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创客(MakCer)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产品和服务。我们能从“刨客”身上学到的优良品质有</p><p>①敢于质疑和探索,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p><p>②善于追问和思考,摆脱客观规律的制约</p><p>③勇于拼搏和超越,突破真理适用的范围</p><p>④勤于实践和创造,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创新有关知识。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运用排除法。规律是客观的,人们的行为始终受规律的制约,所以不能摆脱突破规律的制约,故②错误;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突破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③错误;根据题意,“创客”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这体现了敢于质疑和探索,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勤于实践和创造,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故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城市的现代化需要我们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广街区制,逐步开放封闭住宅小区,实现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疏通城市道路“毛细血管”。这一举措增加了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由此可见</p><p>①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p><p>②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受客观条件限制</p><p>③调整事物的原有联系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p><p>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需要改变事物原有属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推广街区制,逐步开放封闭住宅小区,实现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疏通城市道路“毛细血管”,既增加了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说明调整事物的原有联系可以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故①③符合题意;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受客观条件限制,故②错误;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改变事物原有属性,故④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丰子恺的漫画“雪人:此一时之雄”蕴含的哲理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334a5db/SYS201801021903572940810111_ST/SYS201801021903572940810111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矛盾具有斗争性</p><p>B. 矛盾具有同一性</p><p>C. 矛盾具有普遍性</p><p>D. 矛盾具有特殊性</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读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寓意。“雪人:此一时之雄”,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斗争性。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成语与“温水煮青蛙”包含相同哲理的是</p><p>①绳锯木断,水滴石</p><p>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p><p>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p>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由浅到深,由小到大,“如温水煮青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重视量变,“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都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故①③符合题意;“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体现了全面地看问题,都不体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德国思想家莱辛说:“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之所以需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是因为</p><p>A. 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p><p>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C. 真理与谬误是截然不同的</p><p>D. 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真理之所以要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永恒的绝对的,A错误,B正确;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不是“截然对立的”,C错误;真理是正确的认识,不具有反复性,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指出“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霞,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在诞生之日起便进入消失的过程。”这表明</p><p>①“生”与“死”没有实质的区别</p><p>②静止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p><p>③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p><p>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物质和运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表明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③④符合题意;“生”与“死”有实质的区别,故①观点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运动,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孟子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之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p><p>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p><p>②心外无物</p><p>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p><p>④物是观念的集合</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对唯心主义的理解。题干是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日,北京某景区的十余处景观石上出现红色涂鸦引发社会关注及舆论谴责。这启示我们</p><p>①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②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追求自我价值</p><p>③想问题办事情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p><p>④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人生价值、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材料中在景观上乱涂鸦,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主导的活动,因此启发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①③正确;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因此②是错误的;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我有一筐的愿望,却只“等”到一颗流星》启示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334a5db/SYS201801021903581066998530_ST/SYS201801021903581066998530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p><p>B. 想问题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C. 要立足实际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p><p>D. 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漫画《我有一筐的愿望,却只“等”到一颗流星》说的是自己主观不努力,想依靠对流星许个愿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显然这只能是空想,启示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A正确;BCD与漫画主旨不符。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1月17日是世界哲学日。这一节日设立有助于推动人们思考哲学在公共生活领域和社会变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表现在</p><p>①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p><p>②人们的思考总会触及这样那样的哲学问题</p><p>③使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p><p>④使人们正确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有关知识,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材料中人们思考哲学以及哲学在公共生活领域和应对新的社会变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体现在哲学能使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能使人们正确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故③④符合题意;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指的是朋党的含义,而不是哲学的作用,故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而没有体现人们的思考总会触及这样那样的哲学问题,故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我国将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从唯物史观来看,我国之所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是因为</p><p>①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p><p>②生产关系的变革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p><p>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p><p>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从唯物史观来看,我国之所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是因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故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故排除①;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以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②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完成下面小题。</p><p>【1】3D打印技术对航空航天、汽车等核心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目前3D打印的精度却难以企及传统的建材制造方法。这体现了</p><p>A. 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p><p>B.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p><p>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依存的</p><p>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p><p>【2】目前3D打印已被用于各个行业的样品制造,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医疗、建筑、运动等行业。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会影响产品的制造和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p><p>A. 人们通过改变事物的形式创造事物发展规律</p><p>B. 科技能将幻想的东西直接转化为现实的东西</p><p>C.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人的思维建立起来的</p><p>D. 科技创新与进步能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考查学生准确把握材料和题干主旨,正确调动教材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抓住题干主旨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3D打印技术对航空航天、汽车等核心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目前3D打印的精度却难以企及传统的建材制造方法”体现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有</p><p>A. 飞矢不动</p><p>B.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p><p>C. 人一次也踏不进同一条河流</p><p>D.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难度较低。“飞矢不动”只调了静止,没有看到运动,只看到运动的特殊性,没有看到运动的绝对性,A错误;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正确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故B正确;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过分夸大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故C不符合题意;“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体现相对主义和诡辩论,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涵,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构建、表达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说明哲学</p><p>A. 具有与时俱进的光辉品质</p><p>B. 是对客观社会的正确如实的反映</p><p>C. 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p><p>D. 是对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哲学与时代精神,考查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由此可见,C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BD两项表述错误,排除;并非所有哲学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故A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p><p>①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p><p>②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p><p>③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p><p>④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要读懂读透材料,运用排除法解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形存则神存”是唯物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唯心主义,故①符合题意;②中两者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故排除②; “沧海变桑田”是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故③符合题意;“擒贼先擒王”是抓主要矛盾,“牵一发而动全身”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者都是辩证法,故排除④。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会徽,它由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连,组成了里约著名的面包山形象。它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热情友好的里约人和这座美丽的上帝之城。里约奥运会会徽</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9ab95179/SYS201801021815223637449669_ST/SYS201801021815223637449669_ST.001.png" width="141"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意识</p><p>②是意识的派生物</p><p>③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p><p>④源于作者的想象力</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里约奥运会会徽,设计者将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连,组成了里约著名的面包山形象,说明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意识,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的,故①③符合题意;里约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属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故②错误;意识源于客观存在,故④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2015年“吓死宝宝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到2016年“洪荒之力”、“蓝瘦香菇”。网络流行语的变化说明</p><p>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p><p>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p><p>③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p><p>④社会意识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2015年和2016年的网络流行语不一样,说明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故①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排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④表述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江苏多地被树为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典型。树立典型的做法体现了</p><p>A. 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p><p>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p><p>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p><p>D. 矛盾特殊性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主旨是解题的关键。江苏多地被树为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典型,即同类事物的共性,矛盾的普遍性;同时也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故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故C符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A错误;题干材料不涉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故D表述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引起埃及方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法制日报》就此发表评论:山寨成瘾折射出地方官员、建筑师想象力的贫乏乃至桔竭——比山寨建筑更可怕的足山寨思维。山寨思维之所以比山寨建筑更可怕,是因为</p><p>①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p><p>②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p><p>③认识具有能动反作用,对实践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p><p>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创造理想或幻想的世界</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①符合题意,山寨思维之所以比山寨建筑更可怕,是因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意义;②说法错误,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征;山寨思维产生山寨作品说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③符合题意;④“能够创造理想或幻想的世界”表述错误。故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1月30日, “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科技手段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古人就能对时令、物候等变化有准确的观察。这体现了( )</p><p>A.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p><p>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p><p>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D.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材料中强调了中国古人能对时令、物候等的变化有如此准确的观察,说明了人的意识可以认识把握客观事物,这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故B不符合题意;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这两者都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故AC不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入太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太空是全新的“物理疆界”,也是人类新的“知识疆界”,包含着大量亟待探索的未知领域;伴随太空探索新工具的研发,人类还将由此前往新的“技术疆界”“应用疆界”,促进通信、导航、天气预报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微重力环境下新材料、新物质的研发制造等,让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受益。</p><p>(1)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p><p> </p><p>材料二:50岁的景海鹏是第三次进入太空。景海鹏说,回报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执行任务,把科技人员的智慧,通过航天员的双手在太空实现,造福国家,造福人类。</p><p>(2)景海鹏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p><p> </p></div></div>
<div><p>【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类通过太空探索获得对太空的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太空的未知领域,推动人类去探索、研究;太空探索 新工具的研发,提高了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人类受益。</p><p>(2)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p><p>注: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p>【解析】此题以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入太空作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认识论、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相关知识。</p><p>(1)此题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设问要求回答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范围十分明确,切口较小。结合材料从太空的未知领域,推动人类去探索、研究、太空探索新工具的研发,提高了人类对太空的认识等相关信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人类受益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p><p>(2)此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设问要求回答景海鹏的事迹对我们认识和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结合教材和材料,学生可主要从怎样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方面去考虑,具体可从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几个方面来阐明启示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18日,国家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为顺利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国家组织相关部门和法律专家分赴十几个省市区、深入上百个基层单位实地调研,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提出法治教育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建议符合规律、适合国情。</p><p>(1)结合材料一,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p><p> </p><p>材料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p><p>(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大纲要求的理解。</p><p> </p></div></div>
<div><p>【答案】(1)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并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求真务实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革命热情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p><p>(2)针对不同阶段的法治教育提出的不同要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内容是重视量的积累和坚持适度原则要求。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必须重视法治素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p><p>【解析】此题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印发作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1)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是如何做类的解答题。本题的难度并不大,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和我们所学的知识分别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p>(2)此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此题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谈谈对大纲要求的理解,属于体现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针对不同阶段的法治教育提出的不同要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内容是重视量的积累和坚持适度原则要求。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必须重视法治素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阅读村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G20杭州峰会一致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益图》,决心创新增长方式,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p><p>(1)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谈淡对创新增长方式的理解。</p><p> </p><p>材料二:此次峰会,浙江向世人展示了“最美浙江”的形象。近年采,浙江大力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活动。浙江人民积极参与,涌现了一大批感动浙江人物如:最美妈妈昊菊萍惊世一举;最美司机吴斌忍痛一刹……一个个来自我们身边的榜样,像蒲公英种子播撤大地,汇聚和释放正能量,推动扣形成了良好社会风尚。</p><p>(2)浙江“最美现象”体现了人民群众怎样的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1)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创新增长方式既要支持科技创新,又要重视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创新增长方式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创新增长方式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p><p>(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浙江人民争做最美浙江人,是浙江最美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浙江人民创造、丰富和发展了浙江最美文化。</p><p>【解析】此题以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作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等相关知识。</p><p>(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对创新增长方式的理解.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题目类型为分析说明类.创新增长方式既要支持科技创新,又要重视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创新增长方式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体现了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由此可知,创新增长方式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p><p>(2)此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此题设问为:“最美浙江”体现了人民群众怎样的作用。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题,同时也是体现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进行作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浙江人民争做最美浙江人,是浙江最美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浙江人民创造、丰富和发展了浙江最美文化。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