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45:10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买新车要交定金排队,买iPad也要等候……这种“饥饿营销”的做法是通过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现象,把潜在的消费者吸引过来,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饥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某企业过度制造市场“饥饿”,进而提高产品售价,当产品的价格提高到消费者接受不了或不愿接受的程度时,就会感到自己被企业愚弄,严重时消费者还会“憎恨”企业。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p><p>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p><p>③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④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当产品的价格提高到消费者接受不了或不愿接受的时候,消费者还会“憎恨”该企业,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选项②符合题意,应选;“饥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为商家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可能使消费者憎恨,体现了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故选项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项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价值与价值观”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p><p>A. 从哲学上讲,事物的价值是由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共同决定的</p><p>B.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的总和</p><p>C. 人们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p><p>D. 人们认识事物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就不同</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事物的价值并不是由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决定,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哲学上的价值并不是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的总和,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设问要求价值与价值观,而不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从“小众试水”到“全民狂欢”,2015年春节期间网络红包人气一路飙涨。有人说,网络红包的走俏,为传统年俗注入新活力,满足了人们联络情感和商家营销的多重需求。也有人说,红包毁了这个春节,这个年过得不太好。对网络红包的不同看法表明(  )</p><p>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p><p>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p><p>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p><p>④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对网络红包的不同看法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④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启示我们 (  )</p><p>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p><p>②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人生价值 </p><p>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p><p>④坚持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强调的是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故题肢①④正确,题肢②③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医强调“度”,做事不偏不倚不为病。《黄帝内经&gt;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并称为“五劳所伤”。这体现的哲理是</p><p>①事物的统一、相持、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质变</p><p>②要为事物的质变积极创造条件</p><p>③发展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p><p>④要把握适度的原则,避免过犹不及</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医强调“度”,做事不偏不倚不为病,“五劳所伤”。这体现了事物的统一、相持、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质变。因此要把握适度的原则,避免过犹不及,适得其反。①④项符合题意;做事不偏不倚不为病,当我们不希望事物朝着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变化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将事物的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质变的发生。②项与题意不符;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这警示我们(  )</p><p>①要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p><p>②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p>③要坚持联系观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p><p>④要重视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人为创造的,故①错误;材料表明资源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存在着客观联系,人们应坚持联系的观点,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从发,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故②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对国外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福音,但对进口国同行业的劳动者来说则是洪水猛兽。这是因为同行业的劳动者面临失业的威胁。尽管这些国家在对华贸易中受益,但为保护本国企业,这些国家依然不断扩大贸易保护倾向。从哲学角度看,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应 (  )</p><p>①在分析一个矛盾时着重抓主要矛盾 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p><p>③用矛盾分析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注意分析事物发展每一阶段的矛盾的特点</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题目表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对国外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福音,但是这对进口国来说会威胁到其国家的企业的生存,故这些国家依然不断扩大贸易保护倾向,这说明了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用矛盾分析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故②③入选。①选项只谈一个方面,故排除。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中,某校高三2班同学积极参与,促进了良好的校园氛围的形成。创建和谐校园需要学生积扱参与,所体现的哲理是(   )</p><p>A. 部分影响整体</p><p>B. 部分和整体相互转化</p><p>C. 矛盾次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p><p>D. 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和谐校园体现的是整体,每一个班级相对于整个校园而言则是部分,故创建和谐校园需要学生积扱参与,体现了部分影响整体。故A入选。B选项与题意不符。C、D选项强调的是主次矛盾,与题意无关。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公园里,一位八旬老者为游人表演近景魔术,游客纷纷为他鼓掌喝彩。魔术表演以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魔术表演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利用和改造</p><p>B. 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p><p>C. 人们通过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p><p>D. 魔术表演源于表演师的灵感</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排除; C说法错误,材料中“魔术表演以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说明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排除;D说法错误,因客观存在是是奇幻形象的来源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安徽省全椒县的刘恩连,丈夫因病去世,留下20多万元的外债。 5年来,刘恩连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将欠款一笔一笔偿还,用诚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也赢得了“信义妻子”的称号。她的事迹表明(   )</p><p>①要以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p>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p><p>④诚实守信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们要诚信,刘恩连通过辛苦劳作还清债务,做到了诚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社会对她的尊重和满足,①②说法正确;③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爱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新形势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是(   )</p><p>①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p><p>②符合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p><p>③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p><p>④做出正确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是上层建筑改革,以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新形势下做出改革,说明做出正确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②观点与题意不符,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是上层建筑改革,而不是生产关系调整,设问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够爬出来了。“螃蟹效应”对团队建设的启示有(   )</p><p>①要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p><p>③要正确处理同一和斗争的关系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螃蟹效应”对团队建设的启示有,要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要正确处理同一和斗争的关系,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系统优化,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并没有涉及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也没有涉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D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技术原理,能够将计算机设计出的物体直接打印出实物。3D打印降低了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度,能够制造出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拓展了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该技术将对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消费电子产品等核心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3D打印是材质一层层堆积形成的,每一层都有厚度,这决定了它的精度难以企及传统的剪裁制造方法。材料说明(   )</p><p>①创新推动生产力和思维的进步</p><p>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p><p>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p><p>④新事物总是是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③说法不合题意,因为材料中体现3D技术的优缺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而不是全部否定,故排除;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显现。下列观点在世界观上与此相一致的是(    )</p><p>A.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p><p>B. “存在就是被感知”</p><p>C.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p><p>D. “人是万物的尺度”</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材料中“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显现”,表明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A项中“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把理念看成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B、C、D三项中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部派别<br />&#xa0;</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区别<br />&#xa0;</p></td><td style="width:170.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例证<br />&#xa0;</p></td></tr><tr style="height:38.25pt"><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观唯心主义<br />&#xa0;</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精神<br />&#xa0;</p></td><td style="width:170.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br />&#xa0;</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唯心主义<br />&#xa0;</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br />&#xa0;</p></td><td style="width:170.7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8”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上帝造万物<br />&#xa0;</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的梦想,在每个醒来的早晨敲打我的心房,告诉自己成功的道路还很漫长……所有经历风雨的温柔与坚强……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请你为我骄傲鼓掌。”励志歌曲《年轻的战场》启示我们 (  )</p><p>①需要有坚定的信念         </p><p>②应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p><p>③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p><p>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励志歌曲《年轻的战场》启示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故①③入选。②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p><p>A. 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源</p><p>B. 是否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p>C. 是否承认运动、变化和发展</p><p>D.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A选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B、C选项也是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但不是根本分歧。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火箭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射到太空,太阳能电池板在太空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传回地面,并重新转换为电能。人类这一科学构想即将变为现实。目前,科学家已建成一座太空太阳能发电实验设施,其用途主要是验证通过无线方式远距离输送能量的可行性。这表明(   )</p><p>A. 超越现实的科学构想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p><p>B. 符合客观规律的构想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p><p>C. 实践科学构想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性的认识</p><p>D. 科学实验推动人类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提高</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科学构想源于人们对现实的追问和思考,是对客观存在的超前反映,故A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构想不能检验现实,故B说法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在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D选项表述符合题意入选。本题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目前我国共有2.6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但长期以来“户籍差别”所造成的“身份差别”,让他们感到城乡间的“高墙”。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已刻不容缓。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p><p>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根源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同时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p><p>(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此项改革适应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p><p>(3)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此改革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需要。</p><p>(4)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此项改革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p><p>【解析】本题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话题创设新情景,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原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根源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同时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需要。此项改革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p><p>结合材料,运用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所蕴含的哲学道理。</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速度在增长,结构在调整。②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发展前景更加稳定。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全面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p><p>【解析】本题以经济新常态为话题创设新情景,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等有关知识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运动与静止。考生在解答时,依据解读和获取的材料信息,直接回扣教材知识点,可从: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面,展开阐述即可。</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p><p>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p><p>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理由。</p><p>&#xa0;</p></div></div>
<div><p>【答案】(1)承认矛盾,解决矛盾。正确认识四川文化建设的现状,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文化建设。</p><p>(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经济发展为工作重心,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p><p>(3)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立足四川实际,发展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p><p>【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要求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合理性。结合材料,抓住关键词,“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体现了四川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四川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考政治试卷