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6:29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cda3e8d6/SYS201801021843441044700248_ST/SYS201801021843441044700248_ST.001.png" width="184" height="1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p><p>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p><p>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p><p>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p><p>A. ①→②→④→③</p><p>B. ②→①→④→③</p><p>C. ①→③→②→④</p><p>D. ④→③→②→①</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承认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此观点认为物质是运动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认为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承认了规律是客观的;故A选项正确入选。其他选项顺序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欧洲难民潮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危机,成为欧洲一些国家难以承受之重,</p><p>同时考验着欧盟内部的团结和应对能力。这说明:</p><p>①人们对自在事物联系无能为力         </p><p>②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p><p>③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p><p>④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欧洲难民潮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危机,成为欧洲一些国家难以承受之重,同时考验着欧盟内部的团结和应对能力。说明事物是联系的,难民潮这一矛盾解决不好,将会影响整个欧洲的团结。③④ 项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在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①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部分影响整体,不是整体影响部分,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和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p><p>A.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p><p>B.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p><p>C.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p><p>D.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说法错误,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但不能说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题中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体现了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因此答案D正确,B不符合题意;题中强调了联系的客观性,而不是联系的多样性,因此C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如果让实验鼠在嗅到樱花气味后身体通电,使之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那么其后代即使未被电流击中,亦会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科学解释,恐惧记忆之所以被遗传,是因为后天因素改变了基因,使得存储在父代DNA中的遗传信息被遗传给了子代。至于哪些后天因素会改变记忆模式并遗传给下一代,仍是未解之谜。这表明</p><p>①后天因素促使生物遗传基因信息发生根本改变</p><p>②后天因素导致生物遗传基因的改变是有条件的</p><p>③人类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p><p>④未解之谜是人类不断深化探索活动的根本动力</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后天因素可以导致生物遗传基因发生改变,说明这两者之间存在这种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意味着这种影响要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发生,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②符合题意;人们不断探索到后天因素会改变遗传基因,说明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世界是可知的,③符合题意;后天因素会影响遗传基因,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根本性的,①排除;深化探索的根本动力是实践,④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72dbb8f8/SYS201801021915104932170021_ST/SYS201801021915104932170021_ST.001.png" width="207"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增强信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p>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C.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p><p>D. 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告诉我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别人经验进行学习,不加区别的学习会成为一种负担。B项与题意相符;ACD项与题意无关; 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水环境承载能力较差。对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对水资源短缺地区实行更严格的产业准入,取用水定额控制。下列对“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认识正确的是:</p><p>①发挥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p><p>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p><p>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p><p>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是指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规划,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按客观规律办事。②③项与题意相符;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改造世界的前提,①项错误;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条件而不是可靠保证,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  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下列说法与该</p><p>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p><p>①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p><p>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p><p>③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p><p>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发展与变化。材料中的诗句体现了发展与变化的观点,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所以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针对某地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甲认为:要继续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也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乙认为: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新一轮“腾笼换鸟”计划中应重点推进扩大开放。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p>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p><p>②乙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科学决策是行动的出发点</p><p>③甲、乙的观点的差异根源于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p><p>④“腾笼换鸟”应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甲同学强调“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该同学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坚持了从整体着眼;同时甲和乙两个同学的观点都强调了腾龙换鸟,这需要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①④入选,②选项错误,应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③错误,两位同学的立场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促进广东省的发展而建言献策。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坚决反对“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p><p>①“乱作为”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p><p>②“不作为”没有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p>③“不会为”否认了意识的直接现实性</p><p>④“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否认事物是运动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错误,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④选项表述错误,“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没有否认事物是运动的。“乱作为”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作为”没有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完成下面小题。</p><p>【1】“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这说明:</p><p>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p><p>②服务和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p><p>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p>④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和来源</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2】目前,基于量子的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际科学界专家强调,量子卫星可能会促进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令现有技术更加准确、灵敏、安全。它在现实中的应用,除了国家有保密用途以外,对普通人来说,在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表明:</p><p>①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p><p>②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p><p>③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p><p>④人类对量子技术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1】C</p><p>【2】A</p><p>【解析】一材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创新的作用等知识。</p><p>以“墨子号”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p><p>【1】“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这说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③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最终目的,②项与题意不符;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p><p>【2】量子卫星可能会促进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令现有技术更加准确、灵敏、安全。说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①③项正确;②项中“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的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类对量子技术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2015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这一变化表明:</p><p>A. 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逐渐发展过程</p><p>B. 真理可以被推翻、从未被超越</p><p>C. 追求真理往往要经历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多次反复</p><p>D.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变化表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项符合题意;真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A项错误;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B项错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但不同时期的计生政策都是符合当时实际的,C项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入轨后经5次变轨调相,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构成组合体,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开展实验。这说明:</p><p>A. 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p><p>B.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C.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p><p>D.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神十一入轨后经5次变轨调相,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构成组合体,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开展实验。说明了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探测太空,认识太空。B项符合题意;AD项与题意无关;物质不依赖于意识,C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励志情怀叫“洪荒之力”。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p><p>A. 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p><p>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p><p>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p>D. 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选项错误,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C、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B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并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 </p><p>①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能超过感性知觉所提供的范围 </p><p>②中央主要领导十八届六中全会前分赴多地密集调研 </p><p>③我国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新政策促使楼市的理性回归</p><p>④环保部调查甘肃“11·23”尾矿库泄漏事件的原因</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中央主要领导十八届六中全会前分赴多地密集调研与环保部调查甘肃“11•23”尾矿库泄漏事件的原因均能够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故②④入选。①选项表述错误。人的认识可以达到理性的认识。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p><p>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p><p>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p><p>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p><p>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科学家对细胞生长规律的最新发现表明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①正确;人是不可以改变规律的,②不选;材料表明,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③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④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既可以看成是一个萨克斯手,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美女。这表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72dbb8f8/SYS201801021915110400860002_ST/SYS201801021915110400860002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根源于物质</p><p>B.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p><p>C.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p><p>D. 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意强调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C项符合题意;AD项不符合题意;认识结果是由实践决定的,B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表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世界观及其行为表现调查表。图表内容表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72dbb8f8/SYS201801021915111806985592_ST/SYS201801021915111806985592_ST.001.png" width="476"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只要是具有一定世界观的健全的人都具有哲学思想</p><p>B. 哲学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p>C. 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p><p>D. 在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影响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在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影响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D项与题意相符;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碎的,而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A项错误;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C项错误; 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p>由于传统戏剧高度程式化的表演、陈旧的剧目、缓慢的节奏和单一的视觉效果,令其难以“俘获”看惯了声光化电演出的年轻人,传统戏剧艺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观众流失和资金匮乏。面对这一现状,上海某剧院在实践中积极尝试改革,该剧院根据时代的变化在题材和内容上不断创新,积极融入时代元素。演出过程中,创作者们会不断听取观众意见并加以改进完善,并注重把戏剧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恰当地运用舞台特效。演出的节目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该剧院也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成果,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p><p>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说明该剧院是如何实现对戏剧艺术的再认识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传统戏剧演出遭遇的困境推动着戏剧节目的创新,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舞台特效,实践促进了戏剧创作者的创造能力;文化创新作品只有在实践中经受观众的检验,才能实现其创作目的。</p><p>【解析】本题知识要求: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问题指向:该剧院是如何实现对戏剧艺术的再认识的。解题思路: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对接相应知识,说明如何实现再认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传统戏剧演出遭遇的困境推动着戏剧节目的创新,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改革后的剧目受到欢迎,获得双丰收,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国的中医学奠定国际地位开创了先河。中国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然而,在屠呦呦研究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之前,受西医传入的影响,中医在中国曾遭受沉重打击。一些人因中医药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药材炮制等方面与西医药存在的差异和差距而开始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屠呦呦从汉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科研灵感成功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青蒿素的案例,重新证明中国医药学确是人类伟大宝库。</p><p>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一些人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的原因。</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因而有些人对中医药会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3分)</p><p>②有些人因中西医药差异和差距,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是因为没有看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分)</p><p>③真理有自己适应的条件和范围,是具体的。用西医药研究的理论、方式方法来评判中医药,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p><p>④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中医药的看法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上升的过程。(3分)(注:学生在题目限定的知识范围内,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分。)</p><p>【解析】试题分析:审读设问可知,本题考查要求学生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相关知识,分析一些人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的原因。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包含的理论: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然后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说明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 美国曾经考虑过在一条河流上建大坝。在可行性论证中,发现建坝会影响一种小鱼的洄游,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终放弃了大坝的修建。这就是著名的“小鱼胜大坝”的来历。</p><p>材料二 怒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尚未开发的河流之一。怒江的鱼类资源中土著鱼种数量之高在全国少有,可以说,怒江是一个特殊的鱼类基因库。怒江峡谷曾经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其自然景观颇为壮观。围绕着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多次邀请生态、农业、林业、地质、地理、遗产保护、水利电力、环境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p><p>(1)请分析“小鱼胜大坝”的故事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智慧。</p><p>(2)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放弃大坝的修建,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②在正确自然观指导下,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视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p>③为维护生态平衡,人们放弃大坝的修建,是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p><p>(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大坝的修建与周围的生态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要态度谨慎。</p><p>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讨论,是基于对联系多样性的慎重考虑。</p><p>③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既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是否修建大坝,要通盘考虑,多方论证。</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怒江开发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p><p>第(1)问考查辩证唯物论知识,整合辩证唯物论知识可从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和规律的客观性等角度结合材料修建大坝进行分析即可。</p><p>第(2)问考查联系的观点,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系统优化法。怒江开发正是运用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来进行论证的。据此组织答案即可。注意知识和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