上,我们可以从辩证否定这两个特点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p><p>(2)本题是对哲学方法论进行考查,我们只要能够列出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哲学方法论即可,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根据分值,列出两点方法论,言之有理即可。</p></div>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6年8月19日-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号角。 在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千年,中医药一直承担着维系国人健康的重任。中医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总结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可是在“西学东渐”的年代中渐渐失去了自信。目前,中医的实用价值广泛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支撑,中医被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p><p>有人认为,“只有打破传统理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中医才能得到更好发展”。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3.答案示例一:①该观点具有合理性。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中医传统理论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因此,只有打破束缚中医发展的传统理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发展。②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立足于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打破成规陈说,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传统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p><p>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具有片面性。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该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彻底打破传统理论的说法是片面的。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传统中医药,我们应批判继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得到更好发展。。或答“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对传统中医药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应予以保留,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才能使传统中医药得到更好发展”。③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对传统中医药,我们既要尊重、保留其基本内涵,又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p><p>【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观点意在强调中医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与时俱进,注入时代精神,实现创新,因此对该观点的评析属于开放型评析题,既可以从合理性的角度来阐述,也可以从片面性的角度进行阐述,二选一即可。从合理性的角度,该观点中要求创新中医,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合理的,所以可以用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的知识角度来进行分析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从片面性的角度,该观点没有看到传统中医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经验,没有看到中医的发展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所以我们可以运用辩证否定是一个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等知识角度来进行分析说明该观点的片面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1G到4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数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p><p>①人类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p><p>②科技实践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创造物质条件</p><p>③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④实践创新与认识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p><p>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科技进步是对已有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推翻,①观点错误。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这是人类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们在移动通信领域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③不符合材料主旨。从1G到4G,人类在吸收已有成果上不断创新,在辩证否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实现了科技的飞跃,这体现了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和认识发展,④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塔寺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藏式佛塔。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市推出了“白塔寺再生计划”。该“计划”一方面要求保留传统的同时要引入有创意的现代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在重建过程中,要调整不适宜首都功能定位的业态,引入符合北京区域规划的新元素。“白塔寺再生计划”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p><p>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p><p>②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p><p>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p><p>④矛盾的特殊性是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的</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白塔寺再生计划”要求保留传统的同时要引入有创意的现代内容,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①符合题意。“白塔寺再生计划”立足于首都整体定位,引入符合北京区域规划的新元素,说明整体统率着部分,②符合题意。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要坚持保留与创新的结合,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关系,而非主次矛盾关系,排除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④观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据此回答第5至第6小题。</p><p>【1】对材料中强调的“疑”,我们应这样理解</p><p>①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理由的、永恒的 </p><p>②任何事物都会为后来者提供合理的因素  </p><p>③事物会灭亡,我们应从暂时性方面理解事物  </p><p>④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持批判的革命的态度</p><p>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p><p>【2】朱熹和陈献章的观点对我们学习的启示是要  </p><p>①密切关注变化的实际,注重研究新的情况   </p><p>②敢于突破规律的制约,破除落后观念束缚   </p><p>③善于不断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的思路   </p><p>④敢于去怀疑一切事物,不断创新发展规律 </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B  </p><p>【2】B</p><p>【解析】</p><p>【1】事物的存在是暂时的,①观点错误。②不能阐释“疑”的原因,与题意无关。“疑”反映的是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③④正确揭示了“疑”内涵和本质,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某市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与交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创新实现约租车与巡游出租车的共同发展,约租车可以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优势,弥补巡游出租汽车供应的不足。这一创新历程表明</p><p>A.创新使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p><p>B.实践的成功要敢于寻找新的思路</p><p>C.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p><p>D.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p><p>&#xa0;</p></div></div>
<div><p>【答案】B        </p><p>【解析】新出现的事物不是新事物,排除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D观点错误。题意表明了创新拓展了互联网与交通”融合发展之路,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过:“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了空间。”他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对于权威理论,我们既要尊重又要能不迷信  </p><p>②既要尊重权威,更要在实践基础上全面继承</p><p>③对现存事物我们要做既肯定又否定的理解  </p><p>④创新的实质是要敢于挑战权威并否定权威</p><p>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  </p><p>【解析】创新是对旧事物的既肯定又否定,②④观点错误。袁隆平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正确处理好权威与创新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2016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峰会上发布的“互联网+指数”上,武汉在“互联网+政务”中排名第一,在“互联网+便民服务”中排名第四。据此回答第1至第3小题。</p><p>【1】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非常明显,总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支撑,不断向新一阶段发展推进。由此可见,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上的再一次飞跃。这种飞跃</p><p>①要以吸收旧事物中的各种因素为基础  </p><p>②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  </p><p>③是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p><p>④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事物发展的环节</p><p>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2】城市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出现的第四次发展浪潮。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能有效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运行管理质量和效率,开启了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新道路。材料表明,城市智慧化是</p><p>A.当前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      </p><p>B.实现城市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p>C.一个自我否定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p><p>D.前进行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过程   </p><p>【3】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待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我们应 </p><p>①全面承袭,继承发展 </p><p>②既要否定,又要肯定 </p><p>③辩证看待,坚持扬弃 </p><p>④发展创新,抛弃过去</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A</p><p>【2】C</p><p>【3】C</p><p>【解析】</p><p>【1】由题干信息可知,这种飞跃“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支撑,不断向新一阶段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是通过事物的质变实现的。质变是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③符合题意;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④符合题意。这种飞跃是以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为基础的,①观点不科学。②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观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山东省教育厅要求规范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p><p>①辩证的否定的实质就在于“扬弃”</p><p>②要敢于破除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p><p>③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坚持创新精神</p><p>④对传统文化必须坚持辩证的否定 </p><p>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材料中“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辩证的否定,①④正确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创新精神,②③不符合材料主旨。 </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步君人教版高2政治B卷必修4第19课时《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