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5:11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孙子兵法》传到日本后热过一阵,随后很快转入被批判,日本首部兵学著作《斗战经》就是批判《孙子兵法》的产物。它认为孙子的“兵者诡道也”“奇正”“虚实”“用间”等思想,皆出自畏敌;而日本兵法的核心则是一个“刚”字:“兵道者,能战而已”“军者有进止,而无奇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A. 要具有革命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p><p>B. 科学思维方法是我们做事成功的源泉</p><p>C. 思维的变化与发展决定着事物的成败</p><p>D. 创新要求人们先分清事物的优点与缺点</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斗战经》是批判《孙子兵法》的产物,这启示我们要具有革命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A项正确;实践是我们做事成功的源泉,B项错误;思维的变化发展并不决定事物的成败,C项错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优点与缺点,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肝日,某医院肝硬化诊疗中心主任强调,当我们的肝脏有异常时,它会主动发出诸如身体感到疲乏无力,肝区有疼痛,出现肝掌等信号,这其实是在提示我们要有防范和治疗措施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p><p>①肝脏有异常时发出信号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p><p>②肝脏有异常时发出信号表明人体能够对异常情况作出反应</p><p>③肝区有疼痛等信号是判断肝脏是否有异常的主观依据</p><p>④肝区有疼痛等信号是防范和治疗肝脏异常的客观依据</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肝脏有异常时发出信号是人体对异常情况的反映,不是人脑对异常情况的反应,①不选,②正确;肝区有疼痛等信号是判断肝脏是否有异常的客观依据,不是主观依据,③不选,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在1987年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2008年以后发现系列50K(K:开氏温度,0K为273.15摄氏度)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记录,大大促进了磁悬浮列车、输电电缆、寻找矿藏等领域的发展。可见:</p><p>①人能够改变物质,从而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xa0;&#xa0;&#xa0;&#xa0;</p><p>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③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向前发展</p><p>④高温超导体与磁悬浮列车属于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可以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但不能改变物质,①不选;科学家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这说明人的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科学院院士的发现大大促进了磁悬浮列车、输电电缆、寻找矿藏等领域的发展,这说明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向前发展,③正确;高温超导体与磁悬浮列车属于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吃着碗里不想锅里》意在告诉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3ac00153/SYS201801021845409528937318_ST/SYS201801021845409528937318_ST.001.png" width="197"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①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xa0;&#xa0;</p><p>②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p><p>③必须重视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可能&#xa0;&#xa0;</p><p>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才能推动事物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中,“吃着碗里不想锅里” 其意思是只顾生产,不顾安全,故其意在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如果一味生产,有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突发,故告诉我们必须重视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故①③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排除。④选项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脚尖快速旋转是芭蕾舞的经典动作。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期旋转训练使芭蕾舞者特定的脑部位发生改变,抑制眩晕感的传递。未来有希望通过类似方法,刺激慢性眩晕症患者脑部,为慢性眩晕症提供新疗法。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在于:</p><p>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p><p>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p><p>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p><p>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是错误的,排除;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的度才会发生质变,④是错误的,排除;未来有希望通过类似方法,刺激慢性眩晕症患者脑部,为慢性眩晕症提供新疗法,这说明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题肢①③正确;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步伐,2016年某市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取得明显成效。某市扶贫攻坚的成功之处在于:</p><p>  ①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p><p>  ②遵循了从普遍——特殊——普遍这一有效认识秩序  </p><p>  ③注重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解决矛盾  </p><p>  ④坚持在事物共性与个性统一中认识和解决矛盾</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这说明该市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①正确;我们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②错误;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既做到了全面地看问题,又抓住了事物的关键与重点,这体现了该市注重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解决矛盾,③正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教育部要求,将大中小学教材“8年抗战”修改为“14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是后八年全国抗战的基础和准备,全国抗战则是局部抗战的延续和发展。这一修改体现的哲理是:</p><p>①重视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xa0;&#xa0;&#xa0;&#xa0;&#xa0;&#xa0;</p><p>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因时而变的  </p><p>③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存在的抗战历史    </p><p>④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方向转化</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小学教材“8年抗战”修改为“14年抗战”, 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是后八年全国抗战的基础和准备,全国抗战则是局部抗战的延续和发展。这一修改看到了前六年的局部抗战与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之间的关系,同时这样做也是坚持实事求是,是对抗战历史的尊重,故①③入选。②选项表述错误。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2016年12月6日,“与德国干杯——中国茅台‘一带一路’品牌推介活动”在德国汉堡爱丽舍酒店举行。</p><p>   100年前,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是茅台走向世界的起点。茅台始终坚持“中国制造”的白酒根在品质:苦练“内功”,不懈追求完美品质。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勾兑,至少存放5年后出厂等传统工艺,让整个酿酒过程充满神奇的东方气息——一瓶茅台酒,从发酵到出厂,至少历经5个过程、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100年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茅台又走到了另一个新的起点。</p><p>材料二:  2017年春节戏曲晚会“戏曲广播操”将戏曲视听这壶“老酒”搅入广播体操“旧瓶”,让人们近距离接触戏曲艺术,体会这一博大精深的艺术,获赞无数。</p><p>“戏曲操”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又陶冶了情操、普及了戏曲知识。它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创造性案例,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走进大众生活,对传承和发展戏曲大有裨益。</p><p>无论是何种艺术,只有融入生活,才能“活”起来。对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调动和鼓励青年人参与,让生活中随处可见艺术的光影,,是摆在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面前的课题。</p><p>(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酒茅台历经800年经久不衰给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哲学启示。</p><p>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戏曲“活”起来?</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白酒根在品质,苦练内功,追求完美品质,要抓主要矛盾;一瓶茅台酒,从发酵到出厂,至少历经5个过程、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做好量的积累,积极促使质的飞跃;借助国际市场,促进发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p><p> (2)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把传统戏曲与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相联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戏曲,推动传统戏曲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使传统戏曲融入现代生活。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确认识和利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矛盾,对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促使传统戏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传统戏曲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融入生活,对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从而焕发全新的魅力。如从创新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p><p>【解析】本题以茅台酒企业的成功经营和“戏曲广播操”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抓住主要矛盾、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对立统一、辩证否定观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国酒茅台经久不衰给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哲学启示,考生可从白酒苦练内功,追求完美品质,这启示企业要抓主要矛盾;茅台酒从发酵到出厂,至少历经165个工艺环节,这启示企业要做好量的积累,积极促使质的飞跃;茅台酒借助国际市场,促进发展,这启示企业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茅台酒端午踩曲、重阳投料,这启示企业要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等角度进行说明。</p><p>(2)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戏曲“活”起来,考生可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把传统戏曲与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相联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戏曲,推动传统戏曲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利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矛盾,对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传统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应通过融入生活,对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从而焕发全新的魅力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然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也不断凸显,大批古村落濒临消亡,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有人认为,在当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把古村落保护和经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p><p>材料二: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令人耳目一新,让广大观众享受到了具有高品质的诗词盛宴,并引发一股诗词热潮。</p><p>“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国是诗的国度,对诗有着特殊情感,但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中国诗词大会》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李杜诗篇”具备适宜的“时代口感”,使人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p>该电视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p><p>(1)根据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评析“在当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把古村落保护和经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的观点。</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是如何找到“生活化”传承方式的。</p><p>(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办“诗词中的哲学知识竞赛”,请你列举出两条蕴含哲理的诗词,并指出其哲学寓意。(要求:蕴含的哲理不能重复)</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古村落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存在经济社会建设与特色文化传承的互补性等内在同一性,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合理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建设。但在资金使用、古村落内的规划建设等方面,也存在着古村落保护与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矛盾。③只有既保护古村落,又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古村落保护和经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才是可行的。因此,这一观点是正确的。</p><p>(2)①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央视抓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央视研究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实际,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面对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央视立足社会实践的变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较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的问题。(每点3分,共1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p><p>(3)答案示例: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哲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要重视实践。(每条诗词1分,哲理1分,满分4分。考生作答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p><p>【解析】本题以古村落保护和《中国诗词大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具有无限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古村落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既对立又统一,两者既存在互补性等内在同一性,又存在着古村落保护与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矛盾。因此把古村落保护和经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是可行的等角度进行论述。</p><p>(2)央视是如何找到“生活化”传承方式的,考生可从央视抓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这体现了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央视研究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实际,这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面对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央视立足社会实践的变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这体现了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等角度进行说明。</p><p>(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举例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体现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的道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道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